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级机构──ICE(Illness-Correctional Endeavors)包括监狱、精神病院以及廿四小时服务的社会机构。ICE 机构的目的在协助长期遭受严重社会不良适应或情绪困扰的人重回基本的社会机构中生活。
配合上述图示,可以知道「死亡教育」的推展、心理卫生知识的获得及自我成长的促成皆包含在KISS系统内;而「危机处理网络」则属于AID系统内。
基本上,「危机处理网络」的工作目标应有三个层次─预防处置、危机处置及事后处置(Pfeffer,1986)。
几年前「爸爸回家吃晚饭」这句话,曾经流行过,这句话的流行,其实是从日本开始的。大概是1980年左右,日本的青少年自杀率变得非常高,他们研究发现,孩子的脆弱性,是来自家庭父亲的缺席,日本的男人是下班后,没有喝个几回合酒是不会回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父亲,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会有脆弱性的,所以他们开始提倡「爸爸回家陪孩子吃晚饭」。
我在1979年到日本的时候,很喜欢看棒球,外野往往是山坡地,我可以躺着看,其实我对棒球也没热衷到非要看投手怎么投球不可。那时到外野去看棒球的男人很少,大都是妈妈带着孩子去看球赛,像我这种大男人带着一岁半的孩子,她们都把我当成怪物,可是当我1988年再去的时候,一样到外野,而把孩子架在头上去看棒球的男人就很多了。可见,日本在推广「爸爸回家陪孩子吃晚饭」,是全国一致去做,也可以发现,其实对下一代,男人有他必然的责任及角色。
因此如果从孩子健康的成长观点来看,我们必须重视0到二岁孩子的成长。我们都会发现,现在的社会给孩子的准备心是比较低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给予很多0到二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埋下不利的因子。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可塑性是非常高的,进入幼儿园,三到五岁之间,孩子如果能得到成人;包括老师、长辈细心的照顾,他是可以很容易去弥补前面的缺憾。不过有一个先抉条件是大人知道孩子心理需要什么。所谓心理需要:如果你曾仔细带过孩子的人,都很清楚,大概在一岁到一岁两个月左右,当一个孩子会去抓汤匙的时候,他通常不大喜欢大人喂他,了解小孩心理需求的大人,就会在客厅铺一些报纸,让他坐在上面,让孩子自己去挖食物,等他挖够,大概也玩够了、吃饱了,你把他拍一拍、抱一抱,报纸一包,就结束了。但是到了一岁六、七个月左右(这是平均数),他反而不玩了,他玩够了,反而妈妈要在后面追着喂他,很多父母亲就很不耐烦,他们会想:之前可以自己吃,现在为什么自己不吃,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像这种情况要弥补是很容易,我曾经碰到一个情况是:
孩子有相当强烈的「分离焦虑」,就是当妈妈在炒菜,一只手一定要让孩子抓着,你想想看,一只手要如何炒菜,她说当她要用两只手时会告诉小孩:「妈妈两只手都用了喔,你要抓妈我妈的衣服」,如果临时抽手,他就会马上抱上来。分离焦虑会强到这种程度。
刚才讲的那个孩子,本来一岁多可以自己吃饭,妈妈以为他独立了,之后,他要妈妈喂,妈妈不喂他,要逼他独立,这下糟糕了,那个孩子就越来越黏人,妈妈问怎么办?其实很简单,这么小的孩子很容易弥补的,我就教那个妈妈,平常就这样,他要你抱,你就抱紧一点,然后,当他要挣扎出去的时候,你就跟他讲:「妈妈抓到你,你跑不出去啦!」来几次,他就会觉得好可怕。所以要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