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校日前在一节家庭教育课上发现,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缺点能一口气说上十几条,可一提到孩子的优点却支支吾吾,大多只说出一两条。据统计,有6—7成的中学生家长对孩子不满意,最不满意的就是学习成绩。不少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总喜欢拿着自己孩子的某个方面与更优秀的孩子比,结果越比越不满意,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这种“人比人,比死人”的错误批评手法不但是教育的误区,也常发生在职场的人事管理上,举一个正面例子也许可发挥引导作用,可是日子久了,可能更多的是产生了不必要的压力,把孩子和下属的信心都“比”下去了。
“批评”是长辈们教育的常用手段,在人事管理上也是领导们常用的管理手法。批评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对方能够了解及纠正错误,改进工作表现。但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领导在批评时都会错误地使用了“比较批评”手法,拿着另一个正面的榜样来作比较,其实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所谓“人比人,比死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人各有自己的长短,要比较的话,每个人总有可以被批评的地方,如果总是听到“XX做事从来不用我操心。”“你为什么就不能做得像XX那样好?”“你看看人家什么样,你什么样。”本来只是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但往往得到的结果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打击了他们的士气或惹偏袒的误会。
批评可以是“欣赏关怀”
无可否认,“批评”是做教育和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环,“批评”本身不一定会带来负面效果,但如果能以“欣赏关怀”的态度去批评教育及管理孩子或下属员工,效果定能事半功倍。其实只要运用得宜,“批评”也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要有效地“批评”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拿不同人作比较,效果不如拿同一个人的过去及现在做比较,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表现,因此后者会令批评更具体、有说服力及激励性。欣赏他的进步,了解退步的原因,共同订定改善方案及未来目标,一定更有建设性。
2、要能“赏罚分明”而且“一视同仁”,做得好时得到赞赏,做错时便会乐意接受批评,因为他们明白你是对事不对人及公平处事。
3、当他们表现进步时,不妨多加赞赏,简单的几句美言能起很大的鼓励作用;同时,也能让他们知道你在留意他的表现。
4、你甚至可以在其他人面前公开地赞美一下,既可让他们感到受重视及认同,也可让他们成为团体中其他人的榜样。
5、当发现他们表现退步,不要实时指责,应反过来关心他们退步的原因,这既可协助他们解决困惑,共商改善对策;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支持及体谅,有助建立归属感。
6、切忌“翻旧帐”,不应将孩子或职员过去的错误都搬出来,重复批评,这只会给人一个“小气”的印象,而且受教育和管理的人也会觉得如何努力都不能得到你的认同,备受打击。
别把自己“比”下去
有时,把自己比下去的不是别人,正好是自己。受教育的学生是这样,受管理的职员也是如此。何不把一个比较的例子设定为自己改进的原动力,而不是自怨自怜、自信心全失。在职场上,与其老是跟别人“比较”成就,然后自我埋怨,不如改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才不至于陷入“人比人,比死人”的困境。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上应多欣赏自己的优点,不应妄自菲薄,让自己的长处可以多加发挥,工作上也能得到较大的满足感。若真的要“比较”,不如跟自己过去的表现作比较,检讨退步的原因,赞赏进步的成果,这样似乎更有建设性,所谓“要赢人先要赢自己”。在自己进步时,可以给自己一点奖赏(如买一件喜欢的东西、给自己一次旅行等),鼓励自己。在受到批评之后不要钻牛角尖。每个人际遇不同,不要以“成绩优异”、“事业成就”作比较,生活是多方面的,自己在事业以外也可以有其它的成就,如家庭、朋友,尝试欣赏及享受自己其它方面的成就。别人的长处及优点,我们可以多加欣赏;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多加参考及学习,舍短取长,从学习中改进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