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长真正的权威?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想,简单的说,真正的权威应该是让孩子心服而不是口服吧。
父母需要转换的角色还远远不止这一些,有些家长可能会有意去扮演,有些家长可能是在无意间成为了一个角色。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都要以满足孩子的多层次的需求为目的而灵活地运用和整合各种角色,如果发现自己有角色偏差或者角色缺陷,要及时地学习提高和弥补。当然,能够意识到这些偏差和缺陷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去提高。
父母必备的心理要素
作为父母,无论我们处于哪一个具体的角色中,都不要忘了以下这些必备的心理要素:
1、锁定目标
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我们是我们获得所有成功的保障。我们出发去任何一定地方,方向一定是要明确的,当然目标的正确性更加至关重要。这就好比,我们要去一幢大楼,咚咚咚,气喘吁吁地跑上三十楼,却发现A幢跑到了B幢。如果我们不能锁定一个正确而清晰的目标,我们就很有可能会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我在很多讲座上问过家长:你今天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有的家长会说希望孩子成才,有的家长说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也有的家长说希望孩子将来有份好的工作,有很好的前途,也有的家长说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比自己有出息。这样说能不能说明是有明确目标呢?
第一部分 第6节:第一关:整合你的角色(5)
我会继续往下问:什么是人才?什么是健康成长?什么是好的工作?什么是好的前途?什么是出人头地?什么是有出息?
这时候,讲座现场就开始有很多很多的意见分歧。因为衡量人才、健康、工作、前途、出息等等的标准显然各有不同。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本觉得自己目标很清晰的家长开始变得困惑。因为越往下追溯,越往细节探究,越是难以达到一致的看法。这时候,可以用不断向上归类的方法去帮助家长们逐渐明晰他们内心的目标:
于是,我开始问这样一些问题:
你希望孩子成为人才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你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你希望孩子有一份好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你希望孩子有一个好前途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你希望孩子比你有出息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当家长们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回答"你希望……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们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统一。他们惊奇地发现,无论他们最初的目的有多少的不同,但是越往上归类,他们的目标就越是一致。这就是寻找我们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我想把这个目标的追寻过程也留给每个读到这本书的家长们。因为当你用自己的心通过回答以上的问题之后寻找到的那个答案,才是找到了我们今天要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和意义。
如果你愿意帮助自己寻找到这个答案,你不妨认真地完成第一关后面的练习。
2、成为原因人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做一个结果人——凡事看到的是结果。因为结果无法改变,所以我们不再积极负责任地有所作为,而是沉浸在结果带来的情绪之中;但是,如果你可以做一个原因人——凡事去追问结果发生的原因,尤其是这些原因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原因,那么,你内心就会油然升起一份责任感,坏情绪也会随之而消失。因为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知道原因的话。
比如一个孩子撒谎了。作为家长,如果只看到这个结果——孩子欺骗了你,那么你的愤怒和生气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愤怒和生气都改变不了事情的结果。但是如果你愿意开始分析造成孩子撒谎的原因,你会发现,有一部分原因就存在于自己身上,比如管教的方式过严,导致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孩子想方设法去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必然会选择使用一些遮人眼目的方式和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