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强迫症首页 | 强迫症咨询 | 洁癖强迫症 | 躯体变形障碍 | 躯体化 | 余光强迫症 | 口水强迫症 | 强迫型人格障碍 | 疾病恐惧症 | 神经质症 | 视线强迫症 | 专题
  • 当前位置:强迫症首页 >> 强迫症咨询 >>
  •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14)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自己这样的精神拮抗作
    用引起的。一般被称做有良心的人,当他把这个社会看做是善良时,
    精神上就得到满足,并害怕做恶的事物。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拮抗作
    用。世上的人们有的常常由于这种精神冲突而陷入错误的善恶观念,
    这都是由于思想矛盾引起的。
    ? 与常人的毫厘之差
    以上列举各种恐怖,如果知道这是最初因某种契机而引起的精神
    拮抗作用,是在常态下,发生的普通心理现象,那就不会出现强迫观
    念。但如果认为它是异常的、病态的特殊心理,就会发展成强迫观念。
    也就是说,所谓常态与强迫观念症之间,仅仅是毫厘之差。只是这种
    错误思想,从此产生恶智作用的差异。
    顺便还想说一点,有很多学者想歇斯底里的偷窃行为或意志薄弱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者离奇古怪的不良行为,用二重人格来加以说明。他们把本人没有欲
    望刺激能够差别善恶时的冷静状态叫第一人格,把因欲望促使产生品
    德障碍(违法犯罪)叫第二人格。实际上这只是指缺乏精神拮抗作用
    时的冲动行为。而人格一词的使用,白白把事实弄得难以理解。因此,
    对这种病症的治疗便形成一种错误的见解。
    九、 思想矛盾
    ? 思想和本来的事实有出入
    所谓矛盾,是我对认为应该如此,必须如此,而实际上却和他想
    象的结果相反,出现矛盾时,暂且给予的命名。
    谈起所谓思想,原本就是从事实产生的东西,它不外乎是对事实
    的记叙或说明,而正确的思想必然与事实一致。因为想按照个人的思
    想来创造或安排和改变客观事实,所以才常常发生矛盾。禅家所谓“恶
    智”,般若新经所谓的“梦想颠倒”都可以说是这种原因引起的。例
    如,我们可以想象倘若加足劲头,赤手空拳也可以在空中试飞一番,
    我们只有在睡梦中才有可能。然而,那只是梦想,并不是事实。再如
    所谓凝念法,例如神经衰弱者,可以专心致志地沉思并默念自己身体
    非常健康,或可凝思默念自己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或者祈求观世音
    菩萨降福等等。这些不过是些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的空想。这样想象
    是可以。然而,患者依然是患者。勉强的愿望,难以如愿以偿。事实
    也决不会按照某个人的主观愿望去变化,去运转。这只是凭着个人的
    想象盲目祈求去应付虚伪的心理罢了。
    象这样的事情,那些受宗教邪说蒙蔽的人们,也许很难明白,但
    是真正有信仰的人们,却应该十分清楚。
    ? 尽人皆知的实例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在思想矛盾中,尽人皆知的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人必然要死。无论
    你怎样害怕也不起作用,反正最后是必死无疑。恐怕越是担心忧虑,
    反倒缩短生命,促成早死。虽然担心害怕无济于事是人人皆知的一种
    常识,但实际上还是人人怕死。直到面临死亡的时候,仍然是难能不
    怕。犹如溺水的人,哪怕遇到一根稻草也想抓住它。再如世界上并没
    有什么鬼怪幽灵,虽然不必怕它,也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常识,然而夜
    经荒凉场地时,便不知不觉地禁不住要发生战慄,这依然也是事实。
    幼儿和白痴原来都不懂得害怕死亡或魔鬼。但是,对于某种疼痛
    或过分孤单和巨大的音响,却知道害怕。然而,这都是些非常单纯、
    仅仅限于此时此地的心理反应。而且只是反映事实原本的简单本能。
    所以,它全然不同于思维这一概念。到了思想活动十分发达的青年时
    期,这些恐怖心情也相应地发展到了高峰。这时,对这类恐怖性痛苦,
    总是想将它取消,将它否定,或战胜它,或赶走它,以期达到疏散愁
    苦、安定精神的目的。然而,这都是不可能的。其中企图取消恐怖的
    思想和恐怖的事实之间,产生和存在着的精神冲突,就成为痛苦,成
    为苦闷。释加牟尼在期求解脱人生中“生老病死”这四大痛苦时出现
    的苦闷,也是如此。企图利用思维来解决这种痛苦和烦闷时,就会陷
    入这种思想矛盾之中,导致思维如麻,无能为力的状态。这是因为思
    想扭曲了事实,出发点也错了。所谓恶智,就是在这种错误的基础上
    构成思想矛盾之后,再次构成多重矛盾的那种知识作用,就象要在墙
    壁上跑马那样,为了想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白色说成黑色就要有相
    关的各种歪理。这也可以说知识越多越麻烦,越碍事。倘能一旦出现
    心机突转,不再拘泥于个人的情绪,舍弃自己原来的想法,就可以清
    晰明确地看到人生的事实。有了这样的出发点之后,既往所掌握的知
