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17)
  •       2009-07-19 11:33:44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对全班而言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就会学得轻松自如。
    例如,在名目繁多的补课中只听自己需要的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学习的计划性,把一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学
    习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休息和娱乐,做到有张有弛。

    学生的心理负担过大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家
    长、学校和老师、社会舆论、团体压力、个人目标和现实状况的差距。前四种都属外界压力,他们必须“用心感受”才能转化成内在
    心理负担。因此,有的时候,家长应该学会给孩子减压,告诉他们,不必过分关注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评价和在班级里的排名,把注
    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本身,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学习成效。只要自己尽了力,发挥了应有的潜力,就应该坦然面对各
    种结果。这样一来,压力一小,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第五个方面属于内在压力,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目标的方法来缓解这种压力,即
    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适时调整目标,使之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是高不可攀,这就和每一个孩子对自我的期望值有关了。作为家长,
    必须时刻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波动,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学习上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是不是自我定位不合理,应该如何纠正等等。
    这样做主要就是让孩子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更为轻松自如地应对学习。

    有一位家长曾经谈过这样一件对她
    触动很大的事情。她说自己的儿子特别贪玩,一直都很讨厌学习,她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她也很头疼。

    有一天她加班后回来,累得不得了,于是不知不觉叹了一口气。儿子听到了,过来问妈妈:“妈,是不是很累呀?”


    妈妈回答:“是呀,儿子,真的很累呀!”

    儿子问妈妈:“你愿意加班吗?”

    妈妈回答:“一天两天还行,时间
    长了还真有点受不了呢。”

    儿子说:“我可是天天加班呢,每天都到10点多啊。”

    这位家长听到这里的时候真的
    感觉对自己震动很大,想想孩子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自己还嫌他懒!真是有些不对。她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太望子成龙了?


       自己加班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才加班,儿子把学习也理解成加班,无疑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那么怎
    样才能让自己的贪玩孩子喜欢学习呢?

    家长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法:

    (1)缩短时间法

    严格控制孩子回家
    时间,估计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不让孩子放学在外面随意去玩。如果孩子要做1小时的功课,那么就让做50或55分钟。这样能培
    养孩子讲求效率的良好学习习惯。而那种想用增加学习时间“压出”学习成绩的方法,是最无效的,也是孩子们最反感的。


    (2)调整计划法

    孩子看电视或看卡通书正入迷时让他去做功课,他们会相当不情愿,这时不可强求。家长可以调整原订计
    划,因势利导,等告一段落时,再让孩子去做功课。当然,这绝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3)轮换科目法

    孩子如果
    一直做同种类的作业,会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家长可以让孩子换一个科目做。例如:数学做腻了,就让孩子唱首歌或弹琴。这样,
    既可以调节大脑活动,有时科与科之间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4)目标激励法

    鼓励孩子给远在外地的亲
    戚写信,及时表扬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点滴进步。更要注意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可介绍一些有成就的名人学习的实例,从而激励
    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4)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的教
    育家说,想像力是人才的翅膀,有作为的人只有借助想像力这副翅膀,才有可能发挥创造的才能。创造离不开想象,想像力是创造性
    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使孩子从小增长创造的才干,长大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就要重视想像力的培养,让他们
    从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创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孩子在夏天的晚上仰望天空,心会随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星星
    在神秘的太空驰骋,生出许多奇特的幻想;孩子听着美丽的童话,会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进入神奇的世界,脑海中出现了许多简直不
    可思议的联想;孩子在做游戏时往往会有许多奇妙的设计和杰作。由此可见,孩子是具有丰富想像力的。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想象
    是人类飞翔的翅膀,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在2003年年初,中国小学生李桃桃就曾经让自己的想像力自由飞向了太空——
    他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随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这一消息披露后,立即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是充分的想象帮助李桃桃实现了梦想。他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
    空间中翱翔。

    李桃桃的实验主要研究太空失重环境对蚕卵、蚕的幼虫和成虫等发育的影响,以及探讨通过太空环境改善蚕
    丝品质的可能性。而这也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搭载了中国学生设计的实验。

    陈教授认为,整个项目设想非常好
    。生物进入太空后的生活环境与地面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力状态的变化。在地面上,一切生物都承受地球巨
    大吸引力的作用,其特点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生物所有的特性都与之有关。太空的微重力状态对生物有什么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另外,这一实验对于载人航天也有借鉴意义。首先,宇航员进入太空前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而这一实验中的蚕直接进入太空,面
    临的考验更严峻。其次,宇航员只是短期地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在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有宇航员经历生老病死的全过
    程,而这一实验则对蚕的生命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因而意义很大。

    陈教授还认为,想像力如果与本国特色相结合,就比较
    容易成功。中国是丝绸发源地,这一实验有机地将中国古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无疑从一个重要方面促成了它的成功入选。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陈教授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
    中翱翔。虽然不是每一次想象都能开花结果,但是很多科技成就都源于想象。飞向蓝天、飞向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正是在这
    种梦想的吸引下,人类才发明了飞机、飞船。最近几年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强国行列,中国航天
    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而这就更加需要众多的孩子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

    怎样做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插上想
    象的翅膀呢?其实很简单,讲故事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孩子毕竟很难有出门的机
    会,因此听故事就成了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窗口。那里面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奇妙的夸张更是深深吸引着宝宝。

    那么,
    如何运用讲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呢?

