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家庭治疗首页 | 结构式 | 系统式 | 萨提亚 | 心理整合 | 家庭关系 | 家庭人格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家庭治疗首页 >> 家庭关系 >>
  • 家庭爱与碍 (4)
  •  2008-05-30 21:32:36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人心理咨询网www.hrxl.cn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 在沙发上哈欠连天。

        “累死了!不瞒您说,从小到大,我对小慧管得还真不多。也就是这回去了两趟学校,跑了几家医院。我也挺忙的,总要跟朋友打麻将、唱歌、吃饭,一玩就是一宿。自从结婚之后,我就把工作辞了,也因为我挺忙的,我才找个人照顾小慧。”

        来咨询室的家长各式各样,但我看到的大多数是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小慧妈妈的开场白确实十分另类。

        “我从来就不喜欢孩子!养孩子实在太麻烦了!刚生完小慧没多久,我就把她交给我妈了,老太太一个人住,不爱说话,腿脚也不好,正好是个伴儿。直到小慧上小学,我才把她接到身边。我不会像人家那样,不错眼珠儿地盯着,一口一个‘宝贝儿’地叫着,好像就是为了孩子才活着似的!我做不出来!小慧小时候也有一阵子特黏糊我,追着让我抱,弄得我浑身不自在,真烦孩子挨着我。”

        妈妈毫不在意当着孩子的面讲这些,我转而问小慧:“那么,你对小时候的事还能记起什么呢?”

        与妈妈隔得很远坐着的小慧沉默半晌,开口说道:“我只记得根本没有人理我!每天我都自己搭积木、跟布娃娃过家家;姥姥成天织毛线,她不准我往楼下跑,总是用鬼怪吓唬我;我爸我妈不常来看我,即使来了,也只是带我吃顿饭,像赶火车似的。他们从来没带我出去玩过,甚至没单独陪我多待一会儿……”

        听到这儿,小慧妈妈可能想解释:“他爸忙,跟别人合伙办了一家公司,起初挣了些钱,我们家有车有房……就是没时间管小慧。”

        “小慧现在这种情况,她爸爸能一起来做些帮助工作吗?”

        小慧妈妈苦笑了一下:“和我比起来,小慧更愿意跟他在一起。可一年前,她爸让人家给骗了,赔了几百万,房子和车都抵押出去了。后来,她爸去外地打工了,哪还顾得上管别的呢?”家庭遭遇经济变故,爸爸又“消失”了,这些想必都对小慧有不小的影响。可当我向小慧求证时,她用音调低沉的话语否认了。

        “没影响,大人的事我管不了,也不想问。我爸走后我们一直没见过面。他有他的事,我也有我的事。他在家也帮不了我,我们平时没什么可说的。”

        “父母吵架,6岁的我在储藏室中憋了14个小时”

        在我请她妈妈离开后,小慧又说起她的家:爸爸是离了婚跟妈妈结婚的。由于双方都有一些不满意对方之处,一直闹离婚。起初,小慧见他们又咆哮又摔东西,经常吓得哇哇大哭。一次,她藏到了家中的储藏室里,激战后的夫妻竟然谁也没想起6岁的女儿,让她在里面憋了14个小时!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3)

        可想而知她家里的气氛!爸爸常出差,妈妈过的是晨昏颠倒的日子,有时夫妻几天碰不上面,即使偶尔在家,也是各干各的。后来,小慧也开始跟妈妈吵,为她不做饭、为她不过问自己的事情……

        “认识我的老师、同学都说,小慧在班里安静得就像不存在一样。教过我的很多老师甚至从来就不曾记得我!我不想妈妈总是对我视而不见,我就跟她吵架!昨天,我们俩正吵着,她忽然跪下来求我,说反正我们活着都没什么意思,干脆一起死了算了。”小慧终于落泪了,她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任泪水成串地落下来。

