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心理疾病心理调整 (9)
  •       2009-08-22 11:57:32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或许就是答案吧。与浮躁相对的是平和、稳重,因此,必须培养平和的心态和稳重的气质。平和稳重是一个人良好修养和精神的标志,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人只有保持冷静的思维才能处理好问题。性格浮躁的人,不妨把 “宁静以致远”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事事遵循,肯定有助于克服浮躁的心理。

        清朝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是保卫台湾、建设台湾的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建造的。刘铭传能取得如此功绩,与他的平和稳重是分不开的。

        刘铭传是李鸿章的部下。当年李鸿章向曾国藩举荐刘铭传时,还一同举荐了另外两个门生。曾国藩为了试验一下他们的气度,便约他们在曾府见面。可是等了好久,曾国藩却迟迟不露面,家人只让他们在客厅等待。那两人早坐不住了,不停地发牢骚,显得极不耐烦。只有刘铭传仍在悠然自得地品赏墙上的画。其实,曾国藩早在里面隔着帷幕观察着了。结果最后只重用了刘铭传。

        平和稳重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荀子》劝学篇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见,只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自身条件差点也照样能做出成就来。反之,即使条件再好,如果心理浮躁,也照样一事无成。

        平息浮躁,静心做事,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测测你的浮躁指数

        以下每题描述的都是职场上的一种状态,请根据自己的状况分别作答:

        1.在工作上稍微遇到些挫折就想辞职或者跳槽,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2.非常不愿干一些工作上的琐事,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3.总是觉得自己的上司没什么水平,完全是靠运气和巴结才混到今天的,是这样想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4.觉得自己公司的老总没眼光,经常把员工大材小用,这样想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5.觉得身边的同事没有自己有能力,他们有的只是资历,没什么值得学习的,这样认为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6.和朋友们聚会时,你爱抱怨公司的福利待遇,薪水不高,没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7.你知道自己有许多想法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但总也改变不了自己,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8.你希望自己有美好的未来,可是再看看自己的现状,一想起那些目标就感到烦躁不安,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9.你发现自己对一份工作的热情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就心生倦意,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0.你对目前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感到很厌烦,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1.你感觉自己的财富积累得太慢,想辞职下海创业,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2.你经常早上醒来时,在床上待着,迟迟不愿上班,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3.你工作虽很努力,但迟迟得不到升迁,最近想起来就很烦躁,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4.你只愿干工作范围内的事,事不关己的事则不闻不问,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5.在你看来,工资待遇是选择一个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6.当你听到又有人暴富的消息时,就头脑发热,跃跃欲试,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评分规则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分析解读

        20分以下:你的心态比较平静,对现实职业生涯发展的看法比较成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29~30分:你的心态有一点浮躁,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最好找一个职业咨询师,为自己的生活出路指指方向。

        30分以上:你在工作及情绪上很浮躁,建议你赶快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否则你的欲望难以自控,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翻车。

    七、克服逆反宽容思维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执拗偏激和不成熟的表现,它只会让人在真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只有克服了逆反心理,才能循着真理的脚步高歌前行。

        ◆ 花季时节说逆反

        曾经的惹人爱的乖宝宝,如今像陌路人一样冷淡;

        曾经的懂事的小宝贝,如今像仇敌一样“反抗”;

        曾经的母亲的“小棉袄”,如今成了叛逆的女儿;

        曾经的……

        面对着日益长大的孩子,许多父母本该歇歇心了,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却让他们更不省心,甚至充满了迷茫: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还是我曾经的孩子吗?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当孩子们用“豆蔻年华”“花季雨季”来赞美自己的青春岁月时,多少父母则面对孩子的冷漠疏远而流泪叹息。

        曾经是品学兼优的儿子,是听话懂事的乖乖女,转眼间,就只能用“顽劣”“可气”,甚至“可怕”来形容。

        一面是面对成人世界的“高傲坚强”,一面则是与同龄人相处的“敏感脆弱”。

        “逆反期”“仇亲期”,除了知道这些冰冷的名词、痛苦于亲情的疏离对抗外,我们的家长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来减少无奈的泪水和焦虑呢?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和忧虑,心理专家指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最大变化就是,从儿童期间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产生亲子关系冷淡,甚至有子女脱离家庭的倾向,也是很正常的。

