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倾诉使我们再次体会到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对一个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孩子在家庭中,通过观察成人的交往学习与人相处,通过观察成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来奠定自己方法论的基础,而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构成深刻和长久的影响。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家庭是心灵的港湾,面对着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和不安,而这种情绪一般不会表现在外人面前,家庭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放松的氛围让他们反思自己,甚至是给心灵疗伤。
我和一群大学生讨论婚恋问题时,曾讲到过“被动和孤独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远”。我的观点是:如果你婚后还无法把握自己将用多少精力投入到家庭中,最好先不要急于要孩子,因为“被动和孤独”的感觉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残忍的。我们应用心呵护孩子,陪伴孩子同步成长。
“我家庭条件不好,整个家族里面就我学习成绩还不错,我表姐和表弟都很早就工作了。我希望自己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就可以帮助他们俩,给他们买套房,或给他们些钱……”
“我好像看到了一位救世主哇!”咨询师不禁揶揄道。
考试焦虑,从表面上看,是学生的情绪出现了问题,但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考试焦虑绝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对一场考试的紧张,它背后折射出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映出家长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成就。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高三考试焦虑:求解成人期望值(1)
“十年的辛苦难道仅仅是为了高考吗?你所有的付出不会白白过去,就像你所有的经历不会白白过去一样。当你的同龄人还在和家人争执、讨厌家人的时候,你已经了解到亲情的可贵。知道有些东西是金钱、权力、分数换不到的。这不就是一种可贵的成长吗?与这些相比,分数又算得了什么?”
CASE1
为了报恩和还愿
一个女孩背着书包走进了咨询室,她有点腼腆地说:“我不打算咨询,就想聊聊。”
女孩在这次模拟考试中语文考砸了。班里两人没及格,她是其中之一。她的语文成绩从来没有这么糟过,而且今天下午就要讲评试卷,肯定要挨批。
我问她现在的总体成绩如何,她说按从前的成绩应该是“一类重点”,如果发挥不好就可能是“普通高校”。
“总体水平比较高呀!”
“可我一到重要的、要排名的考试时就发挥不好。”
“为什么?”
“可能是过分重视了吧!我有个同学,重要的考试总是能发挥好,可能就是因为她不那么在乎。”
“你好像心挺重的。”
女孩点点头,又问了几句关于专业选择的问题。沉默了一会儿,她突然哭了起来。
“我真怕对不起家人……”
“爸爸妈妈给你很大的压力,是吗?”
“我没有爸爸了,他已经去世两年多了……”女孩的声音呜咽了,我的心不禁一震。“妈妈对我特别关心,班主任对我也十分照顾,爸爸去世的事她一直帮我保密。要是考不上‘重点’,太对不起她们了!”
“她们对你的好让你感到了压力。”我足已感受到女孩心里的沉重。高考对她已经不止是一场考试,还意味着报恩和还愿。
“压力很大!去年12月份的那次考试没考好,我就和妈妈吵了一架。我说,我全是为了你们学的,我太累了!从那以后,妈妈竟然再也不过问我的成绩了……”
女孩的声音越来越苦涩:“很多时候,我都不想活了,在高考之前死了算了……去年‘非典’,我根本就不怕,我觉得是一个机会……”
女孩说不下去了,她将脸埋在双手里,肩膀剧烈抖动。我把手放在女孩的肩上,让女孩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过了一会儿,哭泣渐渐平息。
“如果爸爸在天有灵,现在他会怎么说呢?”我轻轻地问。
“肯定不会批评我,他以前对我的分数没什么要求。”女孩肯定地回答。
“如果分数和快乐相比,爸爸会选择哪个?”
“快乐。”女孩的眼泪又流了下来。“爸爸是个特别豁达的人,从不给我施加压力……可我身边和我差不多人的都有进步,只有我落后了。”
“但目前你的压力也比他们大呀!”
“很多人都夸我坚强,可实际上我挺软弱的,总是一个人悄悄地哭。高考不管你有什么客观原因,最后大家只看成绩。爸爸治病欠了一大笔钱,如果考不好,我就没有出路了。”
看来女孩的压力还有一部分是对前途的担心,而这担心她显然是不能和妈妈提起的,只有一个人默默承受:“我妈就喜欢用我的成绩和别人比。虽然那次吵架后,她不再说了,但我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上次考试,她还说楼里一个普通中学的女孩考得比我还好……”
女孩很敏感,她能从妈妈的话中听出失望,而这失望如刀子般刺痛着女孩的心,让她不断谴责自己,看不到成就。我必须提醒她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妈妈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其他同学并没有经历和你一样的事,也没有承受你这样的压力。”
我的话似乎给了她一点鼓励,她说:“其实我初中时学习挺好的,总是第一。后来从一个普通中学考到了这里,家人特别高兴。上高中后,我的成绩也算中上等。有时候,想想原来和我差不多的初中同学,成绩确实不如我,我也觉得挺自信的。”女孩的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笑容。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高三考试焦虑:求解成人期望值(2)
“是啊,经历了这么多考试,还能保持这么好的成绩,你不觉得自己很棒吗?”