    识,也将完全变为良智。知识越多,就越能有效地发挥出他的积极作
    用。倘若从知识角度来讲,对同样一件事物,由于其认识的错误与否,
    既可能成为恶智,也可能成为良智。
    ? 良智与恶智的关系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良智和恶智的关系,假若某人具有卫生方面的知识,而且是个神
    经质患者,他就会把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全部嵌在模式的铸模之中,
    十分呆板地过着印模式的生活。另一方面,倘若遇到发烧或腹泻,又
    会在所谓不能害怕生病的理论指导下,往往采取一些鲁莽轻率,毫无
    意义的行动。总之,无论对什么事情,都想用自己的理论来支配自己,
    这就是恶智。与此相反,良智者则顺从个人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采取
    行动。只有在身体发生异常的时候,才采取随机应变的态度。在这种
    情况下,越是具备卫生知识,就越能发挥效用。也就是说,良智的人
    是顺应身体的实际情况行动,而恶智者则企图用想象或思维来塑造事
    实。这和神经质的各种症状,都是由患者自己的思维构想出来的情况
    差不多。
    ? 关于死亡恐怖
    面对死亡的恐怖,或者有的默念南无阿弥陀佛,相信死后重生于
    净土,因此对生命的断绝,似乎无所考虑。这乃是在错误思想支配下
    的一种梦想。所谓死后净土,事实上并不存在。连净土真宗的鼻祖亲
    鸾(净土,系佛教名词,意指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
    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如“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宗,亦称“莲宗”,原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
    但实际创宗者为唐代善导法师。此宗依据《无量寿经》、《观天量寿经》、
    《阿弥陀经》和《往生经》,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
    方净土的极乐世界”,故取此名。因这种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故中唐
    以后,曾广泛流行。九世纪间,日本天台宗僧人园仁(794~864)又
    开创了净土真宗。他们以绝对他力的信仰为该宗的根本,提倡“善人
    尚往生、况凡夫恶人”即所谓“恶人正机。”主张不必剃发出家。可
    肉食、娶妻,束发为髻。这种非僧非俗的姿态,又称“愚秃”或“俗
    圣”。亲鸾与惠信尼姑结婚后生有善鸾与觉信。门徒有真佛、性信、
    唯园等。亲鸾的别名有×宴、绰空、善信,著有《教行信证》、《净土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文类聚抄》、《愚秃抄》、《唯信抄文意》等。谥号见真大师-译者注。)
    对所谓死后的净土在何处也未曾弄懂。即使这些想重生在净土的迷信
    者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依然要表现出害怕死亡的本能。他们只是
    想凭着这种想法,等到往生。
    再如,日常诵念南无阿弥陀佛,相信弥陀救世的僧侣们,虽然决
    意自己安心立命,但在患有重病时,也常常因当时才明白神佛不可信,
    而失去信仰,由于死亡的恐怖而大吵大闹。因为这些人都中是思想上
    的信仰,是培养出来的信仰,并非是经过个人体验获得的信仰,它仍
    然属于恶智,是梦想的颠倒。人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因为他愿意活着,
    如果失去了生存的愿望,那么,对死也就不存在什么顾虑。梦想死后
    净土是枉然的,只有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乐土才有实际意义。遭受
    强迫观念苦恼的人们,好像是住在当今社会的地狱。倘能摆脱开,则
    可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获得现实的极乐。为此,只要能取消思想矛
    盾,就可以一通百通,其中烦恼,自然也就能够解脱了。
    ? 达摩大师的佛性论
    据说达摩大师(达摩,或称达磨。原名为菩提达磨,
    Bodhidharma,?公元528 或536,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相传
    为南天竺人。香至国的王子南朝宋末航海到广州,又去北魏洛阳(旧
    说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去)后往嵩山少林寺,传说
    他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慧可(487~593)授以《楞伽经》四卷,
    并将心法传授给他,禅宗于是得以流传。达摩的谥号为园觉大师。世
    间有很多关于他有名的故事传说-译者注)在他的佛性论中有如下这
    样一段话:“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曰大惑。故至人不谋其
    前,不虑其后,古今不变,时时归道。”忽滑谷文学博士在某杂志上