        对此,心理专家给出了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六条建议。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对或做好了,要让孩子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做下去。但表扬要客观,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切实际的夸奖。孩子做错或做坏了某件事,要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并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客观公正。

        (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摩擦等,家长不要包办,更不要骂他们为 “笨蛋”。要认真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解决问题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情绪不愉快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和指导。

        (3)家长要让孩子当自己的参谋和助手,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商量家中的事情。如到哪儿旅游,爷爷过生日买什么礼物,甚至家里的什么东西放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和大人一样拥有参与“家政”的权利,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为家里做一些事。
     (4)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到了该做的年龄,而且可以做的事,就放手让他去做,不要过分干涉或包办代替,特别是不要过于盘问孩子的电话、信件,一般也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才能在家长和孩子中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5)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期望过高,更不能急于求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皆同此心,无可厚非。但有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严、过高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出现厌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6)对孩子适时正确引导。青少年都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行为横加指责,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要讲求艺术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在新年或生日时送孩子几本积极健康、可读性强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也可给孩子讲一点自己青年时的经历。

        ◆ 如何才能夫唱妇随

        逆反心理在夫妻关系中也普遍存在着,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了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夫妻之间要知己知彼,互相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夫妻间的相互提醒和批评既是需要也是有益的。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唠叨得多了,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预防逆反心理,下面几点可供夫妻参考。

        (1)不断刷新爱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婚姻才是真正爱情生活的开始。它需要时时的刷新、成长、创造。婚后的爱情不再仅仅是花前月下、亭中河畔的依偎,而应该是两性间真挚而纯洁的携手,是两颗心的碰撞和融合。

        (2)主动分担家务:不要以自己不会干家务为借口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只会使对方抱怨你懒散,不体贴人,尽管你做家务时,笨手笨脚,却可以使对方感觉到你的体贴与关心,从而增进感情。

        (3)经常主动过问配偶的家事:尽最大的努力去协助解决或出谋划策,这样做,能使对方感到温暖。

        (4)经常买一些对方喜欢的东西:这种“小恩小惠”能增进夫妻间的感情。

        (5)投其所好:对方理了个流行的发型,或买了件时尚的衣服,即使你认为“不过如此”,也应该赞美几句,千万不能泼冷水,只有在对方拿不定主意时,你才可以参谋一下。

        (6)对方做错事时,不要责怪:过分的责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对方知道错的时候,心情是不好受的。此时的指责,只能是“火上浇油”。

        (7)发现对方情绪不佳时要主动关心,细心问候:即使自己的好心未被对方领会,甚至碰了壁,千万别介意,也不必解释。

        (8)当对方生病时,要体贴入微:不要以为“小毛病,无所谓”,应知道,身体疾病易治,心理创伤难愈。

        (9)爱情的“溺加剂”:常陪对方逛商场、遛公园,故地重游,有利于重温旧情,增添新谊。

        (10)给予对方自由空间:对方外出要热情告别,劝其“早去早归”。对方同事、朋友来家,要热情接待,但不要加入他们的谈话,更不要老是不放心地陪着。

        (11)彼此信任,不要无端猜疑:爱因斯坦曾说过:“爱情是相互了解的别名。离开了彼此的信任,爱情之树就会干枯。”
    克服逆反宽容思维
    (12)做对方的意中人:婚前要尽力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婚后,要努力成为对方的意中人。

        (13)取大同舍小异:各人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不相同,结婚以后,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短时间内不能“影响”“改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ixun/xinli_6901.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一个对抑郁症的音乐治疗...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心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
  • 受挫后抱怨和嫉妒导致的...
  • 如何消除流言蜚语引起的...
  • 与母亲乱伦需升华性欲
  • 日常的佛心
  • 什么时候需看心理医生
  • 磨难是一种财富
  • 热点心理咨询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一个对抑郁症的音乐治疗...
  • 嫉妒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
  • 嫉妒心导致的心理障碍
  • 受挫后抱怨和嫉妒导致的...
  • 如何消除流言蜚语引起的...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人性向善:一个积极心理...
  •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健康...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心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
  • 受挫后抱怨和嫉妒导致的...
  • 严厉家庭体罚教育不当的...
  • 无专业兴趣的心理咨询
  • 学习吃力的留级退学的心...
  • 学习没劲的心理咨询案例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1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