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精神分析首页 | 当代动态 | 精分文粹 | 自体心理学 | 客体关系 | 分析心理学 | 社会人文派 | 精分案例 |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 | 梦的分析 | 个体心理学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精神分析首页 >> 精神分析 >>
  • 精神分析入门 (1)
  •  2008-03-30 13:50:37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美]J * 洛斯奈    郑泰安 译

     

    编者的话

        本书世界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本通俗性读物。作者用问答的方式和浅显的语言,说明了精神分析的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术语,介绍了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释,指出了精神分析家同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的区别,叙述了精神分析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同时,作者也介绍了弗洛伊德学说派生出来的阿弗列德*阿德勒学派、卡尔*荣格学派、奥托*兰克学派、卡伦*霍尔奈学派、哈*斯*苏利文学派等几个主要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主张,说明了他们与弗洛伊德观点的相同处,但也明确指出了他们的差异。比如,阿德勒和霍尔奈就在一个主要理论问题上与弗洛伊德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在决定心理症的性脂肪酶,社会因素比性因素重要得多。
        本书并非想提出新的见解,只是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介绍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基本观点。对于未读过弗洛伊德著作而想了解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内容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事倍功半的理想读物。
        本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学说风靡欧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忽视这个新的社会现象,他们对弗洛伊德学说提出了批评。他们的主要论点有:精神分析理论企图撇开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去确定世界范围,打算到人的器官中去寻找这个世界;弗洛伊德错误地认为人的命运,人的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全部内容,完全取决于他的性本能的变化;每当一个社会阶级发现自己处于崩溃状态时,它的意识形态就会一个劲儿地唠叨一个题目:人首先是一头动物;这样,动物的出生、繁殖和死亡这三项基本活动,开始在生物学意义上同历史活动相对抗,并且似乎成了历史的代用品。除此以外,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有这样一个对弗洛伊德的重要批评:弗洛伊德始终没有找到认识潜意识的直接和不通过媒介的途径,它只是通过病人有意识得特别是语言的反映而对潜意识有所了解。弗洛伊德的整个心理学硕士建立在人类语言表达的基础上的。而语言又完全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精神的作用过程揭示了一定的社会根源。语言不是某一个人的财产,而是某一个人所述的社会集团和社会环境的反映。可见,弗洛伊德不过是把构成特定社会历史集团(即20世纪初维也纳的小资产阶级)特征的精神冲突抽象画,毫无根据地使这些冲突超越了历史、文化和社会阶级。
        上述对弗洛伊德的种种批评是否适当,今天我们当然作进一步的探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在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时,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进行考察,要善于识别哪些是科学的合理内核,可以作我们的参考,哪些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应该加以扬弃。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文学研究参考资料丛书"之一。

     