女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说:“但要考不好,十年的书不就白读了?”
“十年的辛苦难道仅仅是为了高考吗?你所有的付出不会白白过去,就像你所有的经历不会白白过去一样。当你的同龄人还在和家人争执、讨厌家人的时候,你已经了解到亲情的可贵。知道有些东西是金钱、权力、分数换不到的。这不就是一种可贵的成长吗?与这些相比,分数又算得了什么?”
女孩的眼泪又落了下来,但我知道她心头的重负正在一点点松动、瓦解。
“如果爸爸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女儿这么善良、勤奋、聪明,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女孩再次埋下头啜泣起来。当她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眉心已不再那么沉重。
“老师,我是不是太爱钻牛角尖了?”
“人的压力太大时,视野就会狭窄,就像被一块黑布蒙上了眼睛。实际上黑布之外仍然海阔天空,一片光明。”
“那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呢?”
“不能简单地这么说,谁都有钻牛角尖的时候。但一切总会过去。就像想自杀的人,如果能再想几分钟,可能绝大多数人就不会自杀了。”
“是啊,自杀太可怕了,有个小女孩跳楼没死,瘫痪了,更难受。我姑姑的婆婆也自杀过,我姑姑对她特别好,所以这件事让姑姑特有压力,因为别人可能会认为是婆媳不和导致的。”
女孩畅快地说道。她似乎已经忘了自己说过“不想活了”的话。她的“死”也同样会给妈妈带来无尽的悲伤啊!
“就因为我们在世上有着那么多的联系,所以一个人的生命其实不只属于你自己,还属于爱你的人。”
“那父母把我养大,我不能实现他们的心愿,是不是就对不起他们?”女孩的问题已进入核心。“父母是专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而把你养大的吗?把你养大和实现他们的心愿是两回事。有时候父母的心愿也不见得客观,所以要学会分辨。现在是你要考大学,而不是你妈妈要考大学,许多事情还要你自己来选择和处理。”
女孩走的时候,已经变得开朗而健谈了,她说自己也想当一名心理老师,帮助那些面临困难的人走出阴霾。
高三的最后时刻,许多人的情绪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宣泄。在做这个个案的时候,我也忍不住落泪了。这个女孩的善良,和她对父亲的情感感动着我。尤其是她对高考的绝望,让我的心受到震撼。
作为一个孩子,她已经承受了过多的悲伤,而她依然坚强地支撑着,等待高考的考验。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但我真的从内心里钦佩他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这个关口。
CASE2
高考让我想做救世主
进来的高个子男孩看起来有点拘谨。他在我面前的椅子上斜坐下来,侧脸对着我,我们的交谈就这样开始了。
男孩说自己这次的考试比上次低了三四十分,所以很担心将来的高考成绩。
“下降了这么多,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因为我放假的时候没好好复习,放松了一段。现在离高考没多长时间了,我怕自己紧张不起来。”
“可我看你现在已经很紧张了。”
男孩笑了笑:“但我复习的时候却总想着玩,我怕到最后一天我才着急,那就来不及了。”“那你平时的成绩如何?”
“在年级前20名吧。”
“相当不错啊!”我不禁感叹:又是一个“好”学生。多年的咨询经验使我感到,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成绩困惑。他们永远在抱怨、自责自己不能更好甚至最好。从男孩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绝不是谦虚,他的确不认为自己优秀:“我的成绩不稳定。”
“你现在排名如何?”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高三考试焦虑:求解成人期望值(3)
“全年级前五六十名吧。”
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相当不错的中学,全年级有500多名学生,他在前五六十名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他在妄自菲薄,如果他了解自己的客观位置,就不会这么悲观了。
“你是理科班的,我们来画个图。”
我在纸上画了一条线段:“假设这是你们年级的所有同学,一共500人。”
“还有100个文科生。”他补充道。
“好吧,就算是400人,现在告诉我你的位置在哪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