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个女孩子不与他人交往,不愿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学习成绩一般,逃避课堂讨论,不主 动发言,不愿在公开的场合抛头露面,不能单独外出,怕见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 前不知如何应对,说话爱低着头,声音比较小,爱脸红,说话办事都爱在别人后面,甚至连笑也不敢先于别人 。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羞怯心理。 有的人到成年以后还摆脱不了羞怯,以至形成对人恐惧症,所以应该重视孩子的羞 怯体验和行为。如何使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BR>羞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因此在与她的交往中我首先注意了多给她抚慰。让她有温暖、安全的感觉的同时,多与她进行语言、目光、情感的交流,甚至给她热情的拥抱。有时我总是与她面对面地聊天,谈的都是一些轻松的话题,并且时刻注意用微笑的面容面对她,自始至终看着她的眼睛。其次注意了多给她鼓励。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胆怯的孩子更需要,他们本身就自责 ,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是自己不行。所以我就及时在这时给她一些鼓励,增加她的勇气,而往往她会把事情办得 很好。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时常用目光给她以鼓励,发现她举手,尽量让她回答,并且给予好的、鼓舞性的评价。第三就是做她父母的工作,让他们转变观念。帮助父母还给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勇气和自信。让父母做到在孩子面前不要滥用家长权威,家里的事尤其与孩子有关的事,要多 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例如,带孩子去公园,要征求孩子去哪个公园,准备带些什么,使她觉得自己是这次 小小旅游的组织者和主人。这样她就会以主人的姿态出现,树立她的自信心。在家庭中,让家长对孩子多用 些民主型的语言,如:你认为怎样这样行吗?如果孩子为你做了些什么,你要表示谢谢!让孩子 觉得在家庭中她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克服孩子的自卑情绪。 第四,鼓励孩子交朋友。结交朋友是孩子社会化的一种表现。羞怯的孩子,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 交友。这时我就多鼓励她,首先让同桌或小组内的孩子与她一起玩,克服她交往的恐惧心理,然后 再鼓励她在全班同学中交朋友。还告诉家长,当孩子带朋友到家中时,家长要表现出热情,别不当回事,以增加她的勇气。 最后,还支持她参加有益的活动。比如与兄弟学校小朋友“手拉手,结对子”改变了她的交友方式和对象,让她感到非常新鲜。“六一”节目也让她参加了,因为我知道她喜欢跳舞,这次她表现很好。当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我发现她很容易摆脱羞怯。所以我以后还要多让 她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多鼓励她在公共场合发言,让她更好地溶入大集体中。 <BR>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变了,她不再是前面说的那样了。她现在有了好多朋友,上课也敢于回答问题了。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听到了她讲的笑话。前一阵子还给我提议说举行一次口头作文比赛呢!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