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强迫症首页
|
强迫症咨询
|
洁癖强迫症
|
躯体变形障碍
|
躯体化
|
余光强迫症
|
口水强迫症
|
强迫型人格障碍
|
疾病恐惧症
|
神经质症
|
视线强迫症
|
专题
当前位置:
强迫症首页
>>
神经质症
>>
心理对疾病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2)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是观想的原理。
3.正见:控制疾病的法门
提到"正见",可能马上就有人警觉起来。他问:"正不正,有标准吗?凭什么你的意见就是正的,我的看法就不正,就是邪见?
"问这话的人心态就很成问题。这是什么?这是不服人啊,阴木禀性,伤肝伤脾。何况我们现在讲的正见,不是他理解的这个意
思。
正见,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不想过去,也想未来。"活在当下",不是有很多人这么说吗?但他们的意思是,活在当下,
我就是要当下及时行乐,啥都不管。这又不对,因为及时行乐,也是需要条件下才能实现的,比如你走在路上,怎么及时行乐
?身无分文,又怎么及时行乐?
正见,是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此刻在做什么,就专心致志地做;此时此刻感觉到了什么,就专心致志地去
体会,不想这之外的事情。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专注"。只是"专注"这个词比较宽泛,因为专心致志地想从前的事情和过
去的事情也叫"专注",但就不叫有"正见"了。
过去的是烦恼,未来的是妄想,都是虚幻的;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当下才是实实在在的。而当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
未来做准备的。弟子季路问孔子对死的看法,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这也是在强调一种正见。你活着的时候做好当
下就是了,死是未来的事,现在何必为之烦恼呢?
日常生活中需要正见,才能单纯、快乐、没有烦恼。
在病中,我们更需要正见。感到身体不舒服了,去医院一查,结果是一个挺可怕的病。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怎么办?
很多人马上就心里不安了,主要是恐惧。他怕,怕病情恶化会有更大的痛苦;怕治不好,死了;即使不死,也怕治病会让他倾
家荡产。其实这都是妄念,有这些妄念,人的心就虚了,就没有气力了。于是,这些烦恼的念头,使病人把自己残存的心力全
部专注在自己的病痛上,他心里想的是病毒在一点一点地吞噬他的健康细胞,或是肿瘤在无情地扩散,步步为营,不可阻挡。
他会变得非常非常敏感,有一点变化或痛苦,他就会在想象中夸大。
病中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持戒修行的人都知道,就像醒着的时候能用十分功,睡梦中就只能用一分功那样,你不能保证你在
梦中不胡作非为。所以,"夜梦验功夫",如果在梦中都能不生妄念,言行如法,那这个人的修行就相当了不得了。同样,正常
的时候如果能用十分功,病中就只能用一分了,病中心力不足,加上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妄念全部涌起来了。
这时候,人应该怎么想?人真是愚痴啊,你在那儿一味地害怕、一味地烦恼,有什么用?病痛被强化了,原本虚弱的心更加上
了恐惧和烦恼的重压,哪里还有什么战胜疾病的潜能?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吃毒药吗?
圣贤闻过则喜,如果我们在病中能保持正见的话,会感到生病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首先,生病意味着我们的心是明朗的,身体出了问题能马上有反应。有的病人,从来不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病,一查出来就是
某某癌的晚期,为什么,就是因为心主不明,感觉不到,身体也不能及时显示对应的病理特征,提醒人的注意。
其次,生病是对身心的一个警告,这时候我们会想,肯定哪里做错了,不然不会生病的。或者是行为上的过错,或者是心理方
面的不端,或者是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健康,它们导致了疾病,我要好好忏悔,以后决不敢再犯了。有了这种忏悔心,警告也就
会解除了。佛家讲病苦能"消业",就是通过受苦把以前做的孽障消除,达到身心清静,所以他们生病的时候是很愉快的,他们
会想象疾病是一把扫帚,扫除了自己身上的一切污垢,等那些污垢扫除尽了,身体上就又是清静的健康了。
再次,生病让我们放下世俗的东西,这时候,世间的事情都不会再来纠缠我们了,我们的心可以回到自身,学会放慢生活的脚
步,欣赏生命的美丽和珍贵。此刻生命还是如花一样盛开着的,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欣赏、让我们快慰了,至于何时花谢,管这
个干什么呢?
