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方式和个性这些改变的方式与在惊恐症中提到的方法非常类似,如压力管理、增加闲暇时间、规律运动、不吃刺激性和含糖食物、缓解人际矛盾、改变追求过于完美和取悦他人的心态、抑止过强的控制欲。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
症状
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中,一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喜欢整洁干净、井井有条,这些特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但如果这些特质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会变成强迫症,从而干扰你的生活。强迫症患者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收拾打扫、检查安排上,并占用了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强迫性观念是一些毫无意义但总盘旋在你脑中的念头、意想或冲动,比如暴力,对别人施暴,忘记关灯、关煤气、锁门等。你知道这些想法很荒唐,也试着去克制它们,但它们就是成天甚至几周或更长时间地盘踞在你的脑海中。这些念头或意想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麻烦的过分焦虑,有的常常是对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麻烦焦虑。
强迫性行为是你为了消除由强迫性观念引起的焦虑而表现出的行为。例如,你可能要不断地洗手以驱除对传染病的恐惧;一遍遍地检查煤气是否关掉;驾驶时不断看后视镜以确定没有撞到人。你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合情理的,但你觉得非得这样做才能打消内心的焦虑。你急于摆脱强迫症状的愿望和作出强迫性行为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就是焦虑、羞愧甚至于绝望的来源。最终你将停止与你的冲动的抗争,并彻底妥协。
强迫性观念可能是自发的,但并不一定发展成强迫性行为。实际上,大约20%的强迫症患者只是有强迫性观念,其核心一般是害怕伤害自己心爱的人。
最常见的强迫性行为包括:清洗、检查、计数。如果你反复清洗,很可能是因为害怕被传染,你还怕碰门把手,不敢握手,不敢接触任何你认为带有致病细菌的物体,不由自主地花许多时间洗手、洗澡来减少被传染的焦虑。女性相对易患这种强迫症。而男性更易患检查强迫症。门要一遍遍检查来打消有人入室行窃的念头,煤气需反复检查是否关紧以免发生火灾,开车时一次次看后视镜以确定没有撞到他人。而如果是计数强迫症,就会重复计算很多遍以保证没有计算错误。
强迫症通常与抑郁症并发。强迫性观念强烈与否实际上与抑郁的程度密切相关。恐惧回避也是典型表现之一,比如,一个对污垢特别敏感的人会回避公共卫生间、触碰门把手等。
必须认识到一点,强迫症行为虽然看起来不可理喻,但绝非“精神失常”。患者自始至终能够认识自己行为和观念的不合理性,同时为无力控制强迫倾向而感到痛苦(甚至抑郁)。
第一部分 认识焦虑症(11)
强迫症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行为混乱。但是近期研究发现,大约2%~3%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困扰。发病率一直被低估的原因是大多数强迫症患者不愿将自己的问题告诉他人。强迫症发病率没有性别差异。很多人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就已经患病,其中有一半在儿童期就已发病,并且男性发病的年龄比女性早。
强迫症病因尚未弄清。有研究表明,大脑中一种复合胺性质的神经递质缺乏或代谢紊乱与强迫症发病有关。之所以有此认识,是因为很多患者通过服用氯米帕明或服用提高复合胺水平的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无郁宁、舍曲林、帕罗西汀后,强迫症状有所改善。也有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大脑特定区域过分活跃,如额叶前部皮质和尾状核区域。(详见第2章)
现有治疗方法
放松训练在所有焦虑症中,日常有规律地练习腹式呼吸和深度肌肉放松对减轻生理症状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详见第4章)
认知疗法找出与强迫性观念有关的害怕、迷信或罪恶的想法,质疑这些想法,并以更具建设性的观念取代。例如,“如果我有加害儿童的念头,我可能真的会这么做”的想法可以换作“这只是胡思乱想,什么也证明不了,绝不代表我真的会这么做。”(详见第8章)
暴露和反应预防疗法这种疗法是将患者置身于引发焦虑性观念的环境中,并利用外力解除强迫性行为。例如,如果你有一碰门把手马上洗手的习惯,那么在治疗中会帮助你在碰完后减少洗手的次数或根本不洗。类似的还有如果你每次出门要检查五次以上是否锁门,你会加以练习,把检查锁门的次数最终减少为一次。
你和治疗师一起设计情境,其中比较理想的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你能逐渐合理地处理情况,停止强迫性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你的治疗师或支持者会在你身边进行提示指导。
如果你只是有强迫性观念,并不表现出强迫性行为时,任何你用来减轻焦虑的想法都需要停止,或者你可以练习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不是彻底打消这些念头(更多相关信息可参考EdnaFoa和ReidWilson合著的《停止强迫性思考——克服强迫症的方法》一书,或BrueHyman和ChenyPedric合著的《自由的心——强迫症自助治疗》)。
药物治疗如氯米帕明和SSRI类药物包括百忧解、无郁宁、帕罗西汀、舍曲林帮助治愈了70%的强迫症患者。长期服药对OCD患者来说是普遍现象,但也有病例仅采用上面提到的暴露和反应预防疗法就能治愈。
改变生活方式和个性这种治疗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GAD)的方法对强迫症同样适用。
本书提到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非常实用,但是我还是建议患者应该与非常擅长行为疗法的职业治疗师就例如如何进行暴露反应预防疗法及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交流。本书可以在行为学和药理学治疗方面提供辅助。
