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一名18岁高中毕业女生,发生神经性厌食症,已休学半年,体重仅35公斤,闭经,面黄饥瘦、情绪抑郁。究其原因,在高中毕业时她一心想考大学,而父母怕她考不上,强迫她报了一所中专,而录取的专业她又不感兴趣,并听说,因某些人走“后门”,使她被排挤,虽然成绩较好,而不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因而她未去报到,并一直不肯进食,家人恳求,才吃一点稀饭,因而出现上述病症。经心理咨询和治疗后,了解到她喜爱绘画,并有志从事美术专业,就鼓励她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帮助她结识了一位画家。经采用系统脱敏法调理饮食,并配合中医治疗,三个月后基本饮食正常;又由于画家的指教和她自己的努力,一年后,她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学习美术专业,入学后适应良好。
另有19岁女大学生的贪食症,则是因过去五年中不科学的节食而引起的。通过认知疗法和家长与医生的监督,这个女青年经过半年的努力,恢复了饮食规律。
2.言语性行为偏离
青春发育期,由于活动范围扩大,情绪波动,言语表达开始复杂化,易发生言语性行为偏离。口吃是言语性行为偏离的主要表现。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声音、音节或单词等的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受阻,或者由于经常发生独特的犹豫和暂停,以至中断有节律的语流。
这种不伴有其它异常的口吃症状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偏离;尤其在言语能力大发展的3~4岁阶段;儿童入学时期,由于开始面向众多陌生的同学、老师,容易紧张,也容易发生口吃。在儿童中,口吃现象约占总人数的4%。但在有些人身上这种行为偏离可在青春期加重,持续到成年,甚至持续终生。
有关研究结果证明,口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过度的精神紧张、外界刺激、疾病后神经功能减弱,模仿和遗传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口吃。
言语性行为偏离,在青少年期的矫治很关键。由于口吃影响人的交往,会导致青少年的自卑感,因而青少年产生矫治口吃的强烈愿望。首先缓解口吃者的心理紧张,并运用一定的技巧和适当方式加以言语训练,大部分青少年口吃者可以得到矫治。
例如,一名20岁青年,从小性格腼腆,不爱讲话;上初中后口吃问题突出起来,怕老师上课时提问,虽然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因口吃的毛病,总有自卑感。上高中以后更感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由于口吃,在与男女同学交往中都产生阻碍,并被同学嘲笑,影响了学习,未考上大学。参加工作以后,因他各方面表现好,担任了团干部,但仍为口吃问题苦恼。经心理咨询了解到,他青春期间有手淫行为,被父亲发现后大骂一顿,造成心理压力;他上高中时,因口吃问题多次受到几个老师的讽刺挖苦;母亲也不体谅他,曾说他“窝囊”、“没出息”。这些因素,使他自卑感更强,经心理咨询后分析了口吃形成原因,并鼓励他正确评价自己,后参加一期口吃矫正班,并配合心理治疗,经一年左右,口吃毛病基本矫正,能在全厂上千名团员大会上发言,并担任了厂团委副书记,社会工作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个案说明,口吃可矫正,心理治疗是矫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程序。
3.酗酒行为
许多长寿者的事实证明,适量饮用低度酒有益健康;适量饮酒也被当作一种娱乐消遣和增进人际交往的手段,这是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相当普遍的行为。
但是,酒精滥用或酗酒却是少数人的癖好。酗酒者可能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不分年龄,不分男女老少。不过,许多临床学者认为,有某种特定类型人格的人容易形成酗酒行为;而且大多数酗酒行为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形成,而遗害终生。
酗酒者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