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丑陋:一种关于容貌的心理疾病
目 录
导言:一种关于美与丑的痛苦
一、苛求的美:一个少妇的经历
二、体像问题:一种为美丽的痛苦
○消极体像的普遍性
○网上投票:“我讨厌/喜欢我的身体”
三、审美批判:反思审美文化与心理负荷
○美是现代人的心理重负
○审美负价值:丑与缺陷感的来源
四、关注心灵的美:体像与体像障碍研究概况
○斯查尔德:体像研究的先驱者
○知觉与人格:体像学的早期研究
○体像与美容:美容医学中的心理学研究
○体像障碍:精神医学的研究
○菲利普斯:当代躯体变形障碍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不再空白:中国的体像障碍研究现状
第一章 心灵之镜:体像与自我审美系统
一、体像:自我审美知觉
〇自我审美体系中的体像
〇体像的特点与意义
〇身体、社会知觉与体像形成
二、美欲:体像知觉的源泉
〇美欲:人的基本的精神需要
〇美欲:体像与人格建立的基础
三、人体美感:审美学与体像
〇人体审美意识:体像的价值观基础
〇自我欣赏:人体美感与积极体像
〇自我厌恶:人体丑感与消极体像
第二章 自我心像:人格、自我与体像
一、人格面具:关于心像与体像
〇马尔登与他的心像学说
〇人格与体像的关系
〇自我意像与体像
二、自我画像:体像与自我的关系
〇体像:关于自我的画像
〇自我观念与体像
〇自我统一体与体像发展
三、心灵的疤痕:求美者的自我体像
〇美容受术者体像认知测验表
〇美容受术者对身体缺陷的心理反应
〇美容外科者对身体缺陷部位的认知
〇体像缺陷与情绪
〇美容外科者的行为与人格
〇美容外科受术者的审美价值观
第三章
〇小乳房焦虑:乳房缺陷者的体像心理
三、隆乳与缩乳术:重建女性体像
〇隆乳术后的积极体像
〇乳房肥大者的体像蔑视
〇缩乳术后的体像问题
〇我还是女人吗:女性乳房切除的体像困惑
四、处女膜情结:互联网上的一场“无聊”的讨论
〇背景:处女膜整形手术
〇回避不了的争论:处女膜意味着什么?
〇138人次的讨论
〇“膜”的讨论仍在继续
五、我是男人吗:
第四章 体像与文化:人体审美与文化变形力
一、体像与文化价值观
〇体像是审美文化的产物
〇多层面文化对体像形成的影响
二、不平等的美:男女体像的差异
〇天然身体性别符号
〇审美对躯体的变形
〇双重标准”:体像审美取向
三、文化的疾病:进食障碍与肥胖症
〇拒绝饮食:一种审美文化疾患
〇幻想肥胖:进食障碍者的体象障碍
〇肥胖症成因的心理学观点
〇肥胖症的精神分析治疗
第五章 体像蔑视:容貌缺陷与消极体像
一、一种感受:消极与积极体像
〇积极体像与消极体像
〇消极体像的种类
〇“我没有朋友,像贼一样地活着。”
〇“我是多余的,我想死。”
〇“我害怕去人多的地方,甚至害怕明媚的春光。”
〇“我孤独,不敢照镜子。”
〇“我怕人们的目光。”
〇“生命里没有春天的人。”
二、自我丧失:容貌缺陷者的体像特点
〇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〇丧失自信
〇自我封闭
〇孤独寂寞
〇悲观绝望
〇抱怨命运
三、抗拒丑陋:容貌缺陷者心理防线
〇拒绝照镜子
〇迷信“丑小鸭”
〇“红颜薄命”的信念
〇“以才补貌”定律
〇“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〇“东施效颦”的原理
四、丑人的信念:正视不公正的目光
第六章丑陋哈哈镜:体像错觉与障碍
一、体像障碍:对身体的歪曲认识
〇什么是体像障碍
〇体像障碍的特征
二、错觉:体像障碍的认知心理学
〇体像与错觉
〇体像变形——一项体像错觉的研究
〇哈哈镜效应:一对小花狗
三、自卑:体像障碍的人格心理学
〇精神分析:体像与人格心理学的先驱
〇体像障碍的家庭、个人经历背景
〇心像心理学:体像障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感觉
四、从众:体像障碍的社会心理学
〇社会影响与体像
〇从众心态与体像变形
第七章 破碎的镜子:躯体变形障碍的临床表现
一、BDD:想象丑陋的苦恼
〇几个为“丑陋”而痛苦的案例
〇什么是BDD?
