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精神障碍 >>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3.0\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 (9)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 
    10.x3依赖综合征(成瘾综合征)[F1x..0依赖综合征]
    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他重要活动。
    [症状标准]  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并至少有下列2项:
    1  有使用某种物质的强烈欲望;
    2  对使用物质的开始、结束,或剂量的自控能力下降;
    3  明知该物质有害,但仍应用,主观希望停用或减少使用,但总是失败;
    4  对该物质的耐受性增高;
    5  使用时体验到快感或必须用同一物质消除停止应用导致的戒断反应 ;
    6  减少或停用后出现戒断症状;
    7  使用该物质导致放弃其他活动或爱好。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在最近1年的某段时间内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
    [说明]  包括慢性中毒、发作性酒狂、酒精成瘾、药物成瘾。  
     
    10.x4戒断综合征[F1x.3]
    因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症状与病程与停用前所使用的物质种类和剂量有关。
    [症状标准]
    1  因停用或减少所用物质,至少有下列3项精神症状:
    ⑴ 意识障碍;
    ⑵ 注意不集中;
    ⑶ 内感性不适;
    ⑷ 幻觉或错觉;
    ⑸ 妄想;
    ⑹ 记忆减退;
    ⑺ 判断力减退;
    ⑻ 情绪改变,如坐立不安、焦虑、抑郁、易激惹、情感脆弱;
    ⑼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⑽ 不能忍受挫折或打击;
    ⑾ 睡眠障碍,如失眠;
    ⑿ 人格改变。
    2  因停用或减少所用物质,至少有下列2项躯体症状或体征:
    ⑴ 寒颤、体温升高;
    ⑵ 出汗、心率过速或过缓;
    ⑶ 手颤加重;
    ⑷ 流泪、流涕、打哈欠;
    ⑸ 瞳孔放大或缩小;
    ⑹ 全身疼痛;
    ⑺ 恶心、呕吐、厌食,或食欲增加;
    ⑻ 腹痛、腹泻;
    ⑼ 粗大震颤或抽搐。
    [严重标准]  症状用严重程度与所用物质和剂量有关,再次使用可缓解症状。
    [病程标准]  起病和病程均有时间限制。
    [排除标准]
    1  排除单纯的后遗效应;
    2  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障碍)也可引起与本综合征相似的症状,需注意排除。
    [说明]  应注意最近停用药物时,戒断症状也可由条件性刺激诱发,对这类病例只有在症状符合症状标准时才可作出诊断。   

    10.x5精神病性障碍[F1x.5]
    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如幻觉、妄想、严重的情感障碍,或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无明显意识障碍。
    [症状标准]
    1  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某种或某些物质的直接效应,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 幻觉,常为听幻觉;
    ② 人物定向障碍;
    ③ 妄想或病理性观念(常有偏执或被害色彩);
    ④ 精神运动性障碍(明显兴奋、抑郁,或木僵);
    ⑤ 严重的情感障碍(可从极度恐惧到销魂状态)。
    2  意识清晰或有轻度的意识模糊,不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  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迅速引起精神病性症状。停用后,则精神病性症状多数只持续较短时间,典型病例在1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6个月内全愈。
    [排除标准]
    1  排除迟发起病的精神症状(用药2周持起病);
    2  使用致幻物质者排除急性中毒 ;
    3  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加一种精神障碍(如分裂症、心境障碍)
    [说明]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可呈现不同形式的症状,症状的变异受药物种类用使用者人格的影响。
      
    10.x6智能损害(痴呆)[F1x.73痴呆](见54页)
        
    10.x7遗忘综合征[F1x.6](见55页)
      
    10.x8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F1x.7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活物质所致的认知、情感、行为,或人格改变,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外。
    [症状标准]  起病与所用物质有直接的关系,并至少有下列1项:
    1  遗忘综合征;
    2  痴呆;
    3  其他持久性认知损害;
    4  情感障碍;
    5  行为障碍或人格改变;
    6  神经症样症状。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外。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以及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第5位和第6位编码表示: 