如果我们在病中有这种喜悦,心境该有多宁静祥和!我们现在的医疗,很注重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开刀有麻药,不疼。但
是,对于心理方面的痛苦,却没有考虑如何减轻,甚至认为这个不重要。你想,病人浑身插着管子,连静脉都是模拟的,他会
怎么想?会不会害怕,会不会着急?谁的心经得起这样的煎熬啊?这时候医生必须好好开导,让他提起正见,这才是一剂消除
心灵痛苦的良药。
4.专注疾病以外的东西,让疾病自讨没趣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很多知识分子因怨气太重而体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但也有的知识分子不然,他们很长寿。这又是为何
?我拜谒过很多这样的老先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豁达乐观,同时专注于学术,对自己研究的学科有一种由衷的热
爱,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
专注,也是用来熄灭思绪和烦恼的方法之一。一个人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就会熄灭其他的念头。当然,前提是,值得我们专注
的这件事必须与自己的贪欲无关的,最好是正义的、有意义的事情。否则,如果专注于自己的贪欲,不仅不能熄灭思绪和烦恼
,反而会使人进一步陷入更大的烦恼和病痛之中。
专注,是养生的良药,又是治病的捷径。
我国著名学者钱穆初到香港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病了,躺在新亚书院一间教室的地上,他的学生来看他,他说,他想看《
王阳明全集》和《朱子语类》。这也太出乎学生们的意料了。但这样的病人,病都容易好。
古人讲,人生在世须"发大愿",忘却小我,以慈悲之心去发愿做大事。至少,这样可以把注意力从疾病本身挪开。大事激发起
人自身的潜能,疾病与之相比,微不足道。这就好比我们爬楼梯,平时要你爬到六楼,你会觉得有点高,但如果你要去十五楼
,恰好电梯又停电了,你必须爬上去,这时六楼对你来说太低了,不知不觉就爬上去了。生病自愈,对于我们来说,充其量只
相当于爬上六楼,很多人因此就没有爬上去;如果我们心里有爬上十五楼的决心,这点身体上的毛病还用放在眼里吗?
这类的例子有很多。好几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有一个叫孙万鹏的人,爱好哲学。他认为,在认识论中,如果人类
已经认识到的东西是"白",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是"黑",那么,介于黑白之间的那部分就是灰,他立志要建立一门新的哲学,叫"
灰学",专门研究这一块。就在这时,他得了癌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一年多。他很绝望,最后的愿望是能在临死前把以前对"
灰学"的构想写出来。于是他辞掉工作,专心著述。构想是容易的,把构想写出来则是难的,他克服各种困难,买来大量哲学书
,仔细研读、思考,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写作和研究上,癌症几乎被他忘了。就这样过了两年,他的书已经写了两部,但还是感
觉言不能尽意,于是开始写第三部书。三年后,第三部著作告竣,而他还没有死。去医院一检查,他的健康状况居然良好。
有时候,疾病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你越专注于他,越哄他,他闹得越厉害;你不理他,他也觉得无趣,就不怎么闹了。在病
中,你如果念念不忘这个病,越想越担心,越想越无奈,那么,疾病只能变本加厉地折磨你;你若专注于其他,心里把病忘了
,病也就自讨没趣,甚至悻悻而逃了。
5.善念:心中天赐的灵药
我们前面提到,恶语、恶念、恶性都会破坏身体的某些机能。比如讲脏话、粗话的现象,现代人明显比古人多,他们这样伤害
自己但自己还觉察不到。其实,讲一次脏话和粗话就是动了一次恶念,也为产生更多的恶语、恶念和恶性埋下了一颗种子。长
期下去,恶的东西成倍增长,这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就堕落下去了。所以,每说一句恶语,虽然是发泄了一次情绪,但
更是增添了一分烦恼。
我们心里的善念本来就少,尤其到了病中,善念就更少了,怎样才能唤起善念呢?我只能教一个方法:念佛。
有一次跟一个对佛教毫无了解的朋友去寺庙,听到音响里一遍又一遍的"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他忽然说:"奇怪,这同一句词
儿同一个调儿都重复了八百遍了,怎么就不觉得烦呢?怎么越听越觉得好听呢?"我真为他高兴,多有善根的人啊!我们在街上
,如果听到哪个商店里一遍一遍地重复某一个广告,早就烦死了。我们发现一首好听的流行歌曲,于是一遍一遍地听,结果听