二、BDD演变:从“丑形恐惧”到“美丽怀疑症”
三、BDD特征:想象与夸大自身外表缺陷
〇躯体变形障碍主要症状
〇躯体变形障碍的相关临床特征
四、BDD机理:先占观念与超价观念
○躯体变形障碍与先占观念
○躯体变形障碍与超价观念
○躯体变形障碍与妄想
〇躯体变形障碍流行病学
〇BDD病前特征
〇BDD病程和预后
五、崩溃的生活:BDD的危害
〇躯体变形障碍的损害
〇躯体变形障碍的并发症
〇躯体变形障碍与强迫症
第八章 诊断BDD:标准、测量与自我分析
一、BDD诊断标准:客观非缺陷与主观强表现
〇BDD诊断一般原则
〇BDD入组标准
〇Hiroyuki 的BDD诊断依据
二、BDD的诊断程序
三、BDD与各类神经、精神病症
○BDD与社交恐怖症
○BDD与强迫症
○BDD与疑病症
○BDD与精神病症
四、BDD的心理测量诊断
五、BDD自我诊断
〇你怎样观察自己
〇BDD自我问卷
〇BDD自我分析
〇BDD热线电话
第九章 重塑体像:医学美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体像与医学美学
〇重塑体像:美容医学的目的
〇体像困扰:美容病人的特征
〇体像纠正:美容医学的手段
一、自新与自信:医学美容的体像效应
〇美容手术的积极心理效应
〇“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春天”一封患者的信
〇我是美容医师的“作品”
二、手术与心理治疗:体像的心身互动影响
〇手术-心理治疗的实施
〇手术-心理治疗的疗效
三、美容受术者术前与术后的体像问题
〇美容受术者的术后的体像问题
〇美容受术者术前的体像
〇美容手术纠纷中的体像问题
第十章 体像美容:有关心理美容疗法 16300
一、建立积极心像:“硬”美容与“软”美容
二、体像障碍的心理疗法
〇行为疗法:慢慢地、慢慢地面对镜子
〇精神分析疗法:接纳现实的自我
〇人本主义疗法:建立积极的心像
〇认知疗法:体像认知调适
三、BDD治疗:用手术刀还是心理疗法
〇心理、行为疗法
〇手术治疗BDD
第十一章 欣赏缺陷:不只是一种审美学态度
一、丑学:缺陷美的升华
〇关于“丑”的美学
〇自然全美与肯定美学
二、丑人的哲学:无条件接受自己
〇“保持本色”
〇“我不是你”
〇“改造形象”
三、美在个性:人体美学标准批判
〇多样—缺陷—个性—美
〇人体美学标准批判
四、新美学:活着就快乐着
〇快乐就是美
〇快乐在于你的自我心像
〇善待此身:完美主义批判
五、成功的形象:建立积极的心像与体像
导言:一种关于美与丑的痛苦
幸福的生活应该包含心灵上的平静。
——西塞洛
人类是这样一群充满矛盾的生物与社会的统一体。一方面不断努力创造并实现着自己的幸福与享受;另一方面又不断为自身制造麻烦和痛苦。
单纯从自身感觉来说,21世纪的人类幸福多了还是痛苦在增加?或许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命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结论,也需要每一个活在新本世纪的人,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回答。
这里且不去讨论人类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痛苦与幸福。但就审美领域,作者可以确切地说:对于新人类来说,美带来的不仅仅是愉快的心情,而且也有令人灰心丧气的苦痛。
一、苛求的美:一个少妇的经历
作者从事医学美学与美容心理学的研究多年,遭遇过形形色色的求美者。他们中间有容貌或形体缺陷,并且为之痛苦悲伤的;也有身体并没有多大的缺陷,但却为自己的容貌与外表惶恐不安的人。
大约是3年前,在临近下班时,我接到一个陌生女性的电话。她说看过我写的一些医学美容书籍,想当面向我咨询一些美容外科问题。她的语气非常恳切,并要求马上能见到我。为此,我在办公室等她半小时。当她出现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很美丽的少妇。我知道,在医学美容求术者当中,漂亮的、有钱的占很大的比例,她们外表并没有显著的缺陷。她开始向我咨询有关眼美容外科的一些事情,在交流中令我吃惊的是她对美容外科了解程度之深。看得出来,她的面部有不少美容手术刀耕耘的痕迹(只有专业眼光才可能察觉到的)。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医学美容迷,几乎所有的专业美容杂志她都订阅,而且还购买了许多专业杂志。我心想她并不想成为一个医学美容工作者,而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她不感到累吗?
答案是很清楚的:她在努力寻求美容医学的帮助,以期解决纠缠在心头的容貌的苦恼。她不但不丑陋,甚至可以说是漂亮的,是有吸引力的。她的问题在心理,在于体像。在她一二再,再而三找我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鼓吹我的缺陷美学的观念。她解释说,我不是心理问题。一年后我们再次见面时,她却说她记住了我说的话:缺陷是美,是个性。
类似问题在现代社会并不少见。
英国有一位妇女20多年来,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照镜子,细看自己的相貌,每天早上又要经邻居过目后才敢出门,烦得邻居叫苦连天。她因耗费许多时间照镜子而多次失去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婚礼也错过了。别以为这是虚构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因为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而做出种种缺乏理性甚至怪异的举动。其实这是一种比较严重并且棘手的心理疾病──“躯体变形障碍”。
维尔医生是英国少数几个专治这种病的医生之一。他发现患者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自己脸部的某一部分,如鼻子、下巴或皮肤。维尔曾向50名患者进行过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患者曾找过整容医生或皮肤科医生,有1/3的人曾试图自杀。由于病人经常表现为忧郁,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并且不去主动寻求医生帮助,因此诊断起来也较困难。维尔说,即使已经确诊,许多医生也不清楚该如何治疗。他的调查显示有92%的患者对治疗过程表示不满。他发现“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最好,治疗过程中,医生鼓励病人少照镜子,同时让他们相信美是主观的,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取决于相貌。
二、体像问题:一种为美丽的痛苦
从理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