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12)
  •       2009-07-22 23:13:03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结合起来,比如孩子写完一篇字时,就在口头上夸奖他,也可以把他的字挂在客厅里,父母装出欣赏的样子。这样孩子就有了成就感,进而提高孩子写字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在写字上老批评他,那样他就会对写字产生畏惧心理,长期下去,他的个性也会发展不良,结果因小失大。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五岁多的孩子写字不工整是正常的现象,要以平常心看待。

        3.代币制度

        可以准备十张贴纸,当孩子写完一页字就在墙上贴上一张,当凑够十张时,就满足他一个愿望,比如去公园玩或看半小时电视等。这样写字与快乐联系了起来,他就会认为写字是一件可以获益的事,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写,这比教育他说写字有多重要更有用。

        需要注意,代币制度只是为了鼓励、强化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提出更高要求时,这个制度就应立即取消。

        六、孩子胆小怎么办

        我的孩子今年6岁了,胆子小得出奇,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去厨房厕所,每次去厕所都要大人陪,如果你不陪他去他宁可憋着不撒尿,所以每次我都得迁就他。

        有一次,为了锻炼他的胆量,我和他爸爸商量好了坚决不陪他去,他终于熬不住,自己向厕所走去,可刚走到厕所门口就大哭着跑出来了,还浑身颤抖。看着孩子没出息的样子,我不禁生气地骂道:“胆小鬼!有什么可怕?”

        孩子听了我的训斥更加大哭起来,抽抽噎噎地说:“里面有鬼……”一直地哭个不停,我只好又哄又劝,以后再也不敢不陪他上厕所了。

        现在孩子的胆子更小了,甚至书上丑陋的图画他都害怕,比如:小丑、张牙舞爪的巫婆、颜色暗淡的衣服、表情怪异的脸等,他都害怕。下个学期的外语书上有他害怕的图片,他竟然因为害怕而拒绝买下一学期的书。

        孩子这么胆小如鼠,是什么原因呢?我该怎么办才能让他勇敢起来?

        在众多独生子女中,大多数孩子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胆小怕事,生性腼腆,说话声音低微,不敢一个人外出,怕出门见到某个东西,比如怕狗、怕黑等。这种情况与年龄是有关系的,研究发现,在10岁之前,几乎有一半的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心理,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心理。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一章 学前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4)

        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10岁之前孩子的认知还未成熟到能明确区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幻想,所以通常会有某种惧怕。一般这种惧怕都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和经验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大致说来,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害怕和恐惧,为时短暂,一种惧怕很少持续一年以上,大多数在三个月内就会消失,很少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对鬼怪的恐惧,大约有20%的人,会持续到青年时期,有的甚至更久。

        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环境和教育有关,归纳起来,大致以下几个原因:

        1.用恐吓代替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阶段惧怕某种事物,尤其2~5岁,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会加重孩子胆小的性格。比如有的家长经常拿鬼啊、妖怪的话来吓唬孩子,给孩子讲“鬼怪”故事,本意是让孩子老实、听话,结果却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得不偿失。

        用恐吓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所以胆小孩子的父母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诸如“你再不听话,就会被妖怪抓走!”、“你再不睡觉,半夜吸血鬼就会来找你!”的话作为口头语。

        2.生气、嘲笑孩子的恐惧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恐惧,不但不给予关心,反而对他的恐惧进行嘲笑,或生气地指责,这种态度,使孩子更加不敢面对恐惧的事物,使孩子的身心情感受到更大的伤害,进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3.过度保护

        有的家长明白吓唬孩子是不对的,可他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保护。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正在害怕时,他们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甚至把孩子爱吃的爱玩的都拿出来,想借此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恐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类似事物,孩子还会再次害怕。心理专家认为,当孩子恐惧时,采取回避态度,回避后又给他过分关照,给他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助长了他的恐惧心理。过度保护不但不会使孩子胆子变大,时间长了,甚至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男孩会变得胆小、自卑、孤僻,影响人际关系;女孩会变得过分羞怯、过分依赖、过分娇气等性格缺陷,难以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电视媒体影响

        这几年,以魔幻,灵异鬼怪为题材的电视剧盛行,孩子想象力丰富,这些都会加深他的恐惧。

        专家支招

        孩子胆小是常见的正常现象,不是病,但对孩子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家长不应轻视这个问题,而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孩子摆脱恐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渐隐法

        渐隐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发明的。渐隐法是指一种逐步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最后使部分改变的刺激或完全新的刺激仍可引起原来相同的反应的行为塑造方法。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孩子害怕兔子,可以在孩子心情愉快时,给孩子看一只兔子,并天天坚持这样做,开始可以远距离地看,以后逐步让孩子接近兔子。开始时,孩子可能对兔子非常害怕,但天长日久,孩子的恐惧就会慢慢减弱。渐渐你会发现,孩子会容忍与兔子近距离接触了,最后他甚至能把兔子抱在怀里抚摸它,这样孩子不但不再害怕兔子,而且和它做了朋友。

