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7)
  •       2009-07-19 11:33:44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伤害。惟有如此,社会每个成员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会从家里偷钱,怎么办?”

    一般的做法是,在家里不
    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作为家长,我们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孩子不会想做坏事的环境。当我们不想
    的事情终于发生的时候,你也不要急于去找“犯人”。

    举例来说,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你可以若无其事地说:“我
    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了,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妈妈真担心。”那么,偷钱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已经发现了。接着,因为孩子的个
    性之故,可能会有如下两种不同的反应:其一是偷偷把钱放回去;另一是对母亲不严厉的态度感到放心,不肯还钱,甚至继续再偷。
    对待不同的反应,你的态度也必须不同。

    如果还钱了,就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其实是我算错了,真
    对不起。”假装自己被骗,给孩子一次改进的机会。如果孩子又偷钱,你可以说:“糟糕,钱又少了。可能有小偷进来,下次钱再少
    ,我要去叫警察了,你们说好不好?”这是不再原谅的信号。如果你想在孩子面前演一出戏,而让他印象深刻的话,要记得事先要把
    情况告诉社区警察,然后请他一起到家里假装调查,并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下次再丢钱,就派很多人来,请马上联络。”


    大致上如此施行之后,孩子就不敢再偷钱了。这些动作,对一个母亲而言,应该不是难事。绝对不要对孩子指名怀疑,或是当检查官
    找出“犯人”。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已经发觉钱不见的事实,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就够了。因为过于粗暴的做法,可能会给孩子的自
    尊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某个小学内发生了偷窃事件,当时的老师让班上的学生会干部留在教室,一个个询问是否偷窃。
    结果最后发现,偷窃的是一个小女孩。于是,这个女孩子在众人面前被指为小偷。从那以后,她不但没有改过,反而步向仇视社会的
    人生。虽然不只是这次事件逼得她如此,但她已被烙上“我是坏孩子”的烙印。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斥责或处罚,如上述之事例,
    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虽然钱找回来了,但是这种方法却让孩子有搜查犯人的感觉,使得这个孩子的自尊心被严重地伤害了,也使他
    往后的人生被烙上烙印,以致于自我放弃。

    作为家长,你要知道,孩子的自尊,比找到钱更为重要,你真正的目的不是找
    到钱,而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对于几乎不做坏事的孩子,总是赞美他“好孩子、乖孩子”也不太对。对孩
    子而言,常被称赞为好孩子,为了避免违背父母的期待,反而会给他增加许多压力。万一无法面对父母的期待,会有很大的挫折感,
    可能会成为说谎惯犯的危险性就很大。所以,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性格与人品,要注意他的行为,当他有好的行为,不要总说“好孩子
    ”,而要说“这个行为很好”。

    发现孩子有问题,家长不要急躁,要认真分析孩子不诚实的真正原因。如有一个邻居的孩
    子向母亲要了10元钱,去买教辅材料。孩子买好书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冷饮店,忍不住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根雪糕。但他回家后并没有
    讲出实情,却说:“书店的阿姨没有给他找钱。”孩子这种撒谎骗钱花的行为是很容易被家长识破的,这个孩子的妈妈发现问题后比
    较冷静,她没有用打骂的方法逼孩子讲出实情,而是让孩子好好想一想,看看是不是买了其它东西自己却忘记了。她这样做是暗示妈
    妈已经知道实情,但希望孩子自己诚实地讲出来。结果,孩子很羞愧地坦白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今后不再那样。事后,这位家长也
    进行了自我反省,看看是不是自己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超出孩子心理水平,让孩子感到太多的压力,以致于
    不敢提出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就想采取撒谎的方式来回避可能遭到的惩罚。

    人们都喜欢诚实的人,讨厌有两面派行为的人
    。现在,有一些孩子表现出两面行为,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是另一个样。家长对孩子的两面行为,既
    生气又着急,于是加大训斥、管教力度,结果有些孩子的两面行为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巧妙”、更“高级”了。有时候孩子做
    了错事,许多父母认为严厉的惩罚可以遏制孩子说谎,其实恰恰相反,严厉的惩罚增强了孩子的恐惧感,只会迫使孩子产生防卫心理
    而进一步编造谎言。

    作为家长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心理水平和个性特点,并督促孩子随时
    随地用诚实的标准检查自己的言行,使孩子自觉养成诚实、正直行为习惯。对于经常说谎的孩子,父母应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说谎
    的人是交不到朋友的,因为这种人得不到大家的信任,而且被人瞧不起。同时要通过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行为来帮助孩子磨练道德意志
    ,使孩子的自尊心战胜自卑感,主观努力克服客观的消极因素,逐渐自觉养成诚实正直的行为习惯。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
    的孩子富有良知(4)

    培养一个有良知的孩子

    一些家长认为,面对今天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培养孩子诚实正直品质就
    意味着让孩子对人对事开诚布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结果势必使孩子吃亏得罪人。但是孩子在儿童期,特别是幼年阶段,其成
    长的主要养料就是真善美,诚实正直的品质对孩子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一关键期里,心灵尽可能不受外界
    干扰而接受真善美的雨露滋润呢?如何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是今天家长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把做人的道
    理比作船上的舵,而把做事的本领比作船上的两只浆,两者相比较,舵是决定方向的,方向错了,浆划得越快,则偏离目的地越远。
    所以一切有识之士都把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放在家庭教子的首位。但从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
    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像鲁迅、茅盾等大作家那样教育后代,只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当家长的必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把精力放在告诉
    孩子怎样做人的道理上。

