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以其深邃的思想、不懈的写作和在自己领域中
独树一帜的发现,获苏黎世城特别文学奖。
1934年,创办并出任日内瓦国际心理治疗医学会主席。
193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头衔。
1937年,再次赴美,在耶鲁大学特里学院讲学,获得极
大成功。
1938年,获英国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头衔,并成为英国皇
家医学学会成员。
1943年,成为瑞士科学院荣誉院士。
1945年,荣格七十诞辰之际,获日内瓦大学荣誉博士头
衔。
尽管生前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声誉,荣格却一如既
往地保持着自己的 “平民风度”而仅仅在精神上显得是一位
----------------------- 页面 215-----------------------
荣格:神话人格
210
“巨人”或 “贵族”。
霍尔和诺德贝说:荣格 “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他乐于
与人会晤、接受记者和电视台的采访、发表讲话、写通俗文
章、回信、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访问者。他跟所有的人谈话
都坦率自然,毫不装腔作势,不管对方是名人还是中学生。他
十分民主,一点也不拿架子和自认为了不起……凡是与荣格
有过私人接触的人,事后都提到他具有开朗的心情和无与伦
比的幽默感。他的眼睛愉快地闪动,不时发出开心的、富于
感染力的笑声。他自己风趣健谈,又能专心听别人谈话,从
来不显得匆忙,从来不显得心不在焉。在谈话过程中,他对
问题的把握灵活变通,表达简练准确,能够容忍和接受不同
的意见。他喜欢在自己的谈话中使用方言,当谈到美国时,他
会突然插入一些美国的俚语和俗谚。跟他在一起,人们总是
感到自在和惬意。”(《荣格心理学入门》,第 22—25页。)
荣格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采,至今仍能从许多当事人的
回忆中感觉到——他身高、肩宽、体壮,是业余登山运动员
和十分老练的水手,常常驾驶快艇在苏黎世湖上飞驰;他喜
欢园艺、雕刻等手工活动,喜欢游戏和竞赛,尤其喜欢做一
些笨重的体力活来平衡他的头脑和身体;他酷爱旅游,喜欢
去非洲、南美、印度等地作实地考察;他喜欢收藏古代文物
和中世纪的手稿;此外,他喜欢喝酒,
喜欢抽雪茄和烟斗;他
性格活跃、精力充沛,谈吐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风趣和机智;
他博学多才,能够像运用自己的母语 (德语)一样熟练地运
用英语谈话和写作,并能熟练而流利地阅读法文、拉丁文和
希腊文的著作……
----------------------- 页面 216-----------------------
荣格的世界性地位与影响
211
荣格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学者和思想家,而且影响了作家
和艺术家。许多作家都承认自己深受荣格的影响。这当中甚
至包括今天最有魅力的作家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不感兴趣,但他却承认
自己是 “荣格的忠实读者”。他曾十分幽默地对采访者说:
“我差不多已经忘记自己在母亲子宫里呆了多长时间—— 虽
然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想必十分重要。”
理查德 ·伯金对博尔赫斯的录音采访颇能说明博尔赫斯对荣
格的重视和好感:
问:我想你不怎么看重弗洛伊德吧?
答:是的,我一直不喜欢他。但我一直是荣格的忠实读
者。我读荣格的作品时就像在读普林尼的作品或弗雷泽的
《金枝》;我把他当作神话来读,或者当作奇异传说的博物馆
和百科全书来读。
问:你说你不喜欢弗洛伊德,你指的是什么呢?
答:我认为他是个疯子,不是吗?尽在性上下功夫。当
然,也许他并没有当回事,也许他这么做只是闹着玩玩。我
曾试图去读他的作品,我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他不是个骗子
也是个疯子。无论如何,这样复杂的世界是无法压缩成那么
简单的公式的。至于荣格呢,我读的荣格的作品要比弗洛伊
德的作品多得多。荣格的作品使你感受到一种宽阔而豁达
的思想。而弗洛伊德则把一切都归结为几个令人讨厌的事
实。当然,这只是我的无知或偏见吧。
(
理查德 ·伯金的采访。参看 · ·莫内加尔:《博尔
E R
赫斯》。此书中译本更名为 《生活在迷宫》,陈舒、李点译,
----------------------- 页面 217-----------------------
荣格:神话人格
212
知识出版社,1994年。)
在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 (特别是对东西方神秘
主义的广泛兴趣)方面,博尔赫斯确实与荣格有许多共通之
处。读博尔赫斯的书也像读荣格的书一样,有一种面对智慧
老人的感觉。是否,广大读者对博尔赫斯的兴趣,在一定意
义上也与对荣格的潜在兴趣有关呢?—— 当然,这也许只是
我的无知或偏见吧。
著名钢琴大师克劳迪奥 ·阿劳也对荣格极感兴趣。不同
于二十世纪大多数钢琴家,这位生于智利,留学德国,后来
移居美国的钢琴大师有着广泛的阅读癖和收藏癖。有一次,采
访者要他谈谈他的这些癖好以及他对艺术和艺术家的看法,
他当即表示,他在这个问题上同荣格有同感:
我相信一种包含着文化、知识和直觉的全面发展,相信
荣格意义上的整合。一个人所有的内在素质和他所具有的
一切才能,应该汇聚到他作为艺术家而创造出来的音乐中
去。但艺术家的注意力却不应该仅仅集中在音乐上,为了更
好地理解音乐,艺术家必须拥抱和囊括整个宇宙。”(伊利瑟
·马赫:《当代钢琴大师谈自己》,纽约,1988年,第2页。)
另一位值得特别予以指出的作家是赫尔曼 ·黑塞。赫尔
曼 ·黑塞 (1877—1962)是荣格的同时代人。出生在德国,后
来入了瑞士籍。有人指出:黑塞创作的后期,基本上是在用
荣格的思想写作甚至直接使用了荣格的许多术语。这一说法
----------------------- 页面 218-----------------------
荣格的世界性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