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小姐今年26岁,在一家公司做设计工作,第一次会面时(2005年1月24日)看她面容憔悴,着装一般,情绪悲伤。她说:“近半年时间里,不敢与别人眼光对视,或者不敢看别人的胸部,害怕别人认为自己同性恋。并为些痛苦不堪,不知道应该怎么来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在2004年6月份左右,记得与表姐买衣服,表姐买了一件低胸的连衣裙,让她看怎样,这个时候脑子里出现“我看表姐胸部她会不会认为我是同性恋呀”,然后就不敢看,而且显得非常尴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她与表姐共同生活了八年,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表姐时,表姐非常奇怪,安慰她不要去再意它,可是她觉得别人会认为她是同性恋,自己的眼神总会无意地去看女孩的胸部,担心别人会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就会把眼神移开,觉得很尴尬,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接下来就害怕与别人对视,害怕别人看出她在想什么,或者认为她是同性恋。特别当别人在她面前在整理自己衣领时,她会非常地难受,好象别人已经知道她在看别人的胸部,故意做那样的动作。可是她心想: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呀,我又不是同性恋,而且对方长得并不是很好看,而且我也不觉得自己长的差,为什么他们这样对我。
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同性恋,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找了一个男友,在男友陪伴的岁月里她非常快乐,而且在与男友一起的时间,不管在什么场合,或者与别人交流,都不会产生那些想法和恐惧。好象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她不是同性恋,实际开始从心里的感觉来讲,对现在男友并不感兴趣。
现在已经影响她工作的状态了,不敢与客户会面交谈,害怕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或者做一些行为让自己难受。真想请假不上班了。还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连续两次都成绩不合格,因为这个想法让没有情绪去做其它事情了。
现在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向男友讲述自己的痛苦之后,男友建议她看心理医生。
实际开始她并不相信心理医生能帮助她,在第一次会面时,只是想试试看。所以对她求治的动机的评估显得很重要,当我解释说:“你过来是想获得帮助,但是你又不知道能否帮到你,在电话里我已经回答你的这种情况可以治疗,在接下来交流中我会一一回答你的困惑,现在可以谈你的近来的感受,好吗?”
接下来她是在一阵阵哭泣中讲述自己的恐惧感受的。她说:“我的心情很烦,经常在喝醉后向他们说我不是同性恋。可他们都不想听,或者认为真得是这样的,越解释好象越不清楚。”
在第二次心理治疗时,她反应非常好,回去之后就正常上班了,与别人交流非常地轻松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到了。虽然见到女性的胸部心里有些慌,但是已经非常轻。觉得很开心,工作也很忙,也没有时间去考试这些想法。
自己有时间还会去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想法,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原因来。
经过与她深入的交流,这样的一种想法才得以解释。
在去年4月份左右,由于她刚从A城市来B城市,当时的情绪不是很好,环境的改变和差异,当然加上与C城市男友的要面临分手,情绪状态非常差,她记得在与男友关系好的时候,曾经讨论过关于同性恋的话题,男友说:如果受到伤害,有一个你的同性过来帮助你,关心你,安慰你,你会不会爱你的同性?她好象没有回答,就这样过去了。而且就在她刚来深圳,一切都要从新开始时,自己不管是在生活上,感情上,工作上都是未知的,很迷茫,当时照顾她多年的表姐很关心她,安慰她,包括她租的房子表姐也替她支付一半的钱。忽然有一天,与表姐上街买衣服,表姐在试一衣服的时候让她看看怎样,当她看了表姐的胸部一瞬间,脑子里闪现出:表姐会不会认为我是同性恋呢?所以接下来就没有去看,表姐也莫明其妙,不知道这位表妹怎么啦。经常我的解释之后,她突然之间明白了这个想法产生原因,好象终于找到了答案,看上去她很放松。
主要强化了她新的认知的模式,减弱敏感性想法。对焦虑的场景建议可以事先做情景想像练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滟小姐的总共心理治疗了六次,首先对她出现这些想法一种现象解释为正常化,无意识思维表现。并进行心理现象的教育和解释。接着详细解释她现在各种感觉及症状的意义,就是由那些想法所产生病理心理机制及过程。通过对病理心理机制的解释,使她领悟自己应对“想法”的行为的主观性、经验性、无逻辑性,或者是采取了一系列的不恰当的应对策略,并逐渐泛化,影响加深。(这一步的解释非常重要,是让她获得领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进行认知重建和行为脱敏治疗。建立新的认知模式,也就是把以前认为不正常的理解,变为正常化的理解,并相信医生的解释。对那些想法坚持做到“顺其自然”,敏感性关系想象会逐渐减弱。行为脱敏治疗是通过对自己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练习,在放松状态下进行,在医生暗示语的影响下,重要建立对以前恐惧场景的轻松感觉或者不再受想法影响的状态。
现在她已经能正常而轻松去工作、面对面交流和生活了。她非常感谢心理医生的帮助!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