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恐怖
症。其核心特征是患者恐惧社交场合,害怕与人交往、与人接触。简
单地讲就是“怕人”。社交恐怖症的“怕人”,不是害怕别人会损害
其躯体,伤害其生命,而是误以为在与人交往时自己的精神或心理方
面会受到这样或那样不利的“影响”,因此回避社交。具体表现形式
是复杂多样的。
其一,对视恐怖症。主要表现就是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一对一
的交往中,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害怕和对方的视线相遇,恐惧和对方
对视,始终回避他人的目光。例如上课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怕和老师
的目光碰上;出行时避开行人高峰时段,或走僻静小道;走在路上不
敢抬头,害怕和行人的目光碰撞。一对一的交谈时,躲避对方的目光。
多数当事人是害怕别人通过他的眼睛看出他的低级的、不怀好意
的或不道德的心理活动,或是感到对方的目光很凶而恐惧。常见的对
视恐怖的对象多是较优秀的异性或较严厉的上司。
其二,红脸恐怖症。遇到羞涩的、难为情的或不好意思的情景时,
不少年轻人会脸红或发生其他变化,这是很正常的。而红脸恐怖症患
者则不然,他们不曾遇到那些情景,却非常担心自己在公众场合被人
关注或谈论,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不自然的表情动作,弄得自己尴尬难
堪,因而恐惧社交。
其三,露丑恐怖症。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些幼稚的、可笑
的、愚蠢的、滑稽的、不雅的举动或事情,如讲错话,讲话没水平,
动作举止不自然,衣着打扮不整洁、不得体,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
这种人尤其害怕单独出现在众人面前被大家注视,若迫不得已上台演
讲或从大家面前走过,则会讲话杂乱无章,走路同手同脚,腿发软,
甚至有一脚高一脚低等过度紧张的感觉。重症者往往会当众晕倒。因
此患者会极力避免出现在这种被他们认为可怕的场所中。例如迟到了,
干脆就不进教室。
其四,被洞悉恐怖症。担心自己的想法或内心世界,尤其是“丑
陋、肮脏”的一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流露
出来被他人了解,而使自己外在的、伪装的良好名声受到不应有的影
响。
其五,交往恐怖症。这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较典型的、较严重的一
种表现形式。这类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
不安,心慌气短,颤抖出汗,甚至头晕、恶心、四肢发软、晕厥。严
重者拒绝与任何人(除亲属外)发生接触,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甚
至无法上学和工作。
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社交恐怖症,如被人欺负了,担心再遇到欺
负自己的人而不敢出门;被老师批评了或被当众嘲笑了而觉得无脸见
人,害怕再次遭遇类似情况而回避社交等都属于广义的社交恐怖症。
“亚社交恐怖症”常常被忽视,他们也属于“怕见人”一族,只
是其严重程度不及社交恐怖症。其实质表现就是内心深处害怕与人交
往,不愿主动或尽量避免主动与人交往,被动交往时也希望尽快结束。
例如让其购物、借东西,或与人谈判、交涉什么事,他们总是找各种
理由推辞,或者不做,或者让别人去做。他们回避当众讲话,上课很
少发言,上课、开会不愿坐在前排,若是安排到了前排则拘谨、不自
在,不敢轻易变换姿势。这种“亚社交恐怖症”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不
大,但对今后的正常工作影响颇大,必须引起重视,极早纠正。
患社交恐怖症的青少年普遍存在一些性格上的弱点,比如胆小,
懦弱,害羞,内向,敏感,自信心不足,爱面子,争强好胜,过于关
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对批评特别在乎、特别敏感等。但应注
意同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智能低下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
题加以区别。有些病人症状表现单一,则可能不是社交恐怖症。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