        渐隐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孩子的恐惧、胆小,大家不妨一试。

        2.端正教育态度

        首先,做到不吓唬孩子,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

        其次,对孩子的恐惧不应训斥或嘲笑,也不应采取强迫手段,让孩子去做他害怕的事,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勉强为之也不会有效果的。家长要做的是耐心的解释和鼓励,比如事例中的孩子怕图画,你可以指着图画告诉他:“你看,这不过是一张图,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或者握着他的手温和地说:“人是最强大的,你是勇敢的小孩,他们会很怕你。”

        总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慢慢来。

        另外,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讲一些勇敢故事,鼓励他做事的独立性,让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孩子害怕一个东西,你可以让他亲自摸一摸,他觉得没什么危险,恐惧感就会自行消失。

        也可以有意地锻炼他,比如孩子不敢上厨房,你可以说“去把那个草色的杯子拿来,我等着倒水呢!”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他干的事情上,注意在他拿杯子的颜色上,而忽略了哪里拿。当孩子做了勇敢的举动,你要及时鼓励,“你真棒!”这样孩子的胆小就会逐渐纠正过来。

        七、孩子爱说脏话怎么办

        孩子会说话了,家里的人都很高兴,不停地逗他说话,可是令人烦恼的是,他学话快,学骂人也快,那天的事让我至今想来,仍觉十分难堪。

        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好朋友突然来北京出差,登门造访,我自然十分高兴,盛情款待。好朋友对孩子赞不绝口。夸了几句,并抱起来亲了亲,可孩子却出口成“脏”。好朋友开始好像没听懂,又摸了他一下,他又骂了一句。

        我拉过孩子打了两下,好朋友也感到十分扫兴却又不好意思,忙着劝我。他越劝我,我越生气,这孩子也太不争气,我非好好教训教训他。

        结果,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我和好朋友也不欢而散。

        我打过也骂过,可孩子说脏话的习惯就是改不了,家里家外都脏话不离口,他小脾气一上来就更口不择言。现在上幼儿园了,老师也经常反映这个问题,令我十分苦恼。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一章 学前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5)

        专家解析

        孩子说脏话,虽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终究是一个不良习惯,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对他的学校生活与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脏话连篇呢?

        1.新鲜好玩

        事实上,这时孩子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他们对于脏话代表的含义也不甚了解,他们说脏话却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脏话,只是觉得新奇好玩,故意用来取悦成人或表现自己。他们在看电视或同学嬉戏时,甚至父母不经意的玩笑话,他们都会记住并加以模仿,自以为学到了新鲜的词汇,用来卖弄罢了。对于家长惊愕、气愤的表情,他们更不会意识到错了,反而觉得很好玩,“你看,我说的话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所以大家对孩子说脏话也不必暴跳如雷,只需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即可。

        2.追求团体认同感

        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孩子就等于要学着与人交往,希望融入一个团体,假如他要融入的这个团体中,有人脏话不离口,孩子为了更快地被接纳,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就会自然而然用这个团体中大家都认同的语言说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脏话连篇的习惯。虽然父母认为孩子交了坏朋友,沾染了坏习惯,孩子却并不知道,他说脏话只是一种需要,而在主观上并没有要侮辱人的意愿。

        3.发泄气愤的方式

        孩子在逐步长大的过程中,当他的口语和识字能力还不很强时,他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气愤,当他情绪激动时,总是采取最便捷的方式——说脏话,来表示他的不满。说脏话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泄愤的方式,对孩子也是一样。

        4.叛逆的年龄

        父母总是害怕这两个字——叛逆,它代表着孩子不再是个听话的乖宝宝,意味着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而事实上,叛逆正是孩子开始长大成人的标志,说明他正在构建自己的世界与个性特色。有的孩子说脏话是“酷”,是为了表明自己更像一个大人,是孩子内心渴望独立的表现。也可能是对他们生活的环境,比如学校或家庭的制度不满的表现,渴望有所变化。

        专家解析

        要解决孩子说脏话的问题,首先要查明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做到针对性地教育,才能成功地改正孩子说脏话的坏习惯。对于孩子说脏话,家长要做的是:

        1.净化孩子语言环境

        孩子模仿力十分强,在今日资讯膨胀、信息力极强的社会,从根源上杜绝孩子说脏话也不太现实,但可以尽力去做。尽管他们会经常从电视电影或小朋友那里学会许多不雅之语或不健康儿歌,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在家里给孩子一个清新干净的环境。所以,父母应做好榜样,让孩子养成说文明语言的习惯,带头说文明语言,并谨慎地选择电视节目,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对孩子说粗话的行为,也要及时加以纠正。

        2.明确不赞同的态度

        当孩子说脏话时,可以先认同他们要表达的事情,但同时也要郑重严肃地告诉他,这些话不文明不好听,爸爸、妈妈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听,希望他以后再也不用类似的语言表达情绪。然后,用成人的文明语言所要表达的情绪、思想重说一遍,教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教导他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797.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赞美尊重无痕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高考前学生家长常见心理...
  • 热点心理咨询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赞美尊重无痕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北京3成中小学生有心理...
  • 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
  • 32%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
  •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
  • 德国家庭教育专家的几点...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