    对此作了如下的解释:“凡夫贪生反而近乎死,追求名誉反倒受毁,
    图谋私利反而招损,故日吾人须清除私欲妄想,才能使人生到处均可
    找到快乐的天地。”我对于宗教和哲学都是个彻底的门外汉,对此倘
    若乱加评论,必将犯下重大的潜越之罪。然而,和我们同样都是门外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汉的凡夫,即强迫观念患者们,如果读了这段说明,很多人都会领会
    错误,越加受到思想矛盾冲突的苦恼。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想法。例如,
    很可能把“清除私欲妄想”领会成要否定人们的七情六欲。即使饿了
    也不能说饿,看到美女也不能说漂亮。因不允许出现害羞腼腆等想法,
    而导致成为赤面恐怖症患者。因不许可为害怕肺病,反而更加焦急不
    安,惊慌失措,成为一个肺病恐怖的强迫观念患者。这就是,企图把
    不可能当成可能,由忽视或否定“事实的”思想矛盾引起的。再如所
    谓“到处均可找到快乐天地”,也是我们这些凡夫俗人凭空想象的净
    土。简单地说,想得到快乐天地岂不也是我们过大的私欲妄想吗?达
    摩大师所说“故名为大惑”的简单意思,是指对过去的牢骚和对未来
    的杞人忧天。“至人”则是指要从各个当时的现实状况出发,面对生
    存要生活,面临死亡也要身临其境。其中,依时间,场所和个人情况,
    会分别产生不同的感受,情感或欲望。饥时则求食,疑时要探究,但
    并不是临生想死,临死想生。而是面对生存出现生存的欲望,面临死
    亡出现对死亡的恐怖。这时,我们的本能和知识,才能顺应各自的不
    同情况,随机应变地做出最适当的反应。从忽滑谷氏所说“贪生反倒
    近乎死”可知,既不能贪生,也不要杞人忧天。所谓“时时归道”,
    本来就是我等不懂的问题,但若揣测着说的话,所谓道就是古今不变
    的根本道理、法则,人依然是人,木石还是木石,病人还是病人,健
    者还是健者。这都是一贯不变的事实。在这些事实彻底实现时,就会
    时时刻刻地适应着时间和场合发挥出个人最大的适应能力。这岂不就
    是时时归道的道理吗。看来,卢梭(卢梭,即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 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的哲
    学思想和社会观对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认为在
    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自然”的自由平等。道德
    的败坏,是由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不平等的根源。
    他主张订立契约,成立公民社会,以保障个人的生命财产和人权。在
    教育上他主张“回归自然”,要顺应儿童本性,自由发展。他曾为《百
    科全书》撰写过有关音乐等方面的条目。作有歌剧六部。著有《论科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学和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民
    约论》、小说《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自传体《忏悔录》、《音乐
    辞典》等-译者注)等人所说的“回归自然”大概也包含着这个意思。
    所谓豁出性命或灭却心头杂念,也和这个意思相同。当然,真是要想
    豁出性命或灭却心头杂念,也和这个意思相同。当然,真是要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qiangpozheng/qiangpo_8959.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强迫症
  • 讨厌别人发出的声音
  • 害怕碰到脏的东西
  • 天天照镜子,特别在意自...
  • 担心别人认为自己偷东西
  • 总是想控制自己达到完美
  • 总是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
  • 无法正常写字
  • 强迫性重复需要心理治疗
  • 不想什么偏偏总是想的很多
  • 每天都胡思乱想
  • 热点强迫症
  • 推荐强迫症
  •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内心...
  • 沈阳女孩3年相亲99次 专...
  • 总在考虑各种危险 强迫...
  • 如何摆脱心理强迫症
  • 强迫性神经症分析
  • 患强迫症心理的背后
  • 强迫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 强迫症的治疗措施与方法
  • 他们怎么这样怪—强迫症...
  • 强迫症患者的苦恼:老跟...
  • 相关强迫症
  • 强迫观念注意力不集中
  • 强迫观念是一些毫无意义...
  • 强迫观念古怪强迫念头
  • 伤害亲人的强迫观念心理...
  • 害怕伤害人的强迫观念冲突
  • 强迫观念案例对亲人的强...
  •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
  • 强迫观念与观念强迫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