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22)
  •       2009-07-19 11:33:44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自己活动去!
    ”老海明威将一根钓鱼竿甩给了儿子,并鼓励他说:“自己去干吧,你肯定行!”

    海明威在父亲的鼓励与指点下,开始了
    独立活动,而且很快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接着,他又迷上了读书。钓鱼、打猎和读书,从小形成的这三大爱好,伴随了海明威
    的一生,并对他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说,没有父亲从小对他独立意识的培养,就不会有一位探索一生、创
    新一生的世界级作家海明威。

    当今我们的家长比起当年的老海明威来,望子成龙的心理更加强烈,但是,却缺少老海明威
    那种敢于让孩子独立生存的勇气与眼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爱”他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所以呵护有余,放手不足。但要真正
    爱孩子,真正想让孩子成才,应该向海明威的父亲学一学,让孩子独立地去发展,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关心爱
    护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勇于挑战困难的决心和斗志,培养孩子敢于面对失败和接受教训的勇气。俗话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穷的条件和环境迫使他必须早当家。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富裕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也是容易滋
    生孩子“懒”、“散”、“娇”、“挑”的坏毛病,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有可能造就一代只懂享受不懂创造,只会吃鱼,不会捕鱼
    的花花公子与小姐。日本的“余裕教育”提倡热爱生命,选择坚强就是试图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
    恢复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鼓励青少年利用周末到农业学校体验生活。把孩子从溺爱中解脱出来,变娇气、懒惰为耐劳和坚强。

    作为爱孩子的合格家长,就是在你需要帮助孩子的时候不去打击孩子,在孩子需要磨练的时候,不去过分的溺爱,要知道,孩子
    是否能够成材,是需要家长用爱的意志来磨练的。

    第三部分独立生存: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3)

    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无能


       父母爱怜孩子,孩子依恋大人,这近乎是一种天性。但是,孩子对父母过度依恋,导致的是孩子独立性的缺失和自我生存能
    力的弱化。有的家庭,父母事无巨细地关照、保护孩子,这样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使孩子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限
    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并使得孩子变得无能。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最好的保镖是自己。孩子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与
    他们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有的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管得太宽,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孩子的能力没有
    得到发展,一到社会中就相形见绌。而一些有眼光的家长,则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会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情景:儿子长得比妈妈还高了,还像个婴儿一样偎在妈妈怀里要这买那,稍不顺心就捶
    胸顿足,旁若无人地又吵又闹。

    一位扬州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只因跟堂弟玩电脑时发生了一点争执,他容忍不下堂弟说
    他“笨”,便挥刀将堂弟和堂弟的母亲一起杀死。事后法官问他为什么会为了这样一句话,连堂弟的母亲都不放过?他却说:“堂弟
    骂我‘笨,连电脑都不会玩’时,他妈妈在旁边看着直乐,我当时只想把他们都杀了,就没有人敢再嘲笑我了。”

    塑造什
    么样的孩子,主动权在父母手中。面对如此之多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我们与其想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倒不如反思一下现在的
    父母们都怎么了?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有两类父母行为肯定导致儿童后来的人格问题,这就是溺爱和忽视。

    父母对孩
    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就是溺爱,溺爱剥夺了儿童的独立性,引起更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例如,对孩子的“
    淘气”行为,有些父母要么不管,要么完全压制。他们总是想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玩滑梯时别摔着,别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企图回避
    生活中许多丑陋的现实。结果,孩子长大后,根本就没有应付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不能自谋生路,不能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应付生
    活中面临的日常问题和挫折。

    父母捍卫子女,不让子女们受到痛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的保护,反而会让孩子缺乏
    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爱很重要,但却无法保证孩子会出现良好的行为。孩子不但需要有爱心的父母,他们更需要接受过训练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哪些不良影响呢?

    (1)影响孩子的社会性

    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即
    孩子的心理成熟过程。儿童的社会性是在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幼儿离开母亲进入伙伴世界,但伙伴关系和母子关系不同。母子关系
    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而伙伴关系则是要求友情、信赖、协调的关系。幼儿为了在伙伴中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得学会某些必要的品
    质,发展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发展独立性,在心理上体验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进而主动适应社会并承担自己
    的义务。受到过分保护的儿童,人际交往局限于父母和同胞(独生子女没有同胞,接触面更狭窄),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
    情感、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进入社会(幼儿园或学校)后,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形成孤僻、依赖、抑郁的性格,
    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行为问题。

    (2)压制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
    种需要,这种需要的内驱力——动机,由此推动个体产生为满足其需要的一系列行为。但是,受到过分保护(限制)的孩子,其父母
    从各个方面已全部满足了他的需要,这样便抑制了他活动的内动力,大大降低了他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削弱了他探索外界
    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意志力。

    (3)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的,过度的保护实际
    上是限制了儿童智力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过度保护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探索,去努力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智力。更糟的是,由于很少有
    需要自己动脑、动手的情境,这样的儿童进入社会中常表现软弱、退让和懒惰,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愿动脑筋想问题。


    在河北的一场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有不少的家长陪着孩子找工作。这不禁让人想起,常常会看到一家几口送一个孩子入学,曾
    经耳闻父母为子女作“陪读”,而如今连找工作也出现了家长作陪的身影。在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深思:难
    道现在的子女什么都需要父母“关心”吗?