创伤后应激症(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症状
PTSD的本质是外伤发生后的病态心理症状。PTSD在一战中被首次发现。参战的许多士兵都受到慢性焦虑困扰,做恶梦,在战后很长时间里始终想着战场上的残酷场景。这种情况被称为弹震症(shellshock)。
PTSD一般发生在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身上,这种遭遇会使人产生深度恐惧、恐怖和无助感。这种创伤通常是因自然灾难如地震、龙卷风等,或其他如汽车/飞机爆炸、强奸、攻击或其他对你或你的家庭的暴力罪行而起。如果发生在个人身上,一般来说症状会更严重,持续时间会更长,如遭遇强奸或暴力犯罪。
第一部分 认识焦虑症(12)
在PTSD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中,下面九项最为常见:
?对事情抱厌倦、悲观的想法
?做跟创伤事件有关的恶梦
?创伤场景历历在目并且感觉自己在反复经历这些事情
?尽力回避一切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想法或感觉
?回避会引起不愉快联想的场景和活动,如遭遇车祸后不敢开车
?感情麻木,即不能感知内心的情感
?抛弃感或与他人疏远
?对过去喜欢的东西不再感兴趣
?长期深陷焦虑之中,入睡困难,注意力无法集中,易受惊,易怒
如果你被诊断为患有PTSD,那么上述症状至少已经持续一个月以上(如不到一个月,可能为急性应激症,如下所述)。这样的心理障碍会给你在社交、闲暇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造成巨大压力。
对PTSD患者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抑郁。有时他们会发现自己像被驱动似的去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如突然搬家,事先毫无计划地出游。如果你经历过亲近的人离去的悲痛,可能会对自己的存活感到愧疚。
PTSD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有6%~7%的人受其影响。而且,有这种焦虑症的儿童并不能自觉地走出悲伤内疚,焦虑会在游戏和恶梦中不断重演。
现有治疗方法
针对PTSD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外,还需要应用其他技术。
放松训练经常练习腹式呼吸法和逐步放松训练可以更好地控制焦虑症状。(详见第4章)
认知疗法对头脑中引起抑郁恐惧的想法进行质疑,将其替换成更具创造性的想法。例如,认为自己应为创伤负责的负罪感或是亲近的人离去而自己侥幸存活的内疚心理,这些想法都应该改变,代之以更具适应性、建设性的想法,如“那件事太突然了,我根本做不了什么,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详见第8章、第9章)
暴露疗法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或支持者会陪伴你面对你回避的场景。在意象暴露法中,在脑海中重新演绎令你恐惧的创伤事件或对你造成伤害的人;现实暴露需要你回到创伤现场,如果你曾经在电梯里被袭击过,治疗中就要重新练习乘坐电梯,如此反复直至你不再感觉乘坐电梯危险。(详见第7章)
药物治疗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无郁宁、百忧解、西酞普兰等可用于本症的治疗,尤其是对症状严重、长期焦虑的患者,需要服药1~2年,镇静剂如阿普唑仑、克诺平等可以短期服用。(见第17章)
支持团队这能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对病情缓解非常有效。在较大的城市,治疗因强奸、劫后余生造成的PTSD时,经常使用这一方法。
眼动脱敏法和催眠疗法这两种方法经常用以帮助PTSD患者搜索并平息脑中外伤事故造成的创伤记忆,增加治疗的效果,克服患者对暴露疗法的抵触心理。
还需说明的是,治疗各类焦虑症,都必须包括婚姻或家庭治疗。与配偶或家庭成员的关系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会影响治疗,使患者一直深陷焦虑之中。家庭治疗也有助于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一些病例中,还可为患者及家庭提供相处的准则。
DSMIV中提到的其他焦虑症
上面提到的几种焦虑症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了。1994年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出版时,又增加了四种新确认的焦虑症。
急性应激症
第一部分 认识焦虑症(13)
跟创伤后应激症(PTSD)一样,急性应激症(ASD)也是在经历外伤事故后发展起来的焦虑和不适症状。二者根本区别在于,ASD的症状持续不超过一个月,如果一个月以上则算作PTSD。引起ASD的外伤事故也往往跟死亡或重创有关(如军事斗争、暴力侵犯、性侵犯、天灾人祸、车祸、被诊断出患有绝症等)。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或事件过后,你会体验到麻痹感、解体感、虚幻感或人格解体等。接着你开始回避任何让你联想到事故的情境,并长时间处于焦虑之中(难以入睡、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易惊、不安等)。这种症会干扰你的工作和重要人际关系的处理,但是如前所述,这些症状在事发后四个星期内会自动消失。
无惊恐症病史的广场恐惧症
这种焦虑症的所有症状表现与广场恐惧症的一样,如回避一些情境等,唯一区别在于没有发生过惊恐发作。但是,此类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一般仅是惊恐症中列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比如在出远门或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会感到心悸。有时令此类患者忧惧的症状并不在惊恐发作列出的之中,比如你因为害怕小便失禁或突然腹泻,而不敢驾驶太远距离或离城较远。
只有很少广场恐惧症患者没有惊恐症病史(大约是5%~15%)。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现场暴露法是治疗本症常采用的方法。
生理状况引起的焦虑症
这是因生理疾病影响而感到明显焦虑的情况(可能是惊恐发作或广泛性焦虑)。很多生理条件可以引发焦虑,包括内分泌状况(甲状腺机能亢进/减退)、副神经节瘤、低血糖症、心血管状况(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