了几遍就开始觉得腻味。但听佛号则不然,即使是一个对佛教一无所知,对佛的功德一无所知的人,听到念佛也会很欢喜,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灵深处有某种不可说的东西在与之相契合遥相呼应,那就是佛性,是善根。即使不这样解释,至少可
以说明,念佛的时候,那几个字发出的音能对人的五脏六腑产生很好的震动,让人愉快。这就是最好的药。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有善、有恶的,恶语呼唤出心里深处的恶,而良言则能呼唤出内心深处的善。由此我们知道佛教徒为什
么要念"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普度众生,慈悲无限,他是一切善的标志。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赞叹佛的功德,体会佛的
慈悲,观想佛的光明,心中生出无限的欢喜。这样,我们内心深处的善就被呼唤出来了。众生皆有佛性,善,就是我们内心深
处的佛性。善良慈悲的佛性,至少能让我们看破烦恼,获得自在,这是小乘;它还能让我们舍弃小我,利益众生,获得更大的
自在和欢喜,这就是大乘了。所以,念佛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清净。每念一句佛,善念就增长一点,恶念就消除一点,内心也
清净一些。想到佛为了众生舍弃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想到佛宽容一切,慈悲为怀,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这样一来,杂念就少了,烦恼也少了。我们一心停留在佛这里,享受他带来的清净,心也就静下来了。
病是魔,佛可以降魔。这并不是说,有某个佛跟某个魔鬼挥刀动枪大战三百回合,而是说我们心里生起的佛性战胜心魔,战胜
我们的贪欲、嗔怒和愚痴,斩断我们的病根,同时激起我们身心的活力,以助康复。
只可惜,这个方法不是人人都能用。倒不是因为不灵,而是因为简单的一句"阿弥陀佛",很多人是绝对念不出口的,即使能勉
强念一两句,内心仍充满了排斥和怀疑。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不清静,还是一心扑在病情上,放不下。有人则虽然嘴上念佛
,心里却仍不知佛为何物,不懂得去观想佛的功德和慈悲。这样的人,念来念去,佛是佛,我是我,善念在心底埋得深深的,
怎么呼唤都不出来。对于这两种人,还是另想办法吧。
温馨链接:睡觉少,也能精神百倍?
知道了睡眠的作用在于静心,在于扫除精神活动给身体带来的毒素,修复精神活动对机体的损伤,同时知道了深度睡眠的好处
,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睡觉少却也能精神百倍了。
先看几个案例:
这是台湾妙莲老和尚主持的净宗佛学院的作息时间:
每日凌晨2时45分打板起床,3时15分至5时20分做早课。下殿后为强健体魄、训练团队精神,集众做僧伽健身操、跑山;以佛号
为精神答数,充分表现蓬勃的朝气。6时及11时过堂用早、午斋,行仪如法,上午8时至11时,下午2时至5时上殿诵净土大乘经
典及念佛,或视需要出坡(按:出坡即劳动)修福报,或善尽各执事工作;逢结夏安居则讲戒、听戒及念诵戒文。下午1时打精
进板,各自用功或诵经。晚上6时30分至9时30分为大众一律进堂参加之"慧命香",将全日功课回向西方,获个人法身慧命。直
至10时安板养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qiangpozheng/qiangpo_9708.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22]
[
23
] [
24
] [
25
] [
26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强迫症
心理对疾病的积极和消极...
心里很不舒服总是有恐惧感
总是把未来想的很恐惧
总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强迫...
控制不住用喉音说话骂人
过于害羞敏感诱发强迫
恐惧是事实还是想法
总是有很强的不安全感怎...
为什么总是恐惧或生气
我们以为自己有缺点
热点强迫症
心里很不舒服总是有恐惧感
总是会担心紧张领导布置...
恐惧是事实还是想法
过于害羞敏感诱发强迫
神经症的心理咨询建议
我们以为自己有缺点
为什么总是恐惧或生气
控制不住用喉音说话骂人
总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强迫...
总是把未来想的很恐惧
推荐强迫症
相关强迫症
对皮肤五官外表长相的强...
过于追求完美是心理疾病
害怕高血压的疾病恐惧症
情绪压力诱发胃出血和肠...
克服强迫思维的心理疾病
害怕写错字的强迫症心理...
担心疾病传染不断清洗的...
BDD躯体变形障碍【体相...
恐惧疾病的疑病症
强迫症等神经质神经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