    10.xx1意识障碍(如谵妄、昏迷)[F1x.03急性中毒并谵妄;F1x.05  急性中毒并昏迷]
    如10.1111 单纯醉酒(普通醉酒)[F1x.00无并发症的急性中毒]
    1  符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并在饮酒后急性发病,至少有下列1项:
    ① 意识障碍;
    ② 兴奋、自控能力下降、易激惹、或行为鲁莽,类似轻躁狂;
    ③ 抑郁、少语;
    2  吐词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或面部潮红等。
    3  通常与所用酒量有关,在大量饮酒后容易发生。
    4  并非由于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所致。
    如:10.1112复杂醉酒[F1x.8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其他精神和行为障碍]
    [症状标准]
    1  符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并有颅脑损伤、脑炎、癫痫等脑病史,或脑器质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或有影响酒精代谢的躯体疾病,如肝病等的证据。
    2  在一次饮酒后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 病理性错觉或幻觉;
    ② 被害妄想;
    ③ 情感或行为障碍,如兴奋、焦虑、紧张、恐惧、惊恐,或易激惹;
    ④ 无目的的刻板动作;
    ⑤ 冲动行为;
    ⑥ 痉挛发作;
    3  发作后对发作部分或完全遗忘。
    [严重标准]  自知力受损或社会功能受损,如丧失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病程标准]  通常为数小时或1天。
    [排除标准]  排除单纯醉酒和病理性醉酒。
    如:10.1113酒精所致震颤谵妄[F10.41]
    通常是长期饮酒的严重成瘾者,在突然停酒或减少酒量时,引发的一种历时短暂、并有躯体症状的中毒性意识模糊状态。经典的三联征包括伴有生动幻觉或错觉的谵妄、行为紊乱,及震颤。也常有妄想、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或睡眠障碍。
    [症状标准]
    1  符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并有意识障碍,及肢体粗大震颤,可伴有:
    ① 发热、瞳孔扩大、心率增快、共济失调;
    ② 错觉、幻觉、或感知综合障碍;
    ③ 妄想,如被害妄想;
    ④ 惊恐、激动;
    ⑤ 冲动性行为。
    2  再次足量使用酒类可能动解症状。
    3  恢复后对病中情况部分或完全遗忘。
    [严重标准]  发作期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  停用或减少饮酒后数日内出现症状。
    [排除标准]  排除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谵妄。
    [说明]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如出现在某次暴饮过程中,也应在此编码。
      
    10.xx2幻觉症[F1x.52幻觉为主]
    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以幻觉为主的精神病性症状。
    如:10.152酒精所致幻觉症[F10.52]

    10.xx3妄想症[F1x.51妄想为主]
    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以妄想为主的精神病性症状
    如:10.153酒精所致妄想症[F10.51]

    10.xx4抑郁综合征[F1x.54抑郁为主]

    10.xx5躁狂综合征 [F1x.55躁狂为主]

    10.xx6病理性中毒[F1x.07]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突然发生暴力行为,这并非其清醒时的典型行为,所用物质数量不大(对大多数人而言,该量不会引起这类症状)。
    如:10.116病理性醉酒[F10.07]
    病人在饮酒后突然发生暴力行为,这并非其清醒时的典型行为,其饮酒量不多(对大多数人而言,该量不会引起这类症状)。
    [症状标准]
    1  符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  饮酒量虽然不大,但在酒后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 病理性错觉或幻觉;
    ② 被害妄想;
    ③ 情感障碍。如兴奋、焦虑、紧张、恐惧、惊恐,或易激惹。
    ④ 暴力行为;
    ⑤ 痉挛发作;
    3  发作后对发作完全遗忘。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如丧失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有自知力障碍。
    [病程标准]  在酒后突然发生,通常历时数小时或1天。
    [排除标准]  排除单纯醉酒和复杂醉酒。

    10.xx7病理性重现(闪回)[F1x..70]   
    指自发地重现以前摄入精神活性物质如(致幻剂)时出现过的视觉变形、躯体症状、自我界限丧失,或强烈的情感体验。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小时),可精确地重复既往摄入精神活性物质时引发的症状。有时因疲劳、心理创伤、饮酒或大麻中毒而促发。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物质滥用]
    指来自体外的某些物质,虽不产生心理或躯体性成瘾,但可影响个人精神状态,如产生摄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症状(过去称为中毒性精神障碍)或突然停用所致的停药综合征(如反跳现象)。
    [症状标准]  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由此引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变等。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11.1非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其他物质滥用]
    符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非成瘾物质(如激素、异烟肼等)所致。应标明具体药物,如:①抗抑郁剂(如三环类、四环类、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F55.0];②缓泻剂[F55.1];③止痛药(没指定为精神活性物质的,如阿斯匹林,非那西丁)[F55.2];④制酸药[F55.3];⑤维生素类[F55.4];⑥类固醇或激素[F55.5];⑦特殊的草药或民间验方[F55.6]等。
     
    11.2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其他物质滥用]
    符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一氧化碳所致。
     
    11.3有机化合物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其他物质滥用]
    符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有机化合物(如苯、有机磷等)所致。应标明具体有机化合物,如:①有机磷;②苯等。
     
    11.4重金属所致精神障碍 [F55.8不产生依赖的其他物质滥用]
    符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重金属(如铅、汞等)所致。应标明具体重金属,如:①铅;②汞等。

    11.5食物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其他物质滥用]
    符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食物(如蕈类)所致。

    11.9其他待分类的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其他物质滥用;F55.9待分类的不产生依赖的物质滥用]
    符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多种或上述以外的其他或待分类的非成瘾物质所致。应标明多种或上述以外的其他或待分类的非成瘾物质如二氧化碳等。

    *11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第4位和第5位编码可参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相应编码使用。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症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20]
    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状态。
    [症状标准]  至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2959.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 癔症型心理(人格)障碍案...
  • 癔症性躯体障碍
  •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鬼
  • 自闭症的早期警讯10大指标
  • 4岁仔仔缘何不会叫爸妈
  • 解读孤独症
  • 预防儿童自闭症 6岁前是...
  • PTSD的危机干预
  • 精神障碍疾病不能与“精...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相关心理治疗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