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家庭治疗首页 | 结构式 | 系统式 | 萨提亚 | 心理整合 | 家庭关系 | 家庭人格 | 亲子关系 | 子女关系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家庭治疗首页 >> 家庭关系 >>
  •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 (1)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拯救家庭
    当今流行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大多来自西方,但对于拯救中国的家庭,就如同西餐之于国人。针对这种现象,本书作者从夫妻、亲子、手足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家庭治疗的基本内容。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展示了家庭中各种心理问题;分析中贯穿着传统文化及中国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并以通俗的语言加以诠释;心灵处方则强调心理疾病的自我预防及其治疗。本书献给信奉“家和万事兴”的朋友。
    作 者:游涵 
    上编夫妻关系

      ·引言·

      “日久生情”这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实质上,男女间本来就有说不清的“那一层”!“这一层”人们已经研究了上千年,因为它变化出来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在不同的关系里,由于看不见“这一层”,所以也找不到运用它的方法。然而,“这一层”究竟是什么呢?

      从科学的角度是看不透“这一层”的,因为细胞的结构都差不多,科学只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对未知领域总是束手无策。历史证明,科学对于反物质的认知,总滞后于所谓的宗教、先知。宗教裁判所对布鲁诺实施火刑,大祭祀逼着苏格拉底吞下毒药,并不能证明宗教家们的高明。我们所说的,是真正的宗教,没有被异化、走入邪教的那些伟大的智慧。

      基督耶稣对上帝的理解和忠诚,建立在“神爱世人”的基础上;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先将自己修炼为融于自然的普通人;佛陀仰望星空时的顿悟,拈花时的微笑,更是找到了解脱死生烦恼的方便法门,因此永远被众人恭称为世尊——三位圣者都阐述了离苦得乐的理论,对象都是心灵,没有哪一位圣人建议你去改造环境。

      环境就是由男女两种人构成的。道家的理论认为乾坤为天地人,这三位一体的系统,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中。男人中有女人,女人中有男人,孩子便是性别上的男女结合出来的又一个男女之合……无论他们是男是女,第一个细胞都是男女、阴阳、精卵的结合——无论他们成长到何种年龄,只不过是在这一基础上的不断分裂、复制。

      一位智者曾说过,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只做一件事: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他们不知道,另一半就在他们的生命里,只不过在久远之前被封闭于某种经验。也就是说,在精卵之间,一个人的阴阳属性被割裂了,因此他们特别需要环境替他们负责,表现形式就是寻找异性并与之发生亲密的关系。

      一个孩子在4岁前,他的阴阳两性是完整的,还没有被社会化分裂,因此他是快乐的,感受是纯粹的。之后,由于社会化的需要,他不得不产生“与环境共存”的理性,逐步使自己成为父母或环境需要的男孩或女孩。

      这就是心理学中俗称的“俄狄浦斯期”,也可以称为“性别认同(划分)期”。在4-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被迫从感性自我过渡为理性自我,因此它也是心理学所称的“自我”形成阶段。因为社会的需要,一块完整的玉被迫分开,以区别于异性,并与社会认定的同性相符。在“切割”的过程中,孩子是愤怒的,就如同被迫离开自己的亲人。

      有的父母会这样教育男孩子:“男子汉不能哭,要坚强!”

      有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女孩子:“女孩子别疯跑,要文静!”

      当孩子服从于这种社会化指令的时候,他们的另一半被迫封存起来,男孩子被“定做”为社会认为是男人的那个模样,女孩子亦然。他们体内的亚当、夏娃告别了,他们因此而抱怨蛇和苹果树,同时也祈求上帝不要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可是,他们已经知道了善恶,他们的智慧从此开了,他们知道必须系上围裙遮羞——他们必须社会化。

      这本来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如果被逐出时没有太多的强迫性,那么亚当和夏娃还有个缓冲期去适应——在男女改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被尊重”与“不得不”是共存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将之内化为一种社会化的情绪:理智。

      可事情并不全是这样,有些孩子在这一阶段被强迫逐出,就像手无寸铁的百姓被一群兵匪拿枪押着离开家园。可以想象,那时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可他们无力反抗。因此,这愤怒没有发泄出来,能量被卡在身体中的某个部位,而越是带有强迫性的改造,孩子心中积压的愤怒就越多。

