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用笔熟练地做了几个二等分,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现在告诉我,你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
看着自己后面长长的队伍,男孩犹豫了一下:“前面。”
“你有什么想法?”
“……我以前没有这样比较过自己,我成绩应当还算不错……其实我挺喜欢理科的,做题时经常有成功的感觉。”男孩的表情放松了。
“做题对你来说是一种享受,说明你学习得心应手。”
“可我有时候总想玩,学不进去,玩了之后就特后悔,觉得浪费了时间。”
“真是这样吗?你又不是机器,放松是应该的,真正浪费时间的是你内心的挣扎,你的自责让你既没玩好,也没学习好。”
“对,就是这样的。”男孩被点中了要害,笑了。
“也许你认为,好学生就应该每天像定了点的闹钟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不知疲倦,而且你可能也认为,比你学习好的同学都是这么干的。”
“是。”男孩点头。
“但实际上,许多同学并不是死读书,人的情绪、注意力等等就像潮汐一样,有起有落,不可能总是保持在最高峰,也不可能总是处在最低谷。高峰的时候情绪振奋,低谷的时候不想学习这都是正常的。只要能够顺其自然,你会很快进入状态的。”
“我会不会到高考了还没到高峰呢?”
“那么,你有没有在重要考试前不复习、放松玩的经验呢?”
男孩想了想,“没有,我考试前两天的复习效率总是特别高。”
“那你觉得高考对你重要吗?”
“非常重要。”
“在那么重要的考试面前,你觉得你会不如平时吗?”
“……应该不会。”
“人在面对紧张事件的时候总会有自己的应激反应,这种反应会将你的体力和智慧都调动到最高点。你有很好的基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男孩点头表示同意。
“你的家人对你的成绩有什么要求吗?”我想了解一下他的高期待中是否有家人的成分。
“还行……”男孩说,“我家庭条件不好,整个家族里面就我学习还不错,我表姐和表弟都很早就工作了。我希望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就可以帮助他们俩……”
“怎样帮他们?”
“给他们买套房,或给他们些钱……”
男孩的善良和单纯让我想起以前的大家族,而他就像是其中肩负重任的长子、长孙。
“我好像看到了一位救世主哇!”我不禁揶揄道。
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应该承担起家族的责任。”
“那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你的表弟或表姐有一天比你过得好了,很慷慨地为你买了一栋大房子,你会不会很高兴地去住?并且很感谢他们?”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太简单,我希望能提醒他。
他认真想了想,摇头:“不会,我可能会有点别扭。”
“为什么?”我追问。
“我不希望别人施舍给我。”
他的话恰恰表达了我的意思:“那你的表姐和表弟呢,他们就喜欢施舍吗?”
男孩低下头不说话了。
“有时候我们身上会有种莫名其妙的傲气,将自己摆到很高的位置上。比如认为自己是救世主,认为自己应该考第一。”我的话有点自言自语,但我看到男孩在慢慢点头。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高三考试焦虑:求解成人期望值(4)
“但实际上你也很平凡,也有爱玩、不想学习的时候。”
“对。”男孩的反思能力很强。
“你学习上是比表姐表弟强。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你的长处是能享受学习,可以通过高考来实现理想。而你表弟和表姐的长处可能是在其他方面。或许他们并不需要你的拯救,而你也不需要拯救别人。”
“那我也没必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了。”他好像松了一口气。
“是啊,高考只是你自己的事,就像你平时的考试一样。你还是可以用研究的心态去对待每道题,也还是可以和从前一样去享受做题的乐趣。”
“您是说把考题当作朋友?”男孩受到了启发。
“对,你要和它们一起走过高考,而不是将它们当作敌人。”
这次咨询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男孩好像从来没有与人知心地交谈过,打铃时还有些恋恋不舍。
CASE3
本科是我的最低要求
女孩是由伙伴陪同前来的。我请两个女孩先坐,来咨询的女孩大大方方拉过一张桌子放在自己面前,她的同伴坐在她左边。她的右侧是墙壁,这样我就只好坐在她对面了。
当时的情况是她相当舒服自在,双手放在桌面上,而我只能别扭地坐在她书桌前面的一张学生椅上,反而有点尴尬。
我心里的感觉是:一进门便反客为主的女孩,显然是一个大大咧咧、不太关注细节的人。女孩流畅地讲述她的问题,语调明快:“这次考试我考得太糟了,出了很多错。”
原来她在最近的这次考试中,四科中有三科丢了“不该丢”的分。作文没写够字数,数学因为马虎弄错了所求的角度,综合题没好好审题就答。结果“很冤枉地”共失去30分。女孩沮丧得连连摇头。
“你平时是不是也这么马虎?”我觉得,这种性格的女孩犯这样的错误不奇怪。
“她平时就大大咧咧。”她的朋友点点头。
女孩说:“每次发卷子我都先把题看一遍,当时觉得这次的题挺简单的,应该考得很好……我就怕高考时也这样。”
一个人的做题风格和性格是有关系的。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风格,几乎不可能。那么除了提醒之外,也需要女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样,她才不会将失误当成压力。
“这样会对你的高考成绩有多大冲击?”
