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精神分析首页 | 当代动态 | 精分文粹 | 自体心理学 | 客体关系 | 分析心理学 | 社会人文派 | 精分案例 |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 | 梦的分析 | 个体心理学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精神分析首页 >> 分析心理学 >>
  • 神话人格 (6)
  •  2008-04-01 13:42:29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精神分析,心理分析,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亲。在此之前,他一直没有意识到他


    ----------------------- 页面 23-----------------------

        荣格:神话人格

       18

     

    的家庭实际上有多么贫穷。

          学校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它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荣格

    认为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来读他真正感兴趣的书籍;他有很

    强的求知欲,但他发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完全不能满

    足他的精神需要。他后来因为经常发作一种晕病而休学六个

    月。在这六个月的时间中,他一头扎进父亲的藏书室,沉浸

    在凭自己兴趣读书的快乐中。在乡村中,大自然给了他一种

    拯救,他重新感觉到与树林、岩石、沼泽、河流的亲切联系

    和神秘沟通。

          荣格的父母对儿子的晕病十分担心,他们请了一个又一

    个医生,却没有一个医生能够诊断出这是一种什么病。一位

    专家曾认为很可能是癫痫,但据此而进行的治疗却没有任何

    效果。荣格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相反他的感觉比在学

    校里要好。如果当时就有精神分析并且已经达到今天的水平,

    那么任何人都不难揣测:这种精神症状很可能源于一种逃避

    的需要。在当事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无意识中的精神需要

    通过一种微妙的伎俩,达到了它希望达到的目的。

          但荣格终于意识到自己给父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担

    忧,那是在有一天,他无意间听到父亲和一位朋友谈话的时

    候。当时,父亲的朋友问起荣格的病,荣格的父亲回答说:

    “医生们已经说不清他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如果他真的患了一

    种不治之症,那简直太可怕了。我已经花光了我仅有的一点

    积蓄。如果这孩子将来不能自谋生路,前景真是不堪设想。”

    突然面对严峻的现实,荣格形容自己有五雷轰顶、大梦方醒

    的感觉。从此以后,疾病不翼而飞 (以后也从未复发)。他马


    ----------------------- 页面 24-----------------------

                                                            荣格的生平  

                                                                           19

     

    上跑进父亲的藏书室,重新温习拉丁语法;他重新回到学校

    上课,学习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刻苦。荣格后来说,从这次

    生病的经历中,他真正懂得了神经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童年时代开始,荣格就有过许多他不敢告诉任何人的

    梦以及因这些梦而产生的想法。在荣格的家庭和他生活的环

    境中,问题一旦涉及宗教,提出问题的人就犯了大忌。即使

    在荣格很小的时候,当问及有关宗教教义的问题时,他得到

    的回答也只能是:“这是不能怀疑的,在这个问题上你不能有

    任何动摇。”不能有任何动摇的教义使荣格的精神发展受到压

    抑,他感到在自己和父亲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墙。荣格后来

    回忆说,他的童年是在几乎不能忍受的孤独中度过的。在孤

    独中他只能求助于大量的阅读以便弄清那些使他苦恼的问

    题。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为了获得暂时

    的轻松和解脱,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逐渐成为荣格精神上的

    喜好,这为他未来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打下了基础。

          广泛的精神兴趣终于没有被僵死的 “原理”和教义所窒

    息。到十六岁的时候,宗教问题上的困境渐渐被其它兴趣,特

    别是哲学兴趣所取代。柏拉图等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吸引着他,

    但他最喜爱的哲学家却是叔本华。叔本华最关心的问题是人

    生的痛苦,他为这种痛苦找到了一种东方式 (而不是基督教

    式)的解决方式。这里,东方思想的启示,通过叔本华哲学,

    使荣格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透视和展望。

          就在这段时期,荣格开始从一个缺乏信心、沉默寡言的

    人,一变而成为一个积极活跃、爱说爱笑的人。由于有了较

    多的自信,他跟许多人建立起了友谊,有时还向他的朋友们


    ----------------------- 页面 25-----------------------

        荣格:神话人格

       20

     

    谈起自己刚刚形成的思想和看法。殊不知这些他十分珍爱的

    思想,一旦说出来,遭到的却是别人的嘲笑和敌视。这可是

    荣格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叔本华曾经说过:我们读书的时

    候是在用别人的头脑思索。青少年时代的荣格读了许许多多

    的书,所有那些死去的作者都仿佛一齐在他头脑中复活了。他

    为此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害怕,希望通过与别人的交流而获得

     自我确证。而别人,由于根本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和根本没

    有读过有关的书籍,很自然地便感到他的想法古里古怪,甚

    至怀疑他是一个凭胡思乱想杜撰理论和概念的吹牛大王。与

    此同时,一些老师也不相信他在他这样的年龄便思考过这些

    问题,因而指责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剽窃和抄袭。荣格再次感

    到孤立,再次退缩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在那里,他才感

    觉到他在外部世界所未能得到的安全和自尊。

          荣格回忆自己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孤独而书生气的人:

