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完成学业、发展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们不愿意再依赖家长、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但由于心理的成熟度有限,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一些并常心理,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① 自我中心: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从交往中获得好处,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益,这种交往必定会失败。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评价标准的自我性,即我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注重自己目的的实现,即我想获得什么利益就获得什么。 例如:一位身材矮小的男生,为了保护自己,与一位运动员同学结成了好朋友,可当一次与外系同学发生冲突时,这位运动员朋友并没有为他"出气",一怒之下,他再也不与这位运动员朋友来往了。 ② 心理不相容 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而苦恼焦虑。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碍的人,总是将自我缚在一个狭小的交往范围之内,对他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往往"看不惯",因而懒得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因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事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做出对人对自己都十分不利的傻事。所以,心理不相容是大学生交往中一种极其有害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