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相反,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我们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此时,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惩罚的类型
体罚是常见的惩罚方式。我发现,家长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相信,通过体罚,例如打屁股,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不该做什么。另外一些家长则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体罚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认识:当别的方法都不起作用时,就可以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我的担心是,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经常有家长和我说,打骂孩子是不得己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能让孩子做“对他们有益的事情”。为了说明打骂确实管用,他们还提到了,有些孩子在事后很感激他们的父母。我养育了四个孩子,我深深地理解为人父母的难处。然而,我并不认为体罚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首先,无数的例子表明了,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最后,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除了体罚之外,指责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没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就会说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不给零花钱。在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惩罚的代价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如果员工的表现只是在服从管理层的命令,土气就会受到影响:或迟或早,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孩子刷牙是因为担心受到批评或被嘲笑,他们的口腔健康可能会得以改善,但自尊却会受损。此外,我们都知道,惩罚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