“可能考不上本科,但我觉得应该能考上一所院校。”女孩的声音并不那么有底气。
“那么,你有没有做好上大专的心理准备?”我追问。
“不可能!”女孩拼命地摇头,眉毛也拧在了一起。
看来她果然在此处有一些挣扎。我继续追问下去,将她的问题显现出来,让她更现实地考虑自己的成绩。“如果你的成绩只是在本科线边缘徘徊,考不上也是有可能的。”
“我能考上!”女孩激动起来,声音也提高了。
“高考也有它的不公平性,谁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如愿以偿,有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会好些。”我显得有点冷酷。
“可大专算什么呀?我肯定不去!”
“那你准备复读了吗?”
“不。”女孩坚决地摇摇头。
“那你就打算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了?”
“我必须考上……本科已经是我最低的要求了。”女孩喃喃自语,她显然有点急了,眼泪已经开始打转。
“是不是觉得有什么压力呢?”终于,女孩的眼泪落下来了,一颗颗地滑过面颊,开始啜泣。
“明天下午要开家长会了,我爸妈看了我的成绩一定会难受的。他们一直希望我考上大学。说实话,我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但他们对我那么好,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我中考就是没发挥好,差了几分没上重点高中……好不容易才进了这所学校,如果还考不上,怎么对得起我爸妈?他们自己都是大学生,如果我考不上,他们真白养我18年了……”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高三考试焦虑:求解成人期望值(5)
“你觉得爸爸妈妈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会高兴吗?他们养你18年,付出那么多,就真的只是为了你上大学吗?”许多孩子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和爱是为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我爸妈虽然没对我提什么要求,但他们总说大学同学的孩子都考上大学了。我要是考不上,他们多没面子呀!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考上,我就考不上?”
我隐约感到这女孩身上有家庭虚荣心在作怪,于是将目光转向她的朋友。
“你怎么看呢?”
“谁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考上,总会有人落榜,你父母会有思想准备的。”那女孩劝慰着。
“可我应该行……”
“但你没这个实力。”朋友毫不客气。
女孩的眼泪更是如断线的珠子般落下来:“我知道自己有虚荣心,可考不上大学,我根本接受不了。”看来,女孩自己也了解自己的问题,但却放不下面子。我决定让她的朋友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于是把目光投向她,鼓励她说下去。
“谁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考上。你看我的标准不也是一降再降吗?考完这么多次,我已经把目标转向西北的学校了。”朋友说。
“如果我也这样一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那我父母多难过啊!”
“他们真有那么脆弱吗?”我笑着问她。
朋友插嘴道:“我看是你太好面子了。我父母也担心我,但不管我的成绩如何,我都不会隐瞒他们。而你呢,成绩不好的时候,你不是总不告诉他们吗?”
朋友显然十分了解她,女孩羞涩地笑了笑,看来朋友说到了她的痛处。“那我怎样在高考之前调整心态呢?”女孩似乎已经默认了朋友的说法,不再争辩了。
“也许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进入考场的人都是平等的,谁都可能考不好,只做一手准备的人没有退路,压力自然会比别人大,紧张、失误的机会也比别人多。”我回答。
“我是不是不应该把期望值放得太高?”女孩若有所思,“真的考不上怎么办呢?”经过一番交流,她已经变得现实了许多。
“真的考不上也有许多路可走,比如自考,也一样可以成为大学生。”我说。
“但我不喜欢学习,现在我是为父母学的,要真是为了自己,我可能就不学了。”
“像你这样爱面子的人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