    甘心“陪读”、“陪找工作”的家长们用心良苦,原因无非就是一个“担心”
    ——担心孩子没经验,担心孩子受挫折,担心孩子错过机会。问题是,孩子的事,家长能都包办得了吗?我们曾一度反思我国第一代
    独生子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中国孩子独立性差的种种弊端。但仅仅有反思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要时时处处去培养
    “小皇帝”、“小公主”们的独立生存和生活能力,让他们自己去经受磨砺,去承担责任,去自理生活。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他们只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自理自立,老一辈人的“反思”才算有成效。

    父母的爱是子女成长途中的阳光,无论何时都让
    他感受到你的爱,但爱不等于娇惯和替代。娇惯孩子,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因此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弹簧的伸缩
    原理告诉我们,拉力适度,使弹簧的功能保持,拉力过度弹簧将失去了弹性,无力回原。教育也同样如此,了解子女是家长教育子女
    的前提,孩子是成长和发展中的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应适合他们的变化,因此只要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会过高,教育的态度不会过
    分,注意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看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实事求是的、客观的因人施教,定一个孩子跳一跳能摸得着的目标,就容易
    树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就能激发孩子积极上进的勇气和决心。

    所以,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自己作决定,即便他们有时会做错,对他们的未来也会大有好处。否则,他们成年后生活的特点就是“绝对没有信心、犹豫不决、
    过度敏感、缺乏耐性、离不开别人的支持”。

    第三部分独立生存: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4)

    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技能

    为什么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掌上怕摔了”的中国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敬度还不如一个明星?因为,过度保护的孩子其
    独立性受到了摧残!做父母的千万别怕孩子吃苦!

    孩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能让孩子多独立就要让孩子多独立! 


      培养孩子独立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独立。孩子的人格是和你一样独立的,您必须坚守这一信念。独立是一个人在没有被压迫的
    情况下自觉自愿的行动倾向。独立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有独立性的人不仅善于行动而且善于思考,能根据事情的合理性来安排自己的
    行动,不能独立就只有沦为附庸了。孩子从小就有独立与依附的心理冲突,作为家长,必须时时注意培育其独立性。

    有这
    样一个故事:

    一只母鸡捡到一只鹰蛋,把它带回去和自己的蛋一起孵,小鸡和鹰一起成长,鸡妈妈待它视同己出。一天,
    一猎人经过,一眼就看出了那只鹰,虽然那只鹰走路和觅食的神态已经和小鸡差不多了。

    猎人对鸡妈妈说:“这是一只鹰
    呀,你应当让它成为真正的鹰!”

    鸡妈妈说:“它是我的孩子。”

    猎人对鹰说:“你是一只鹰呀!”


    鹰说:“你弄错了,我是一只鸡。”

    于是猎人把小鹰带到一个小土堆上,把小鹰举高,然后撒手,小鹰扑棱棱落在地上,
    然后迈开母鸡般四平八稳的步子。

    猎人有些失望,但还是把小鹰带到更高的土堆上,把小鹰举高,然后撒手,小鹰扑棱棱
    又落在地上,还是迈开母鸡般四平八稳的步子。

    猎人有些遗憾,但他说:“我们再试一次!”于是猎人把小鹰带到悬崖边
    ,对小鹰说:“这次就看你的造化了!”说完把小鹰举高,然后撒手,小鹰扑棱棱直掉下去,突然,快要着地时,小鹰奋力地扑闪自
    己的翅膀,扇动着,扇动着,终于,小鹰飞了起来,像一只真正的鹰!

    猎人欣慰地笑了。

    看看你的孩子吧,他的
    独立性如何?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还是温室里的花朵?你是否像那母鸡一样,把孩子带在自己翅膀下?

    如果有事,你的孩子
    能否一个人在家料理自己的生活?你放心吗?是孩子太小还是我从来没让孩子干过?或是你不想让孩子自立更生?

    遇到事
    情你是否和孩子商量?你是否采纳孩子的正确意见?你是否支持孩子的正当行为与要求?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
    。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
    要青少年成长为一株迎风而立的大树,而不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草,所以要在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经过锤炼,学会独立生存!

     
      明明的妈妈工作特别忙,所以明明生下来不久便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到他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才决定接明明回市区住。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乡下随意惯了,明明养成了不讲卫生的习惯。爸爸妈妈一让他洗澡,他就推三阻四的,更不用提饭前洗手、刷牙漱
    口这些重复次数较多的习惯了。因此明明牙齿被虫蛀了不少,肚子也经常疼。在学校里,明明干净整洁的校服没有几天就又脏又破。
    爸妈不断的提醒、警告、责罚都没有生效,明明仍然把自己弄得一塌糊涂。妈妈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整洁漂亮、神采奕奕,自己的孩
    子却像一头又脏又臭的小猪,非常苦恼。

    怎样让青少年从小就养成独立生存的技能,自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呢?

    (
    1)父母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父母要明白,孩子的人生之路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去走,身为父母帮得了一时帮不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792.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赞美尊重无痕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高考前学生家长常见心理...
  • 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 热点心理咨询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赞美尊重无痕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北京3成中小学生有心理...
  • 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
  • 32%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
  •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
  • 德国家庭教育专家的几点...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