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离婚的心灵法则》
接纳法则(6)
“何时与宇宙天道为友”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古有明训:“生活不但是智者的导师,更是愚者的敌人。”如果我们选择做一位智者,我们就必须能从错误中学习、从缺陷中壮大。我们必须投入心力来探究将我们带到眼前处境的相关事件;并且,善用各项探究的心得与发现,来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痛,进而从造物者那里学到些许的智慧。 拥有造物者的智慧,不但能启发我们厘清不同的人生抉择,更能有助于我们体认身处当下这个时空的特殊含义。 造物者会透过“同步事件”(synchronistic events)之间的连动机缘,来表达它对我们的人生指引。我们经常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总是被迫做出决定,或是,有时对某件事情明明兴致勃勃,但是,过了这个时点之后,却又对于同一件事感到兴致低落。我们也经常想不透,自己为什么会被公司开除或是被配偶抛弃。但是,当我们在最后回顾自己的各项经历时,我们便能够理解,包含在这些经历之中的人与事,其彼此间是如何地联动,以至于变成造就“现在的我”的各项机缘。 这就像登山一样,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你无法识得此山的真面目。此外当你在挑战、超越每一座岩峰时,你可能会在心中想着“这真是疯狂的行为”、“我为什么要在这里”、“是谁让我惹上这些麻烦”、“我做这些事干吗”。但是一旦登上顶峰,往下俯瞰,你就能看到自己曾经走了多远的路、拥有多大的成就。
当我们开始注意并正视“是何种机缘将我们带到当下处境”的问题时,我们也同时开始过着清醒的生活。而“因为某种机缘将我们带到当下处境”的这种无形关联,我们称之为“同步性”(Synchronicity)。它是一个神奇的生命词汇,同时也是一张记录生命的地图,更是一位生命成长的向导。在体认“同步性”的这种清醒生活方式下,我们可以超越所在环境的限制,厘清生命中各项人与事之间的内在联动实况。当我们透过“同步性”的观点,来重新诠释过去的各项经历时,我们便能够在自己独特的成长过程中,看到造物者的精心安排。
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项大修行,而修行的目的就在于:接纳“万物发生自有其道理”。促使我从事眼前这项工作的“原因”,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个意外。然而,在每一件事、每一种情况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目的;同时,每一件事、每一种情况的发生,也都让我对人生拥有新的洞察与认识。因此,我的任务就是要:接纳生命中的每一项挫败或成就,并且将它们视为自己另一大型成长计划中的一环。
当我回顾导致我离婚的一连串事件的时候,我开始能够了解,在这些机缘背后的造物者计划。原来,早在我单身住在佛州,并且与人合伙经营一家业绩不错的商店时,这些造物者的计划便已逐步展开。为了尽力发掘出自己的生命意义,我参加了许多的研讨会、领导训练以及沟通课程。为了寻求内在的平静,我也尝试过许多不同的疗法、研读过许多相关书籍,并且聆听过无数小时“自我救助”的演讲录音带。但是,经过数年的努力,我仍然对自己的生命表现感到不满。然而,就在这个自我探索的期间,我感受到了内心热切地想搬往加州的渴望。虽然,我不清楚自己为何会如此渴望地想要离开这个与亲友同住的城市,但我却毅然地决定投身于这项内在企图心的探索与实现。 有一天,当我参加一项为期三天的成长营时,我获知了一个名叫“狱中契机”(Prison Possibilities)的机构,并且被这个慈善机构的某些特质所吸引。再一次,我顺从了内在企图心的驱策,并好奇地想看看它即将把我带往何处。多年来,我一直想要加入志工的行列,但从未实际地尽力尝试。然而,当我发现“狱中契机”的宗旨,是想在国家监狱内建立一个“论坛”(Forum),以举办个人成长的系列研讨会时,我就决定加入这个机构,成为他们的志工,并且参加他们在科罗拉多监狱举办的研讨会。虽然我为这项工作所要求的心力投入感到惶恐,但在同时我也了解,如果能够掌握眼前的这个机会,我将可以脱离原来的狭小世界,投向其他发展领域。
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样,在我动身前往科罗拉多的前一天早上,竟有人认真地想出价收购我在合伙商店中的持股。近两年来,我曾努力地想出脱商店股份,但都没有成功。而此时,卖掉股份的结果,其实让我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我将因此而重获自由之身;害怕的是,我也将因此而失业。最后,这些游移不定的思绪竟造成我双膝的不适。因为心中顿失方寸,所以我延后前往科罗拉多的时间。之后数天,我便在“继续持有为我带来成功、安全的商店股份”或是“放弃商店股份以追求理想”的选项之间痛苦挣扎。最后我决定相信老天,并且由它来引导我迈向生命的下一个旅程。于是,我带着追求理想的决心,登上飞往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班机。 在科罗拉多监狱举办研讨会的第二天上午,当我与其他“狱中契机”的工作助理一起待在休息区时,一个英俊的男子走向我,然后坐在我的旁边。他向我介绍他的名字叫做李奇,是“狱中契机”的总裁。当我们彼此四目相接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将从此改变。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在科罗拉多监狱中比邻而坐时,我们便开始彼此相爱;并且,在四个月之后,我卖掉商店持股,提起行囊,从佛罗里达飞往旧金山与李奇长相厮守。
第一部分《离婚的心灵法则》
接纳法则(7)
曾有数月的时间,我一直为了“参加狱中契机计划”以及“遇见李奇”等事件间的完美联动惊讶不已。突然间我领悟到:如果我能从“狭隘的自我”中超脱出来,并且相信造物者极具智慧的安排,那么最后,我将被带往最适合自己的地方、遇上最适合自己的人,然后让这个人来教我最需要的智慧,使我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
当居住于湾区(the Bay Area)时,我进入甘乃迪大学(JFK University)攻读意识学及超个人心理学;并且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实现了大学毕业的理想。也就是说,在经历一系列的“同步性”事件后,我终于抵达了这个我本就该来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