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家庭治疗首页 | 结构式 | 系统式 | 萨提亚 | 心理整合 | 家庭关系 | 家庭人格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家庭治疗首页 >> 家庭关系 >>
  • 家庭爱与碍 (7)
  •  2008-05-30 21:32:36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人心理咨询网www.hrxl.cn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 家里能早日买一辆小汽车,让她在同学面前也扬眉吐气一回。

        (焦枫)

        CASE2

        当富裕的女同学踏进我的小屋

        整个年级的同学都知道我骄傲而冷漠,长长的头发遮去了半边脸,不是因为丑,而是习惯于掩饰自己,不愿与他人交往,准确一点来说是我不愿意将自己的家庭暴露给别人。

        小时候成绩好就能得到老师的青睐、家长的宠爱、同学的羡慕,可是自从上了高中,一切都变了。在我们小城这所重点高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关系户,家长不是企业家就是政界官员,最起码也都是有点儿本事的,不然哪里能走后门进来。我们这些考进来的学生倒成了另类,所占比例不到班级总人数的1/3。

        在那些后门生的影响下,班里完全没有什么学风,简直就是一个攀比的大舞台,每天都充斥着同一类信息:谁穿了名牌,谁家里住别墅,谁父亲开了轿车来接他,谁妈妈雍容华贵,谁又给老师家送了礼……而所有这些,对我来说都很遥远。因为我家里什么都算不上,父亲是一家已经破产的工厂的退休工人,母亲赋闲在家,每月就靠父亲几百块钱的退休金生活。

        刚入学时我还不觉得自卑,觉得在学校大家都是平等的,学习好才最重要,才能赢得骄傲和尊严。所以,那时候的我,过得充实而快乐,还交了一个家里极有钱的好朋友。由于同路,我们经常骑自行车一起回家,不觉得心里有什么落差与别扭。那女孩也会谈衣服、谈家境,我就静静地听,也不插话,觉得那一切与自己无关。直到有一次她邀我到她家吃饭,我才开始明白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注定有着天然的鸿沟,根本就不是一类人。她家住的是两层别墅,院子里养着各式各样的花草。空地上停着一辆高档轿车,以我当时的水平,是判断不出什么牌子的,只知道是黑色的,在春日的午后泛着耀眼的光。我的眼睛也从那一刻起开始眩晕。院子极大,从大门口走到她家那座小楼,足足用了两三分钟。

        接着映入我眼帘的是刺目的红地毯,从二楼楼梯上铺展下来。女同学穿着漂亮的小套裙从楼上走下来,平时不觉得她很漂亮,可是这一刻,在这样的情景中,我真是觉得她好像是电视剧里的女主角,优雅而炫目。不记得吃的是什么饭,也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情,只知道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我们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人有时候很奇怪,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坦然面对,一旦知道了别人的生活环境,则开始有意地遮掩自己的家庭,怕丢人现眼。本来她请我去她家吃了饭,我应该礼尚往来,也请她到我家吃饭的。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觉得让她知道了我的家境会看不起我。所以,每次她到我家叫我都是敲几下大铁门,在门口等我,我过一会儿出去。虽然觉得不是很礼貌,但总保留了一丝尊严。但无论我如何小心翼翼地全力维护,还是被偶然的一次意外打破了。

        有一天下午,她在路口等我一起去上学,见快到点了我还没到,就跑过来找我。结果她都走进屋里了,我还躺在破旧的小床上午睡。妈妈那天也糊涂,睡着了忘了叫我去上学,直到被女同学的敲门声惊醒。

        “你看,我都忘了,同学过来叫你起床了。”妈妈一脸笑容。

        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只觉得脑子一轰,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完了,她终于知道我的家境了。单元楼是早年父亲单位分的房,外面还看得过去,但屋内简直是惨不忍睹,黑暗而潮湿,又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我屋里连写字台和衣柜都没有,只有一张大桌子和一张床。和她那粉红色调的温馨小屋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上学路上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眼神里流露出的同情真的让我无地自容。我还担心她会昭告天下,说我家如何如何地差。那段时间我魂不守舍,总觉得同学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平时那些常来往的人也不怎么热情了。于是我想转个班级可能会好一点,就去找老师,老师问我什么原因,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当然是没转成,却不由自主地和她疏远了。可能是自己的隐私被别人拆穿了吧,我有种很羞愧的感觉。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不幸沦为C类家长(3)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开始伪装自己,让别人都不敢接近,任别人说我高傲,说我冷漠,那又怎么样呢?总比让别人知道我可怜的家境要好。

        (青青)

        [专家点评]

        社会转型导致价值取向物化树立自信唤起孩子自身潜能

        心航路教育网主持人张丽珊

        经济差距使自我价值失去平衡

        “我就在孩子学校附近租一所房子,这样,再看到孩子同学的父母开着汽车接送孩子就不尴尬了,不是我没有汽车,而是家近,不需要汽车。”这位朋友多年来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住处始终跟着孩子的学校走,这或许是缓解C类家长尴尬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C类家长内心尴尬的表面原因是社会转型拉大了人们经济收入上的差距,进而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物化。而最深刻的根源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重要本质,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在孩童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孩子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决定了这个孩子能否形成足够的自我价值感。我那位“游牧”状态的朋友内心对自己所处的物质状态存在极大的自卑情结,而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孩子对自身价值的认识,造成孩子内在的自卑心理。

        托付心态造成两代人矛盾重重

        文中的两个孩子都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而苦恼,第一个孩子甚至用恶言恶语来伤害父母,这无疑强化了父母因无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产生的内疚心理。亲子双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因为深藏在内心的“托付心态”。