    要培养孩子诚实而有良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创造有利于道德成长的环
    境

    父母作为孩子的道德导师,你的风格会对孩子今后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你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你在日常生活中
    普通时刻的所作所为可能会成为有力的道德教育。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的人,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要教孩子诚信,
    就得听令人失望的真话,不能只爱听令人高兴的假话。比如有一位妈妈,当孩子花掉她给的钱又问她要时,她不给。孩子跑出去玩了
    一会儿,回来搂着她的脖子说:“好妈妈我想您了”,她一高兴就给了孩子钱……诚实,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家长要以诚实培
    养诚实,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在家庭里能就诚实问题开讨论会,同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那效果可能很明显。当然,属于
    成年人的隐私问题不能公开,生活中个别善意的谎言,如暂时隐瞒某人病情,不在不诚实之列。

    当混沌渐开的孩子意识到
    自己也是小小的生命,问及妈妈自己从何处来时,你是否跟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或是告诉孩子们他们
    是从垃圾堆上捡的。近年来,妈妈们仿佛又有了标准答案,那就是从医院里抱的。早期的哄骗和欺瞒往往埋下隔阂的种子。一旦那遮
    人耳目的窗户纸被捅破,彼此既尴尬又难接受。家庭教育中的诚信不是空泛的大话空话,应该贯穿在父母亲的一言一行中,因为家长
    们的行为规范远比千言万语起作用。

    1998年2月11日《羊城晚报》载,作家北野到英国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有个3岁的孩
    子,非要跟北野一起洗澡。北野就敷衍他,你先洗,我一会儿就去。等阿姨给孩子洗完澡后,因为北野没去,孩子就哭了,说北野欺
    骗他。孩子的妈妈当即就跟北野急了,责问他既然已答应和孩子一块洗,怎么又骗了孩子呢?这件事对作家北野触动很大,因为他马
    上想到,倘若是中国的妈妈,差不多都会对孩子说:“乖乖别哭,妈妈给你买糖吃。听妈妈的话,妈妈给你买汽车、飞机……”至于
    自己对孩子的承诺是否真兑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种受骗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诚信观念必然淡漠。在这样的养育
    方式下,孩子将来必然形成这样一种人格:多疑、猜忌、对别人充满戒备、骗别人心安理得。

    为了使孩子听话,或者为了
    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家长总习惯于对孩子许愿,特别对三五岁的幼儿,用这个办法哄一哄,有时候还挺顶事。如孩子发脾气
    、不听话,妈妈就随口说:“你如果听话不闹,我明天给你买机关枪,或者买会叫的洋娃娃。”大人许了愿,如果真兑现还好,可是
    在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大人哄孩子的一个策略,说了并不实行。不知这些父母想过没有: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大人对
    孩子说话不算数,我们应当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当大人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后,孩子是什么心情呢?他兴奋,期待着愿望的实现,并憧
    憬着实现后的美好。可是,当他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时,会非常失望,非常难过,会造成孩子对大人的不信任,影响大人在孩子心目
    中的威信,以后大人再对孩子说什么也就不灵了。

    孩子总是把父母当作效仿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
    的影响。小孩子从父母的欺骗行为中会逐渐体验到:对别人说话不一定都要兑现,有时是可以说假话的。

    对孩子进行诚实
    品质的教育。要用举实例、讲故事的方法给孩子讲诚实的品质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做人不诚实会带来什么恶果。对社会上那种“诚
    实吃亏”的错误论调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孩子坚信,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人是社会的蛀虫,必将受到惩罚。而诚实的品质
    必须从小时候培养,让孩子从小做一个诚实的人,自己有缺点、错误,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自我批评,绝不应该隐瞒、造假。这
    样,孩子长大了才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地做人。

    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
    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2)教授美德来强化
    良知和指引行为

    我们希望孩子们做正确的事,自己就要举止行为符合道德标准。我们的孩子对美德的理解和信仰会帮助他
    们建立道德行为的一个准则。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防止孩子说谎,教育孩子诚实,光讲道理不行,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
    让孩子从小就按诚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几要几不要”的具体
    要求,比如不拿人家的东西,不撒谎,不欺骗别人,不说大话,不谎报成绩等等。

    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
    娜曾成功地帮助8岁的孩子沃洛佳纠正了说谎的恶习。沃洛佳打碎了姑妈阿尼亚家的花瓶,但他却说不是他打碎的,因为他怕在不太
    熟悉的姑妈面前说出真相,丢了脸。列宁的母亲分析沃洛佳是个好强的孩子,粗暴的训斥会挫伤他的自尊心,空洞的说教也无济于事
    ,惟有提供充分的时间让他进行自我道德评价,在内心深处萌生出羞愧感,让他自己纠正自己的谎言。于是,她假装听信了他的话。
    并以足够的韧性和耐心等待了三个月。果然,在一天临睡前,沃洛佳一下子哭了起来,说:“我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
    其实就是我打碎的。”

    列宁的母亲纠正孩子说谎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即让孩子经过长期的思考与自我道德评价后,
    自己承认错误。这种办法能使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撒谎不是好孩子,诚实才是美德。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富有良
    知(5)

    (3)用道德纪律来帮助孩子学会分清是非

    没有行为上十全十美的孩子。事实上,童年的一大部分时间是用
    来学会拨错为正的。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792.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赞美尊重无痕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高考前学生家长常见心理...
  • 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 热点心理咨询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赞美尊重无痕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北京3成中小学生有心理...
  • 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
  • 32%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
  •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
  • 德国家庭教育专家的几点...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