    被宗教和哲学问题困扰,对世界满怀寻根究底的好奇心。显

    然,即使在那时,他已经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就像他以

    后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伟人一样。但是,正像霍尔和诺德贝指

    出的那样,许多在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具有和荣格同样气质的

    孩子,后来却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卓越之处,并没有在精神上

    走向成熟和伟大;相反,他们不是流于幼稚肤浅、成为神经

    精神病患者,就是在种种怪癖中打发和满磨完自己的一生。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既然个人的命运还

    在个人可以对之作出选择之前,就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被决

    定了,那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个人应该做出些什么样

    的努力呢?


    ----------------------- 页面 26-----------------------

                                                            荣格的生平  

                                                                           21

     

                             二、命中注定的选择

     

          临近高中毕业的时候,荣格仍没有确定自己未来的志向。

    广泛的阅读使他对许多学科都感到有兴趣,但究竟选择什么

    样的专业却因此成了很难决定的事情。

          他一度考虑进大学学习考古学,但当时的巴塞尔大学没

    有设置这一专业,而荣格的家庭经济状况又不允许他去别的

    城市甚至去国外念大学,学习考古学便因而成为一个无法实

    现的梦想。荣格的一位叔父曾竭力鼓励他研究神学,但荣格

    的父亲 (他晚年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可怕的动摇)却反

    对作出这样的选择。像中学时代一样,荣格对哲学问题仍然

    怀有极大的兴趣;但在临近报考的最后关头,他突然想到他

    应该学习医学。这是一个相当突兀的决定,他感到奇怪的是:

    在这之前,他居然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荣格的祖父 1822年

    从德国迁居瑞士后,一直是巴塞尔大学的医学教授和外科医

    生,而荣格的名字卡尔 ·古斯塔夫也正是根据祖父的名字取

    的,这似乎预示了他将来要从事祖父从事的职业。但奇怪的

    是:在为选择专业而苦恼的时候,荣格竟仿佛完全忘记了他

    的这位祖父;后来他虽然选择了医学,却并没有像祖父那样

    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而是选择了精神病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荣

    格事后回忆说:他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想到选择祖父的这一职

    业,大概是因为他生来就不愿仿效别人的缘故。

          荣格的父亲在荣格进大学一年后去世,家庭经济状况迅

    速恶化,荣格现在负有赡养母亲和妹妹的责任。有些亲戚劝


    ----------------------- 页面 27-----------------------

        荣格:神话人格

       22

     

    荣格赶快放弃学业寻找工作。如果荣格采纳了这一建议,我

    们今天大概就不会在这里谈论他了。幸好,一位叔父慷慨表

    示:愿意为荣格的家庭提供日常的经济开支;而其他亲戚则

    相继表示愿意共同负担荣格的学费,以使荣格得以完成大学

    教育走上工作岗位。这样,荣格才没有因为父亲去世这一生

    活中的意外变故而中途辍学。

          学完解剖学课程后,荣格成了一名助教。又过了一学期。

    他被指定讲授组织学课程。这是非常累人的:在医学院学习,

    课程压力本来就很大;而与此同时还要备课和讲课,那种紧

    张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荣格仍在紧张学习和工作的间

    歇,挤出时间继续阅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这表明:普通意

    义上的医学并不是荣格兴趣的内在指向。虽然荣格此时还不

    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但他并没有停止寻找和探索。

          荣格在自传中提到:在大学学习期间,他一面完成了要

    求完成的学业和工作,一面仍利用空余时间特别是星期天的

    时间,广泛阅读了康德、歌德、哈特曼、叔本华和尼采的著

    作。有一天,在一位同学父亲的藏书室里,他相当偶然地读

    到一本讲人类精神现象的小书。这本书立刻吸引了他,因为

    那里面谈到的精神现象与他童年时代在瑞士乡下听到过的传

    说和故事颇为相似;此外,他也知道:与此相似的传说和故

    事在世界各国都曾有过记载。它们不大可能是宗教迷信的产

    物,因为各国的宗教教义不同,而这些故事却大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sfx/jingshenfenxi305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精神分析
  • 两百万岁的自性
  • 神话人格
  • 荣格、原型理论与中国
  • 心理治疗大师访谈录 --...
  • 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
  • 热点精神分析
  • 神话人格
  • 两百万岁的自性
  • 推荐精神分析
  • 相关精神分析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