    家长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故事。只有符合年龄特点、
    适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孩子才会感兴趣。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上应贴近孩子
    的生活,家长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孩子行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4岁以后,孩子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故事内容可渐趋多元化,比如思想品德教育、革命历史传统、自然科学常识等方面,情节要有起伏,词
    汇可尽量浅显易懂,但最好开始改用书面语。

    其次,家长讲故事之前要做些准备。如应该了解故事内容,熟悉情节,尽量
    做到绘声绘色,把故事中的人物的动作、感情尽可能地通过声调、表情或是手势来表达,把故事的思想与道理传达给孩子,避免讲述
    时结结巴巴,冲淡孩子对故事的总体印象,引不起兴趣。同时还要注意语音,因为孩子还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所以给孩子讲故事时
    ,要注意发音的准确,吐字要清楚,语速适中。有实物的故事或有插图的儿童读物,可以一边指导孩子观察实物或插图,一边讲述。


       讲故事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其注意力不集中,要分析原因,随时调整策略。年纪小的孩子,要选择比较简短的故
    事,一个故事不要超过五分钟。如果因为讲述时间过长,就赶紧结束。若故事太长,一时无法结束,可选择有悬念的情节处暂停,以
    激发孩子下次再听的兴趣。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可利用音调的高低变化,或稍加停顿,给他一个听觉上的刺激,从而引起
    他新的注意。

    讲述过程中可向孩子发问,给他发表意见的机会,提高他听故事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可以告诉家
    长们一些讲述故事的绝招,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参与进来,并能更积极地调动孩子的想像力。

    (1)布置任务法


    讲故事之前交给孩子一些任务,比如:记住故事的主人公及其主要特征,了解故事的情节等等。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听故事,可以把孩
    子注意力集中起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力。

    (2)设疑问法

    结合故事内容巧设问题,可以调动孩子思维
    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孩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的,孩子容易失去兴趣。

    (3)
    鼓励提问法

    问题是发展思维的起点。对孩子的好问应加以鼓励,并引导孩子从故事中找出答案。如果故事里没有答案,则
    可让孩子通过思考、查找资料、做实验等方法来自行寻找。

    (4)重复法

    要求孩子听完故事之后,再进行复述,
    既可增强记忆力,又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对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也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式。

    (5)表演法


    把听过的故事通过肢体动作、语言、道具等表演出来,可以使孩子获得情绪上的愉悦,也可帮助他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6)发挥法

    有些孩子听完故事后,常常会追问“后来呢”,意犹未尽,如果让孩子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故事续编下去,
    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也有助于孩子想像力的培养。

    (7)配音法

    故事里常常需要各种音响效果,如动物的叫声
    、风雨声、雷声、流水声等。可以让孩子模仿这些声音参与到故事中来,帮助其进一步感知事物,同时丰富他们的语言。


    (8)配画法

    给自己喜欢的故事配上插图,是孩子很乐意做的事。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涂色时,家长不要干涉或者代
    替,要让他们充分享受独立创造的快乐。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5)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创
    造力是孩子智慧的源泉,也是促进潜能发展的原动力,是将来孩子卓越发展的基础。创造力可以使“死”的知识变成有用的,也可以
    使孩子更聪明。尽管智力受先天的影响较大,而创造力却可借后天的训练加以激发。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不仅是老师的事
    情,家长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几乎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首先,家长们要知道灵活的思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

    要想培
    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必须首先了解创造力的特征,并能加以鼓励。有创造力的孩子对人与事物较敏感,点子多,问题多,常常是打
    破沙锅问到底,而且不会轻易满足简单的答案。他们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喜欢为事物想新奇用法;好奇心
    强、想像力丰富;充满幽默感;喜欢做较难、较具有挑战性的事;对有兴趣的事很专注,而且多才多艺。父母亲面对孩子的创造力行
    为时,要有耐心、会包容、会赞美,以鼓励孩子多看、听、触摸、操作、探索。父母要倾听孩子的表达,热衷于他的想法,还要尊重
    他的意见及好奇心,这样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许多人都反映孩子创造力有限,其实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容忽视的原
    因之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792.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赞美尊重无痕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高考前学生家长常见心理...
  • 为了孩子们的明天
  • 热点心理咨询
  • 家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 谁偷走了孩子的自信
  • 不要把孩子骂笨了
  • 教师心理健康
  • 赞美尊重无痕
  •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北京3成中小学生有心理...
  • 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
  • 32%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
  •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
  • 德国家庭教育专家的几点...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