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初诊主诉:
李某进入咨询室时情绪低落,脸色憔悴,嘴唇苍白,说话间几度哽咽落泪,双手交叉,十指不停扭动,自述“现在的工作没劲透了,当初他们都商量好了给我下这个套,我心都凉了。换了经理还不是一样在那个总监下面,而且他们现在都说我动不动就去找大老板,谁还敢使唤你”“我现在经常失眠,即使睡着也会整夜做梦很早就醒了,长出不少白发”“工作目标每天都改,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到底是我有病还是他们有病?”
三、 他人反映:
同事主诉一:李某工作能力没问题,但性格急躁,跟合得来的人什么事都好商量,要是看谁不顺眼,话都不让你说完,而且表达方式很直接,有时候不顾场合直接发表不满的意见,甚至责令同事现场修改,让同事难堪,跟她合作压力很大。
同事主诉二:李某性格开朗,爱憎分明,为人热情,有话直说不啰嗦,喜欢开玩笑,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业务水平优秀,完全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心理测验结果:
16PF(卡式16种人格因素测验)测试结果:因素C(稳定性)分数稍低,因素O(忧虑性)和因素Q4(紧张性)分数稍高;
SCL-90(90项症状清单)测试结果:总分137分,其中人际关系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和抑郁(depression)超过2分、焦虑(anxiety)超过3分;
四、 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对新城市不熟悉、新工作不顺利而带来失落感,引发情绪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情绪低落。整体心理健康状态不良。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重症精神病,如焦虑性神经症、抑郁症。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1、 情绪不良(抑郁倾向):主管领导的不良评价造成不自信,严重怀疑自我价值,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
2、 工作适应性障碍:新的城市和工作环境及合作伙伴频繁更换带来的适应性障碍;
3、 人际交往不良(焦虑倾向): 未能建立和之前公司同事同样的信任合作关系、未能获得同事接纳和认可导致;
五、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通过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掌握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 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之前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工作流程相对稳定完善,到了新成立的公司并且在新成立的部门工作,人员调整和组织结构变化让求助者缺乏归属感;
(2)、求助者在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一直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但由于中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求助者在北方培养和熟悉的人际交往方式在上海难以适用。从同事评价可以看出,求助者的工作能力得到同事的认可,导致求助者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是她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经理直接要求其离职的做法欠妥,加上同事对其处事方式的负面评价让她对自己习惯了的工作方式产生质疑,从而缺乏自信;
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故适用上述咨询方法。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
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第1次和第2次咨询间隔3天,以后每次间隔1周或灵活调整,每次60分钟;
咨询收费:¥100元/次
心理测验收费:
16PF:¥100元
SCL-90:¥80元
七、 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第1次
时间:2007年11月10日
目的:
(1)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
(4)探寻求助者的咨询目的和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请求助者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的意愿;
(3)确定咨询目标;
(4)对求助者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5)布置咨询作业:
a.请求助者在工作过程观察其他同事之间的沟通方式,对感觉到舒适或者不适的进行记录;
b.建议求助者在和同事沟通工作时多倾听,而尽量少发表意见;
(二)、第2次 2007年11月10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测量求助者心理健康状态;
(3)缓解求助者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工作适应性障碍;
方法:会谈、心理测量、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作业反馈: 求助者通过记录发现,周围的上海同事清高孤傲,让其感觉不适,但只要不触动他们的利益,并且主动谈一些工作以外的生活琐事(尤其是股票基金等),他们会表现出较高兴趣,态度比较友善;当上海同事发表意见时,只要没有原则性冲突,就没必要太计较,听他们说完后再主动询问他们的解决建议,让他们得到被尊重的感觉;
(2)做SCL-90和16PF测验、了解求助者成长经历;
(3)将测验结果反馈求助者本人,做进一步问题分析,让求助者认识到: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等抑郁焦虑的表现并不等于“有病”,不用给自己下“抑郁症”、“焦虑症”等结论,向求助者解释从其测试结果来看,只是遇到了适应性障碍,应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4)与求助者初步探讨同事关系问题(上下级关系),缓解求助者的不当情绪;
(5)布置咨询作业:
a.和同事沟通时表情放松,面带微笑,如果同事给予友善的回应,则进行记录;
b.找出自己在人际沟通中的3点不足,进行记录;分别找出经理和总监的3个优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