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发展使得现代人的压力与生活、工作节奏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加,对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亦逐步被认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作压力、情绪焦虑与抑郁,以及身体疾病这三者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研究从未中断,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即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的迅速发展。本专栏复习和摘译了近期国外有关最新研究报道,旨在提高对青少年和青年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的重视,因为青年是祖国和世界的未来。
在世界范围内,成人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终身患病率大约在4.1-6.6%,年患病率大约在1.1-3.6%。45-55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有研究发现在基层医疗保健中,GAD患病率可达8%。相当多的患者通常先去消化科就诊,而非去心理/精神科。再者,焦虑和抑郁的识别率非常低,仅56%的抑郁患者能被识别,而焦虑的识别与诊断率只有23%。美国资料显示,超过1/4的美国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过至少一次焦虑发作。相应地,焦虑症也给美国的健康保健体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年度经济损失估计大约在423-466亿美元之间,其中75%是花费在与发病、死亡、劳动力丧失等间接损失方面。相比较而言,哮喘的年度经济损失仅为161亿美元。
青少年的情绪障碍是青少年期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尤其是焦虑与抑郁障碍,常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会增加其他疾病或社会问题发生的风险。例如,女性青少年因为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也会影响情绪,在13-18岁的女性中,约31%存在经前期紧张症,伴有焦虑、情绪不稳和烦躁,同时会对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较明显的影响。在14-24岁的青少年焦虑患者中,发生行为和学校问题、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以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比例明显增加。
综合近年来许多研究,与青少年情绪障碍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父母有情感障碍病史、存在亚临床抑郁、焦虑症状、应激性生活事件、神经生物学功能失调、神经症性个性/人格特征、负性或消极认知,以及自我应对、解决问题能力的缺乏和人际关系适应障碍等;尤其是能力与应激之间的此消彼长更容易增加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与发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曾做过两项著名的研究,即POP和PEP研究,结果发现前者侧重认知行为和技能的训练对男同学有效,后者侧重鼓励情感的疏泄、人际沟通与社会支持对女同学有效。提示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复杂,干预和预防的措施亦应多元而非单一。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