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尼采的著作。这不禁使他对弗洛伊德产生了几分怀疑。以
----------------------- 页面 147-----------------------
荣格:神话人格
142
后,这一怀疑终于使他确信:弗洛伊德对爱欲的过分强调和
对权力欲的忽视,与其说是弗洛伊德不同于阿德勒之所在,不
如说是弗洛伊德不同于尼采之所在。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之一,显然是弗洛伊德 (不管出于什么缘故)没有对尼采给
予足够的重视。
与弗洛伊德决裂后,在随之而来的孤独和大战期间的沉
寂中,荣格仔细重读了尼采的著作如 《超越善恶》、《快乐的
科学》、《道德谱系》等 (当然也没有遗漏 《扎拉图斯特拉如
是说》)。这一次,尼采给他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他更加确信:
一个人最基本的信念植根于他的人格;反过来,从一个人的
著作中也可以发现作者的人格。在荣格看来,尼采极大地发
展了直觉这一心理功能:“尼采极大地利用了直觉的资源,并
且,在这样做的时候,使自己摆脱了理智的羁绊,形成了自
己的哲学思想——他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他的直觉带领他超
越了纯粹的哲学体系,进入到艺术创作的领域,而这一领域
在极大程度上是哲学批评所不能企及的。这里,我当然是指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不是指他的哲学格言集,后者因主
要采用理智的方法,毕竟是哲学批评所能达到的。但如果说
直觉的方法毕竟是可以谈论的,那么,在我看来,《扎拉图斯
特拉如是说》就是最好的例证。它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人们
完全可以以一种非理智但却仍然是哲学的方式去把握问题。
在荣格看来,尼采是这样一位哲学家:他的兴趣更多地
是在心理学方面而不是在形而上学方面;他致力于寻找一种
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能够指导和丰富人的生活,而不是 (例
如像叔本华那样)不停地唠叨着 “人生挫折”的不可避免。尼
----------------------- 页面 148-----------------------
荣格的先驱
143
采是一位生命哲学家,但他对生命的理解却始终与精神相关
联。尼采是一个矛盾:他竭力为生命和本能争取应有的权利,
但与此同时却牺牲了生命和本能的许多方面。
人们果真弄清了认同于本能的要求意味着什么吗?那
正是尼采希望做到的,也正是他对我们的教导……以一种
罕见的激情,他牺牲了自己和自己全部的生活,他把自己献
给了“超人”这一思想——即人能够通过忠实于自己的本能
而得以超越自己。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尼采本人在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作了预言。以一种预先的洞见,他
看见了那个在绳索上舞蹈的人 (那个不会被 “超越”的人)
的致命的跌落。对即将死去的走绳索者,扎拉图斯特拉这样
说道:“你的灵魂将比你的肉体更快地死亡!”后来,则有矮
子对扎拉图斯特拉说:“噢,扎拉图斯特拉,智慧之石!你
把你自己掷得很高很高,但每一颗掷出的石子最终都要跌
落!……你刻然将石子掷得很远很远——但它一定会落在
你自己的头上。”……当尼采喊出 “瞧,这个人”的时候,灵
魂的受难果然在肉体的死亡之前开始了。
这里,荣格几乎是以古老的谶兆意识 (即相信一个人无
意中说出的话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预言)来解释 《扎拉图斯
特拉如是说》和尼采后来的命运。在荣格看来,扎拉图斯特
拉和 “矮子”所说的一切,归根到底表达了尼采本人的预见
——在这一预见中,尼采不幸而言中地看到了他未来的命运。
荣格谨慎地吸取了尼采的教训。和尼采一样,荣格的学
说也竭力为生命和本能争取应有的权利,但在争取一种权利
----------------------- 页面 149-----------------------
荣格:神话人格
144
的时候,荣格却不主张因此而放弃另一种权利。荣格说:无
意识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否定的、相反的方面,我们
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我们有一个身体,像所有的身体一
样,这个身体也投下了它的影子 (阴影)。如果我们否认这一
肉体,我们便不再是一个三维的人而成了一个不具实体的平
面。然而这个肉体却是一头野兽并且有着野兽的精魂,它无
可置疑地忠实于本能。把一个人与这一阴影结合起来即意味
着听命于本能,即潜伏在背景中的可怕的和难以战胜的动力。
基督教的禁欲主义道德希望把我们从这可怕的背景中解放出
来,但所冒的风险却是使人的动物天性在最深的层面上解
体。”尼采无疑觉察到了这一点,他因此而成为一个 “反基督
者”。然而,在荣格看来,尼采希望把我们从基督教禁欲主义
道德中解放出来,所冒的风险却是使人与自己的本能相疏离。
对如此教导我们要听命于本能的人,我们必须非常冷
静审慎地去看他的生活,以便看看这一教导在老师自己的
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当我们带着这一目的去仔细考察尼采
的生活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生活于本能之外,生活在英
雄诗的崇高所能达到的高度——要能维持这一高度,他只
有借助于极其拘泥、严格限制的饮食,借助于经过精心选择
的气候和种种帮助睡眠的方式——直到内在的紧张最后摧
毁了他的头脑。他自己说的是一套,所过的生活却是另外一
套。他对人的憎恶,对凭借本能生活的人类动物的憎恶真是
太大了。撇开所有的一切,首先他自己就不能实践他宣扬的
梦想,相反却不得不吞下他恐惧和厌恶的苦果。扎拉图斯特
拉式的雄狮,用它的吼叫把那些吵闹着要求生活的人,把那
----------------------- 页面 150-----------------------
荣格的先驱
145
些 “更高的人”驱赶回无意识的洞穴之中。因此他的生活不
能使我们相信他的教喻。因为 “更高的人”希望不吃安眠药
也能睡觉,希望住在瑙姆堡和巴塞尔而不在乎那里的“大雾
与阴暗”。“更高的人”希望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希望在人群
中有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名声,他们希望得到的是许许多
多日常的现实,而丝毫也不希望得到非利士人的现实。尼采
不能过这种本能的生活,他没有这种动物般的生活冲动。不
管他是多么伟大和重要,他的人格是一种病态人格。
但如果他过的不是一种本能的生活,他过的又是一种
什么生活呢?我们真地能指责尼采实际上否弃了他的本能
吗?他不可能同意这一说法。他甚至能够没有多大困难地证
明他在最高的意义上过着本能的生活。但我们会诧异地问:
人的本能和天性怎么可能驱使他断绝与人类的联系,进入
到绝对的孤独之中,进入到靠憎恶来支撑的避世和对人群
的远离之中?我们认为本能的作用是促使人们结合、促使人
们交配、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