        在小慧为自己画的自画像上,我看到一条孤独的小鱼,自顾自地在角落游着,它吐不出泡泡,远离鱼群……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有些“另类”的小慧看起来是那么不正常:她触摸不到亲情,捕捉不到友情,体会不到心情,释放不出热情;在“习惯了”的处世常态中,频频举起“无所谓”的大盾牌,护卫着自己“漫长而乏味”的少年生活。

        压抑、无奈、恐惧等情绪,就像一个个毒瘤深藏在小慧的体内,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增长、扩散,直至小慧那早已焦虑、紧张的身躯再也难以承受,终以身体的症状“冲杀”了出来!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力量?居然让一个本应灵动、鲜活、健康的生命变得如此冷漠!如此的一味拒绝、远离群体,自我封闭。

        人们常说,只有生命才能塑造生命、影响生命。对小慧成长最有价值的生命——父母却似不存在一样。

        (朱虹)

        [咨询员手记]

        被爱的渴望遭遇打击压抑的期待病态显现

        北京市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朱虹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疾病造成了情感冷淡,爱与被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精神障碍。如果一个人从小缺乏母爱,他便很难学会如何主动爱他人。由于爱的匮乏,他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享受他人的爱,也就更没有勇气和信心与他人亲近。

        心理学上母爱剥夺实验能让人看到,与母亲分离的婴幼儿会有如下异常反应:沮丧、退缩、活动减少、无精打采,对周围环境中的变动不关心、不注意、不感兴趣、没有反应,只会满面愁容地低声啜泣等。想一想小慧的童年经历,就不难理解她现在人际交往困难是如何形成的了。小慧的“叛逆”只是毫无力量的被动表现而已。

        还需看到,尽管小慧总在说“无所谓”,但她儿时向母亲表现的亲昵,现今与母亲的吵闹始终说明小慧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而这种愿望多年来一直在遭受父母的打击,远离的父亲、生疏的母亲,都是亲人给予她的惩罚。因为害怕惩罚,小慧陷入自我否定性压抑,潜意识中认为,渴求父母之爱是“可耻”的、徒劳的,这种欲望必须从根本上消灭掉。当对父母苦苦的期待找不到实现的途径时,只好借助于防御机制——以扭曲和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厌食症便由此产生。

        当然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视角:小慧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在幼年时没有得到满足。父母的“冷落”、“遗弃”以及无休止的争吵,深深留在她幼小的心中。于是,追求安全、严格自我控制,使得小慧在饮食上对自己有一种强求,如果没有按规矩把握好食量,小慧便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和焦虑。中考前的紧张、家庭的变故增加了刺激源,内心忐忑的小慧越想维持平衡,越吃得少,最终被病症控制。

        小慧父母不和谐的关系也是造成问题的原因。小慧的父母失和已久,却并不积极处理彼此间的矛盾;而且,他们两人显然都是有待改善的个体,远离家庭的父亲形象模糊,因自身价值感缺失而情感冷淡的母亲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小慧从他们身上只能模仿到逃避、消极、茫然……

        接下来的几次面询,我将重心放在了帮助小慧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初步规划未来上。家庭遭遇危机,父母缺位,小慧只能调动自身力量,依靠自己走好每一步。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4)

        面对她的中考焦虑,我给小慧布置了作业,让她找3位同学、1位任课老师,跟他们谈谈即将面对的考试,要求跟每个人至少聊20分钟。这样做,是让小慧主动走进人群,适度调节情绪,转移注意力,体验到更多的人际互动。

        起初,小慧觉得很难,她说,我可能完不成,但最终,她还是照着做了。看得出,她是真心愿意改变的。

        在我又一次将母女俩约来的时候,我告诉小慧的母亲:孩子的病症跟家庭内部状况、父母对待她的方式有很大关系,父母必须相应做出实际的改变,它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当我把小慧的一些原话复述给她时,她没有吭声。

        此后,我和小慧及其母亲一直保持交流。几次沟通之后,母亲也表示要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少玩牌,回家就陪着女儿,有空就一同出去走走。她还表示要定期参加医院的小组治疗。

        在征得小慧同意后,我主动联系了小慧所在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介绍了我了解的情况和所做的干预,并请她在校内注意观察小慧的情况,并与班主任沟通,一同关注、扶持小慧。

        在咨询告一段落的时候,我拥抱了一下小慧,她自然地迎了上来……

        小纯每天在回家的路上都忧心忡忡,担心爸妈今天会不会打架?自己怎样才能免受“株连”?

