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精神障碍 >>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3.0\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 (20)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疾病的症状表现规律;
    3  对躯体或精神状况检查通常采取回避、不合作、造假行为或敌视态度,回答问题时,反应时间常延长,对治疗不合作,暗示治疗无效;
    4  病程不定;
    5  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比真实疾病重,主诉比实际检查所见重;
    6  有伪造病史或疾病证明,或明显夸大自身症状的证据。
    7  病人一旦承认伪装,随即伪装症状的消失,是建立可靠诊断的必要条件。

    92.3自杀[- -]

    92.31自杀死亡[- -]
    [诊断标准]
    1  有充分依据可以断定死亡的结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为所致;
    2  只有自杀意念而未实行者不采用此诊断。并无自杀意念,但由于误服剧毒药物,误受伤害等原因致死者不采用此诊断。伪装自杀亦不属此诊断;
    3  自杀者可无精神障碍,如自杀时已存在某种精神障碍,则并列诊断。

    92.32自杀未遂[- -]
    有自杀动机和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

    92.33准自杀[- -]
    又称类自杀,可以是一种呼救行为或威胁行为,试图以此摆脱困境。有自我伤害的意愿,但并不真正想死,采取的行为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小,通常不造成死亡。

    92.34自杀观念[- -]
    只有自杀意念,而未采取自杀行动。

    92.4自伤[X60-X84]
    有充分证据可以证实系故意采取自我伤害行为,其后果可以导致残疾,但无意造成死亡的结局。可能受幻觉或妄想影响所致,或处于意识障碍之中,也可能受宗教苦行习俗的影响而自伤。如果身伤是表演性障碍、诈病或准自杀的表现,则应分别归入相应诊断项下,不采用此诊断。

    92.5病理性激情[F23.9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指突然发作的一种短暂的病理性情绪状态,常伴有意识障碍、运动性兴奋,及暴力行为。既往可有脑损伤史,精神刺激可作为其诱因。
    [诊断标准]
    1  以极难自控的激动或暴怒情绪发作,伴有明显意识障碍与冲动行为;
    2  有削弱朋脑代偿功能与自控能力的脑病史(如脑缺血、缺氧、炎症、外伤、癫痫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证明有脑部形态或功能异常;
    3  起病突然、病程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恢复,发作后对病中经历部分或完全遗忘;
    4  应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人格改变或精神病性症状。

    92.6病理性半醒状态[F51.8其他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指一种睡眠和觉醒之间的移行状态。从深睡到不完全觉醒的不同阶段,出现意识模糊、知觉障碍、恐惧情绪、运动性兴奋,及暴力行为。躯体精神因素可作为诱因。
    [诊断标准]
    1  发生于睡眠过程中,多数在凌晨1~4时发生;
    2  入睡前常有过度疲劳或精神应激因素,深睡后受到干扰而觉醒不完全;
    3  以意识不清、片断错觉、幻觉、惊恐与愤怒情绪、非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攻击行为为特征;
    4  起病突然,病程短暂,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恢复常态;醒后对病中的经历大多遗忘。

    92.9其他或待分类的心理卫生情况[F99]

    99  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999]

     

