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抑郁症首页
|
抑郁症
|
忧郁症
|
自残自虐
|
情绪障碍
|
厌学
|
抑郁症案例
|
躁狂抑郁症
|
抑郁症测试
|
女性抑郁症
|
自信
|
专题
当前位置:
抑郁症首页
>>
抑郁症
>>
约9%中小学生对生活绝望,曾想过自杀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孩子越小越容易发生童年恐慌,约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感到绝望,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这种儿童的恐慌是由于成人社会的成功标签所制造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在接受专访时尖锐提出这一观点。
高期望值注定孩子成为失败者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待和学习成绩的要求可以说与现实完全脱节,这就注定了很多孩子会成为失败者。”2005年3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5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博,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在孙云晓看来,家长的要求是极其荒唐的。在中国目前条件下,只有19%的同龄人进入大学,读到博士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前15名就更难达到了,并不是考好分数就一定能进入前15名的。如此高的期望与要求,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具有绝对的不可实现性。
孙云晓谈到,我们的孩子总是被一遍一遍地告知: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这种压力链条的不断下移带给大多数孩子挫败感,令他们陷入恐慌与痛苦之中。有位年轻的妈妈焦急地告诉孙云晓,女儿近来烦躁不安,因为幼儿园里开了许多课,其中4门课都留了家庭作业,吓得孩子睡不着觉。还有一个在天津上幼儿园的小女孩居然掉起了头发,开始是一根一根地掉,后来就一片一片地脱发。妈妈带她去看医生,诊断结论是精神紧张所致。
“知识教育的提前入侵,使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说到这里,孙云晓情绪激动。目睹了太多的悲剧,他在2005年下半年提出“童年恐慌”的概念。他解释,童年恐慌指的是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和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这种恐慌不仅严重扭曲儿童的学习动机和人格发展,还会使童年过早消失,让孩子感觉“末日来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9月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约有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感到绝望,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恐慌的关键在于不能理解和承受
“产生恐慌的关键在于孩子不能理解和承受。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让孩子产生恐慌,包括成绩、人际关系、父母婚姻等问题。”孙云晓强调,如果在孩子可以承受之内,孩子是不会恐慌的。比如,人一天可以干10件事,突然要你干100件事,你可能就会恐慌了。小孩是什么样的承受程度呢?比如小学生每天睡眠要保证10个小时,如果孩子只能睡5个小时,孩子就会恐慌。
1999年,对全国10个省45个区县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200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压力不仅没有减轻,还在持续增长。再比如,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很多,考试失利的更多,但并不是这些孩子都会产生恐慌,都会想到自杀。这是因为有些孩子能够理解考不上“重点”可以上“普通”,考不上本科可以上大专。但有些孩子不能理解,成绩在他心中是最重要的生活事件,一旦考得差就觉得将来什么都没有希望了。
据报道,2005年7月,宁夏银川13岁的秀秀留下遗言,“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父母节约10万元!”孙云晓认为,秀秀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她不知道其实不上重点中学也未必就没有出息,其实10万元钱父母也未必出不起。但是,没有人为她分析和引导,结果她陷入了不能承受和理解的重大压力之下,最终导致自杀。这就是童年恐慌的危害。
“现在的一些父母不但不给孩子解释,还经常吓唬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今后连扫大街的工作都找不到。越说孩子越害怕,恐慌由此而来。”孙云晓说,很多情况下其实是父母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极力渲染压力和恐慌氛围,不考虑孩子的压力承受能力,将成人的恐慌心理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
“父母是预防孩子童年恐慌的主角。”孙云晓建议父母应该经常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不良情绪有一个出口,这样在压力面前他才不会退缩与逃避,而是变得更坚强。
在交流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在中国,成功总是用同一把标尺来衡量。‘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了一种共识,甚至连孩子自己都认为不能取得高学历将来有个好工作,就是对不起父母。这实质上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孙云晓认为,我们有些教育表面上叫素质教育,实际上没有掌握素质教育的真谛。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可以消除和预防童年恐慌的,它应该是以人为本,针对每个人的素质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而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必定会大批地制造童年恐慌。
孙云晓介绍,在日本,虽然学业压力也很大,但童年恐慌的现象绝对少于中国。因为日本的父母教育孩子做一个平凡的人,开花店、当售货员、学理发都是被父母认可的职业。德国的职业教育也很发达,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有很多出路。但是中国的父母都将读大学看作是惟一的出路,一味追求高学历、高地位、高收入。这个“高”就是夸大化,脱离实际。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孙云晓指出,家庭教育要以培养健康人格为核心。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成绩的增长上,而要关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认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保持信心。父母还要经常和孩子讨论人生大事和人生经验,比如将来做什么人,从事什么职业等,在交流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成功并非物化的东西所能标示
“目前社会上单一的评价体系需要改变,成功观更需要改变。我认为,应该树立人人成功的新成功观。”孙云晓解释,成功不是物化的东西所标示的,成功就是发展,就是和谐。有句话叫做最好的自己,不和别人比,也不需要和别人比,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或者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这就是幸福,就是成功。
“人有千差万别,就有千万条成功之路,何必挤在一条路上失去自己呢?”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发现,每个人至少有8个智能,如空间、音乐、运动、逻辑-数学、语言、交际、自省、自然等等,但是,每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不同的。他指出: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因此,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发挥各自的智能优势,每个人都可以走向成功。”
孙云晓最后强调说,成年人的幸福与不幸往往可以在童年找到深刻的原因,因为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是让每个人成功的特别紧要的条件。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yiyuzheng/youyuzheng_4974.html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抑郁症
不抱怨不计较获得幸福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发脾气容易导致抑郁症
总是为一些小小的事闹得...
每天在与思想作斗争很痛苦
变得自私我也不快乐
严格的父亲母亲容易让孩...
抑郁症的危害性
很懒散不愿意出门
改善抑郁情绪的正念疗法
热点抑郁症
推荐抑郁症
相关抑郁症
自卑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的...
情绪低落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咨询】体相障...
高中生抑郁症心理咨询案...
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
抑郁情绪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大学生抑...
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
自伤行为心理咨询案例
中学生抑郁症心理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