        “我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尽快远远逃离这个家,另一方面又对妈妈有强烈的依赖,现在我还和妈妈睡在一起,我不敢想象如果她不在我的身边……”

        在高中生小纯考试焦虑的背后是加倍令她苦恼的同学关系。

        妈妈说,人都包藏祸心。

        小纯很矛盾,一方面害怕自己复制妈妈的不幸,另一方面又对妈妈有强烈的依赖……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在母亲不幸的半径中越走越累(1)

        遇事紧张的女孩被妈妈定义为考试焦虑

        小纯进咨询室时我吃了一惊。她娇小瘦弱,却背着一个旅行袋那么大的书包!她咨询的问题是考试焦虑。

        “我一进入考试季节就开始紧张,考试前一天呕吐、失眠。”

        “你担心什么呢?”

        “怕考不好,一考不好,我妈就发脾气、骂我,我特别害怕她暴跳如雷的样子……其实,我妈妈挺不容易的,她为我付出的太多了,一般人难以想象。我不能让她失望。”她脸上显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语气沉重起来。

        小纯讲起她小时候,奶奶重男轻女,小纯出生后,奶奶的失望转嫁到儿媳身上,婆媳关系骤然紧张。小纯的爸爸凡事都听奶奶的,使得小纯妈妈的处境十分艰难。

        “我父母常年分居,经常吵架,爸爸还有过外遇。我妈说,她这辈子算完了,唯一的目标就是盼着我有出息,为她争口气,让奶奶一家因为歧视我而后悔……可我现在考得这么差……”小纯越说越激动,鼻尖冒出了点点汗珠。

        “差到什么程度呢?”

        “上一次是全年级第200名,这次是近300名,退步了。”

        可我知道,小纯所在年级有700多人啊!

        “你入学成绩怎样?”

        “压线进来的。”

        小纯还告诉我,她以前成绩不错。她小时候经常休病假,六年级病休一个学期,还考上了重点初中。后来又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这次考试退步后,妈妈命令她来做心理咨询。

        从小纯的叙述可以看出,她学习能力很强,成绩也比较稳定。我告诉她,名次的升降代表不了什么,成绩波动是正常的。“而且,和你入校名次相比,是不是进步了呢?”

        小纯沉默了一会儿,喃喃地说:“是啊,我是进步了啊……”但随即又陷入了沉默,我感觉到在考试焦虑背后有更深刻的困扰。

        “还有什么事令你紧张吗?”

        这句话像钻到了她心里,她立刻焦灼地说:“什么事都让我紧张!特别是和人打交道,比如今天要和您见面,我昨晚就几乎没睡着。”

        “平时和同学关系怎样?”

        “我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和同学在一起都不知道说什么。”

        “我渴望独立,但无法离开妈妈”

        仿佛触动了内心的痛点,小纯开始滔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iatingzhiliao/jiating_3492.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家庭治疗
  • 家庭爱与碍
  • “鸡翅”下的“熊”鹰难...
  •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 《中毒的父母》10、毕业
  • 《中毒的父母》9、同父...
  • 《中毒的父母》8、同父...
  • 《中毒的父母》7、为治...
  • 《中毒的父母》6、扮演...
  • 《中毒的父母》5、治疗...
  • 《中毒的父母》4、治疗...
  • 热点家庭治疗
  • “鸡翅”下的“熊”鹰难...
  • 家庭爱与碍
  • 推荐家庭治疗
  • 相关家庭治疗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武昌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