    附录B
    CCMD-2R 相关精神障碍的
    前瞻性现场测试
    全国CCMD-3现场测试协作组
    肖春玲 陈彦方

    摘  要
    目的   为了解决CCMD-2R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与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接轨,寻24种成人精神障碍及儿童有关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测试与前瞻性随访观察,为CCMD-3文本编写工作建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方法   全国41个单位114名医师按CCMD-2R选择病例 ,纳入现场测试病例共2311例,成人组的1538例病人中,确定775例(50.4%)为随访病例,至少随访1年。儿童组共选择773例患儿进行现场测试。
    结果   成人组确定随访的775例中,有674例病例完成了1年的随访,随访率87.0%。各种精神障碍的评定员间信度较高(信度检验相关系数r.=0.76~1)。绝大多数精神障碍在随访1个时均维持相应诊断,表明预测效度较高。CCMD-3工作组根据有关高度结果,修改了有关诊断标准。
       结论   就用统一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并进行现场测试和前瞻性观察。有利于提高诊断的信度、效度。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CCMD    现场测试    随访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这两种分类与诊断系统,在编写最新版本以前,均在既往版本的基础上,针对应用过程发与的和新近产生的分类与诊断问题,开展了大规模多中心协作的前瞻性研究。帮具有更好的效度和信度,其实用价值明显提高。
    根据修订CCMD-2R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中华精神科学会正点属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工作组(CCMD-3工作组)在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下,于1996~1998年期间,组织全国41个单位的114名医师,对17种成人精神障碍1538例病人和主要为7种的童年和少年编写工作建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现具体报告如下:
    方法与材料
    1、 准备工作和病例选择
    CCMD-3工作组于1996~1998年期间,组织全国41个单位的114名医师,针对17种成人精神障碍归纳14个研究分课题(附1),对1538例病人进行了现场测试,之后选择775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儿童精神病学组在全国选择儿童精神障碍患儿773例进行现场测试。
    入组标准:临床诊断为本次研究分题涉及的精神障碍住院或门诊病人,符合CCMD-2R相应诊断标准,性别年龄不限。排除标准:1上述分题中未列入的其他精神障碍,如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2成人组还排除了估计随访困难者。

    2、评定工具
    主要评定工具有:1精神障碍诊断量表(DSMD;)2其他相关量表及症状量表,如:气功所致精神障碍问卷(QIQ)、治疗调查表(TI)、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BPRS、SCL-90、MMPI等人格测验及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相关评定量表等。

    3、 场测试人员组成
    参加本研究的成人精神障碍测试组(成人组)的16个省市的24个单位中,有20个单位参加过CCMD既往版本的现场测试工作。其余4个单位由课题负责人亲自进行培训。这24个单位均推荐2~3位主要研究人员,共67人参加本次现场测试。与此同时,儿童精神病学组也在全国进行了儿童精神障碍的现场测试,共有12个省市的17所医院参加,参加测试人员共47名(表1,附2,附3)
    表1 精神障碍现场测试主要研究人员

       测试人员           成人组                       少儿组

                       人数             %              人数             %

    主任医师          17              25.4             9               22.9
    副主任医师        19              28.4             11              23.4
    主治医师          12              17.8             13              26.9
    住院医师          19              28.4             14              29.8

      合计              67              100.0            47              100.0

    4信度检验
    (1)机构内一致性检验:同一单位的两位评定员,在各自评定完毕后,允许互相核对评定结果。对不一致的评定结果进行讨论后,如需修改时,仅将原来结果划去,在旁边添加新的评定结果。不用将原来评定分数或结果涂没或擦除。
    (2)单位间的一致性:除举办3期全国DSMD等相关量表培训班外,个别单位由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培训和进行一致性测试。各种成人精神障碍的信度检验相关系数r.=0.76~1(表2,表3)
    表2 成人精神障碍研究病种及病例随访情况

      CCMD-2R编码        研究病种                                    例数Kappa*
    0              (1)阿尔茨海默病                             71  0.73
    (2)癫痫性精神障碍                            59
            1             (3)阿片所致精神障碍                          86  1.00
                          (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44
    2             (5)分裂样精神病                              46  0.78
    (6)分裂症单纯型                              32
    (7)旅途精神病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2959.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 癔症型心理(人格)障碍案...
  • 癔症性躯体障碍
  •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鬼
  • 自闭症的早期警讯10大指标
  • 4岁仔仔缘何不会叫爸妈
  • 解读孤独症
  • 预防儿童自闭症 6岁前是...
  • PTSD的危机干预
  • 精神障碍疾病不能与“精...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相关心理治疗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