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例子,一个家长带着学生,直接闯入局长室,看到我在那里,也没讲任何一句话,就往地上一坐,「来学老爸,坐下来跟他抗议」,那孩子跟他爸爸讲,「不要啦,不要啦」,家长跟他讲,「你要学,这就是民主的过程,你坐下来」,这就是目前我们常常碰到的一些困扰,有这样的家长的孩子,是特别需要我们照顾的,这样的小孩容易产生脆弱性,这样的孩子需要花更多力气去接触他。
我们也知道老师更需要被照顾,一次两次三次的挫折,很自然老师就退缩。我们能说老师不对吗!好像不行啊!我们不能不管,因此我们尝试建立系统,尝试去沟通,期望家长参予教育,但不要干扰教育。
譬如,孩子在学校一向只学知识,老师说这是家长的要求,我们是否可以尝试:
改变老师的想法,其实教育该怎么做,是老师的专业,请以教育的良知作判断,不要说是家长的要求。
告诉家长,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商品、当工具,家长常常挂在嘴里的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这句话害死多少小孩,讲到这里,我想到一个例子。
有个学生告诉我,他的妈妈是天下最好的妈妈。怎么说,他说早上要几点起床,只要跟妈妈讲,妈妈绝对不早不晚的叫他起床。起床后,洗脸水、制服、书包、早餐都准备好了。我听了好羡慕,我妈妈从来不管这些,听他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这是个自杀个案,他最大的麻烦是和母亲的关系不好。
你会发现,我们都为孩子做了很多很多事,其实我们的动机,有点不单纯,好像他是我们的工具,籍由孩子达到某种目的,我们大人可能无心做了这样的一个工作,也就是「我是为你好」,现在的教育不容易办,也是因为这句话。因此,作为一个家长,如何真的去了解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其实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不需要因此符合我们的某种目的,他也不是我们某种概念下的工具。
另一个孩子,也是很久以前的个案。他上国一就告诉妈妈说:「我们是中国人,不必学英文」。所以从国一开始就不念英文,考高中他是用同等学历考的,少拿一科分数居然考上了,考大学同样又考上了,而大学英文是必修,这下麻烦了,因为连当二次会被退学,就要当兵去了,他妈妈很焦虑问我怎么办?我同他聊过,觉得这孩子念书很有技巧,他很懂得如何作知识。中国语文的造诣算很不错,是非常好的孩子。所以,我向他妈妈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妳的孩子没问题,有个观念是妳要不要去改变孩子的思想,中国人要不要学英文。」他妈妈说想改也改不了啊!我问她怎么办?她说只要你告诉我这孩子有这个本事,我就放心了,其它我就容忍了。后来他当兵回来到报关行工作,才开始学英文,一切情况都非常好,后来一直作到美商公司的顾问。
以我的观点,我觉得使他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最大功臣,是他的妈妈。妈妈永远支持他,永远让他有信心,功课不好被当掉,没关系,妈妈永远支持你,而不认定分数不好就是坏学生,甚至认为坏学生就是坏孩子。学校和家庭好像是一条鞭,而现在的社会意识是好学生必然是成绩好的孩子,好孩子必然是好学生。我们可不可能从生命线的工作基础去厘清老师口中的好以及家长认定的好,定义是什么?在那协谈过程中协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好变的更好,当那好的部份越多时,坏的就不见了。我们不一定要去改不好的,我记得这是当年我们在生命线工作一直依照的原则。想办法让一个人的好处出来,当好处逐渐多起来,他就不再自杀,如果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