      愤怒的背后,是对自己另一半深深地渴望,可他们就像牛郎、织女般天各一方。

      有的父母会对儿子说:“再哭我就揍你”,或者总在众人面前抱怨他不像个男孩子,没出息,没有闯劲,甚至会说自己的儿子像个女人……总之,他们会发挥各种想象力,不择手段地要求、改造自己的儿子,其目的就是把孩子定做成为社会认同、父母满意的男子汉。
    性本身就有分裂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认识到性时,便意味着自我分裂。一个孩子是没有“他”和“她”的划分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所有人都是“它”,包括自己。他们会心疼一只狗,也会不忍心打死蚊子,因为他们不认为蚊子和狗与自己有什么本质区别。

      然而,当他们一定要认同自己与它们有区别时,他们就掌握了知识,学到了社会需要他们背诵和理解的东西,他们就已经知道自己必须这样做。当这种必须的速度过快时,等于让他们“不咀嚼就生吞下一块肉”,伴随着无奈的同时,他们把自己的血液变为了愤怒的岩浆——我们常见一些孩子在吃饭时显得特别烦躁,在表达时显得不知所措……在本我与社会化之间,他们被分裂时的那种疼痛几乎让他们不知如何转化。

      有的父母会以打骂或苛责严令儿女转化,此时,儿女的血液中充满了岩浆,父母一再为他们制造火山。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与某人接触时,越是亲近,就越有“喷发”的可能。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得到一种经验:亲人制造的岩浆,理应还给亲人!特别是在性别划分期制造的岩浆,就让它在两性关系中得以喷发——性欲,是愤怒的产物。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种说法:神把所有人分成两半,从此,这些“半人”在世间拼命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似乎可以用来解释男女间的缘分。其实,它是指人类在拼命地寻找自己,而人们越是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就越希望在环境中得到弥补,并在环境中落实这种弥补,同时,也就越远离自己真正的另一半,这是个恶性循环,也是性欲的来源。

      许多灵修者在静坐时引入意念,他们尽量让自己的身、心、灵远离社会,其目的就是“唤回”自己的另一半。其实,另一半就在体内,只要摆脱社会暗示,那一扇扇封闭之门自然就会开启,阴阳能量重新合二为一,那时,一个孩子又会无忧无虑地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欢笑——那种快乐是由衷的,无须外求。而通过性交得到的快感需要借助环境,也需要借助实质的异性合作完成,显得比较被动。可那个孩子是自主的,它无须借助于环境,它只是和自己在一起,它是绝对的完整,所以那种快乐远大于后天两性的快感。

      有人认为出家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没有男女间的快乐。其实,高僧大德在听到这种说法时只会笑笑,因为他们已经可以让自己活回4岁,甚至更前,他们的快乐已经超越性本身。因此有的佛像是看不出男女的,他们非男相、非女相——这是指他们已经将阴阳合于一身;非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指他们已经超越了生死,解脱了世间烦恼。

      而世间的绝大多数人,毕竟由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组成,我们的造化、缘分还没到,仍在生死轮回的苦海里摸爬滚打,执迷不悟地追求着名利的嘉许,环境的证明。当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合二为一时,便拼命地寻找环境中的另一半,但我们没有标准,只能按自己的父母经验为公式,解读两性关系中无穷无尽的难题,当公式无效,此题无解时,我们便开始烦恼,不是与配偶吵架、分手,就是另寻新欢,试图让自己经验里的公式再一次生效。

      这时,心理学站了出来,说它正在研究家庭系统和两性关系,同时它心里还有另一个声音:我的能力有限,只能帮你们处理到一定程度。其意为——

      身是菩提树

      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其实,对心理学而言,这种境界已经相当健康了,可五祖弘忍大师对上座神秀的这首偈并不认可,因此并没有把衣钵传给他。直等到慧能做偈后,五祖才认可:他才是我要寻找的禅宗六祖,其偈为——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才是禅的境界,它无相可求,没有男女关系可以调整,没有心理学可以研究,没有环境可以依赖,因为“世间本无事!”