        为人父母,将孩子一生的幸福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主观上承接了孩子对自己的“托付”,当自己无法满足孩子充分的物质需求时,内心就充满了愧疚和不安。“托付心态”反映在孩子身上则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提供的一切,如果提供得不够充分则会表现出怨恨与不满。这种心态往往使双方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胶着状态,彼此在交往中失去自我独立的空间和权利,导致亲子矛盾甚至更强烈的冲突。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倚靠别人获得的快乐是不健康,也是无法持久的。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起充分自我价值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内心只有三十分,他可能会不惜一切地去维持“我有八十分”的假象;例如不肯认错,对面子过分注重,坚持己见,敏感多疑等。

        帮助孩子提升自信是父母的责任

        事实上,一个足够自信、自尊和自爱的孩子,面对家境艰难时会说:“我有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环境,让同学们因为能力和学识而尊重我、欣赏我,进而尊重我的父母和家庭。”

        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自我价值的基础是自信,自信的人才能拥有真正幸福的人生。我的一位学生周末在家看汽车杂志,一时高兴跟父亲说:“等我长大了,给您买辆奔驰,给我妈妈买辆宝马。”他父亲放下手里的书,叫来正做饭的妻子,两个人一边看杂志上的汽车,一边讨论着如何去学开车。儿子没有想到父母把自己的“疯话”当真,父亲则说:“儿子,我们相信你。首先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尽管现在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我们坚信你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其次,我们对你的为人放心,你从小就善良,懂得孝敬长辈,如果你真的有实力了,你肯定会兑现今天的承诺的。”

        儿子流着眼泪写下了日记,时刻提醒自己。这位学生的父母适时地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给予积极准确的支持。文中焦枫的女儿“在同龄人中是优秀的,学习成绩好,深得老师喜欢,在各方面都是佼佼者”,此时妈妈应该告诉女儿,目前女儿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她自己的实力获得,是令人敬佩的。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不是坏事情,但要让她树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生活的信念,这样可以激发她生命中更多的潜能,不仅能为自己的未来铺就阳光大道,而且还能为父母的幸福晚年提供物质保障。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承接者,而且还可以成为家庭的缔造者。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不幸沦为C类家长(4)

        可怕的是心理环境的恶化

        自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和自爱。我有两位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生,但她们的人生道路完全不一样。一位自我价值意识低,与人交往时敏感多疑,觉得同学总是含沙射影地讥讽自己的贫寒。生活中像只刺猬,将所有的刺竖起来,用刻薄的话“回击”和她交流的同学,后来越来越孤立,因此她更加认定“大家都嫌贫爱富”。另一位女生坦然接受家境的贫苦,每天都用自信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同学,利用一切机会真诚地帮助周围的同学,她的亲和力使她拥有许多的朋友。在任何环境里,如果我们的思想言行显示出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必然会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物质上的C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物质上的不充足而使我们自怨自艾、愤世嫉俗,恶化了心理环境,从而产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出现不健康的行为方式,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孩子:“由于工作成绩出色,我的父母长年被学校分配带‘乱班’,也习惯用对待‘差生’的方式对待我。其实,我有那么差吗?”

        教师:“我害怕教子失败,不允许儿子不优秀,也不允许他不完美。为了让儿子符合我的期望,我对他提出了种种严格要求,我以为这样做,自己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好母亲。”

        相比较而言,教师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承受了双重压力,觉得在学校、家里没什么区别。

        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这种现象以中小学教师家庭最为突出。它给孩子带来无限烦恼,甚至会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产生更大影响。教师在家庭中如何完成角色转换,善待自己,不苛求子女,值得每一位做教师的父母思考。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身为教师子女的双重压力(1)

        CASE1

        在三位教师家长的监督下

        人人都说我长得像个“老师”。老师该长什么样?我不知道。也许我相貌端庄,一身“正气”,仿佛随时准备给别人以谆谆教导。这也难怪,我来自教师家庭,免不了沾染上某种“气质”——尽管我自己并不喜欢这种评价。

        多年的成长道路上,因为父母是教师,我承受着双重压力。父母一直带高中毕业班,高考升学率是最大的目标。他们要强上进,是各自教学领域的佼佼者,多次获得区、市级优秀称号。他们工作勤奋,早出晚归,有时候甚至就住在学校。他们严于律己,也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我。

        从小学起,我每周都要做大量的课外练习题,爸爸最会给我布置作业了。我当时住在爷爷家,爸爸每周末都要检查我上一周的作业完成情况,判完作业,再划出下一周的练习题。我深知他们对我寄予的殷切希望——由于“文革”,他们不能报考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当老师是唯一出路。他们希望我实现他们未竟的理想。我理解这种愿望,同样也可以想见我学生时代的生活,小学中学十多年来,所有的课余时间我都在题海中度过。

        最让我害怕的还不是作业,而是家长会、老师期末评语和爷爷“告状”。其实,我学习成绩向来很好,也一直都是班干部。老师从来不管我。但每次到了期末,总得象征性谈点缺点和不足吧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iatingzhiliao/jiating_3492.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家庭治疗
  • 家庭爱与碍
  • “鸡翅”下的“熊”鹰难...
  •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 《中毒的父母》10、毕业
  • 《中毒的父母》9、同父...
  • 《中毒的父母》8、同父...
  • 《中毒的父母》7、为治...
  • 《中毒的父母》6、扮演...
  • 《中毒的父母》5、治疗...
  • 《中毒的父母》4、治疗...
  • 热点家庭治疗
  • “鸡翅”下的“熊”鹰难...
  • 家庭爱与碍
  • 推荐家庭治疗
  • 相关家庭治疗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武昌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