      孩子就是这样,它没有所谓的“菩提树”、“明镜台”,没有道德规范和父母经验,而所有的人都曾经是孩子,因此六祖也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当然了,谁不是从孩子成长到今天的,谁不曾“合二为一”过?

      然而,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能体会六祖那样的无上境界。老实讲,活到神秀那个程度,就已经超越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离孔孟也不远了。因此,若试图在生活中尽量让自己自在些,就要学学那些孩子,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当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就等于我们有机会获得再教育的机会,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徒弟不供养老师的,因此要无条件地供养孩子。

      活回孩子的境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在处理两性关系时,没有投射,没有因愤怒产生的岩浆(盲目的性欲),我们就会像两个玩过家家的孩子一样,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活在天堂。
    一、新婚期的磨合

      (一)蜜月初婚

      案例1

      咨询师:老同学,听说你和英子认识两年后结的婚。

      强子:是啊,我们没那么多坎坷经历。可蜜月刚过,英子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动不动就说我没出息,不自立,有时甚至冷嘲热讽、恶语中伤。我尽量忍,可有时也忍无可忍,就回敬她几句。但我始终克制着自己不要冲动,因为,我怕家庭分裂,不愿承担分手的罪名。

      咨询师:是,我了解你这一点,平时你就特别厚道。

      强子:是啊,就算是这样,可英子面对我的让步,一再变本加厉。有时明明知道我第二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谈判,可前一晚偏不让我好过,并明确地告诉我说:“我就是不让你明天好好谈判,怎么了?我就不为你着想,就不支持你工作,怎么了?”

      咨询师:是吗?

      强子:唉,有时候我都会想是不是选错了老婆,而且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她并不爱我,不珍惜我,她根本不顾我的感受,有意破坏这个家。

      咨询师: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强子:我仍然不想主动提出分手,只是想回避她。可我每天都得回家,都要面对她的发作。有时我甚至想找一个情人来报复她,同时也为自己找点平衡。当然,这一切并不打算让英子知道。

      咨询师:你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你无意亲手破坏自己的家庭,只是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强子:是的,我都有点走投无路了,快给我支点招吧!

      咨询师:据你所说,我推断,英子可能患有自闭症,也就是有过被囚禁的经历。

      强子:是的,谈恋爱时英子曾告诉我,她小时候一犯错,她妈就把她关进小黑屋,直到她上高中才停止这种行为。后来发展到只要她看到她妈脸色一沉,就自觉地把自己反锁进小黑屋里,直到她妈让她出来,她才敢走出来。难道说,这就是你说的自闭症吗?

      咨询师:是的!你们现在住的房子不大,正向朝阴,据你所说,英子经常冲着装有防护栏的小窗户独自生气,正如一个小女孩幼时被关在小黑屋里朝着小窗户运气一样,只不过,她把对父母的抱怨、无奈一概发泄到你身上,这就是迁怒。

      强子:她为什么迁怒于我?我并不是她父母呀?

      咨询师:因为她当年是在家庭中遭受的心灵伤害,所以也会在家庭中犯病。其次,父母是她最亲近的人,你也是。在心理学上,这叫投射,或称为移情。也就是说,正因为她把你当亲人,才会如此。你们以前在谈恋爱


  •  
    心理案例已做替换省略等修饰处理,并皆为匿名或化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0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iatingzhiliao/jiating_6896.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情感婚恋家庭创伤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家庭治疗
  • 找回温柔的自己
  • 父母如何教育管理孩子
  • 家庭中父母同子女的关系...
  • 解答家庭里的心理问题:...
  • 如何避免亲源心理创伤
  • 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
  • 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
  • 神奇的系统排列——整合...
  • 父母吵架影响小孩上学
  • 不良的父母关系对孩子心...
  • 热点家庭治疗
  • 推荐家庭治疗
  • 心理案例:青少年代沟心理
  • 更年期的妈妈与青春期的...
  • 家庭情绪与家庭健康
  • 相关家庭治疗
  • 家庭中父母同子女的关系...
  • 五种家庭易造成性格扭曲...
  • 家庭系统排列
  • 家庭爱与碍
  •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 青少年不良性格与家庭教育
  • 家庭是性格的工厂
  • 心理障碍的家庭人格传承
  • 精彩案例:殴打父母家庭...
  • 家庭情绪与家庭健康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