    前言

        人的情绪问题和人本身同样的古老,所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博士绝不是第一个介入这些问题的人。
        例如,我们从古代希腊人中知道有个叫奥瑞托*安提方(Orator Antphon)的,他就是独自毅然决然地去研究情绪困扰问题的人。这个问题在当时已被注意。在安提方的观察中,那时的医生仅仅是治疗身体的病,对人们的"心理抱怨"去只能一筹莫展。
        根据当时不止一个历史学家的记载,安提方走进了柯林斯市场(Corinth market)成立了一个办事处。他替自己登广告,说他要担任恢复人们心理健康的工作,于是病人来找他帮忙。他探讨她们受困扰的原因所在,设法借着交谈来消除他们心中潜藏的忧虑感。
        安提方可能因为工作范围他大而有其他的名字。我们连他做得有多成功都还不清楚,不过它也许是我们考察所得第一个"执行正式心理治疗工作"的人了。
        有位历史学家记载说,安提方不就放弃了这项工作,因为他觉得有更重要的事可做。其中一件是创造语言。这方面他颇具名声。那些日子里,很少心理治疗家有充裕的时间去创造语言。
        安提方死后的两千多年期间,其他人也走进了市场,按他们自己的方法尝试着去减除朋友们的情绪困难。他们采用了咒语、迷信、宗教、医药、拷问刑具,以及被称为常识的一些知识。但一直到弗洛伊德博士出现时,通往人类心理的门户才被打开,心理治疗才得以达到成熟阶段。
        在过去那个狭小而较单纯的世界里,即使天文学家都绝对肯定地相信地球是扁平的。然而在今天的世界里,有这种信念的人闹经可能大有问题了。这是随着人们学习的进展而改变的。弗洛伊德的年代里,人们认为凡是足以自我控制的人,都可以自由的主宰自己的思想、感觉和行为。这种信念如今也不复存在了。要知道,那个纯真的辞语"自我控制",实际上却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一些东西的产物呢!
        当一个人注视另一个人时,他偏于看到非细部的整体形象,就好像在宁是一张画,反映着一个行动,他喜爱它,他不喜爱它,或者"他是与他不同的"......如果换一个艺术评论家来看,他回忆比较探究的方式反应。画对他而言代表着一种分离元素的组合。他把它们解析为颜色、合成、构图技巧,甚至那种画在画布上的可能的特殊安排方式。
        对于"自己为什么以某种方式反应别人"的问题,一般人不会感到兴趣。但是分析家同艺术评论家一样,对研究构成整幅画的调节大有兴趣。事实上,在他脑子里充满着许多个"为什么",而这些是没有受到训练的人所不会产生的。他们只须"反应",却无须"了解"。
        认识很复杂的动物,他思考,感觉,希望,战斗,饮食,哭笑,做梦,忧怨......一天之中,有种种不同的感觉和行动。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喜欢把自己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unified whole),而不觉得自己是许多琐碎的集合。但是心理分析家的主要工作,正式探查这些琐碎的内在含义。
        对许多人来说,精神分析知识一个空疏的名词。有的人甚至对他颇感不快。在人类逐步进展的历史里,很少有哪个观念,由于不正确的知识和误解,这样地使人感到厌倦。
        凡是听过谈精神分析的人,都明显地知道很多人对他抱有不少疑问。这些问题固然可以从若干种书里找到答案,但这些答案对于外行人未必切合实用。它们往往是这方面专门著作,因此常喜好卖弄术语和观念,使得一般读者摸不清头脑。
        因此,即使有答案,一般人依然无法找到,而且那些草率的,却自以为了解精神分析的人,往往过于轻忽地把他的一些事实一带而过,结果疑问和不正确的认识依然存在。
        这本书希望节大许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它包括外行读者心理上时时会产生的"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样?"。它不但要说明一些精神分析的基本观念,还要指出一些偶尔产生的脚实际的细节。读者将发现书中大多数的问题是那些"怀疑甚于了解"的人迟早要提出来的。同时也将发现多数答案是以简单的日常用语写成的。
        这本书既不可妄想成为弗洛伊德的景点,也不会是一本手册、教科书或其他类似著作。它只是在一个需要很多光亮的领域里多做些澄清的工作。有些地方本书轻轻带过,关于这些地方,其他较复杂的著作会做更深入的探讨。还有些地方略去不谈,但这是有充分的理由。整体而言,这本书可以为一般读者驱散很多疑云,并提供一些启发。也学他会鼓励一些人进一步地阅读这方面的著作。由于它有澄清和简化的效果,也许可以作为精神分析课程的扶助。
        精神分析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和其他公众科学艺术一样,是永无止境的。它也和地质学、数学或音乐一样,并不敢说它能够预言明天或将来才会知道的每一件事。但它现在能对"人的了解"这一领域提出许多新的贡献。
        稍微听说过精神分析的人,要是能在对它产生意见前,先把握一些这方面的基本事实,那真是精神分析学界的一大幸事。本书所采用问答方式,正是希望能帮助推动帮助这项工作。
    赫伯德*荷德(H*Hold M*D)于纽约


    第一章   楔 子

    1.什么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一个较新而具有革命性的心理学分支。弗洛伊德发现它的基本原理还不到七十年,比这个世纪还年轻。它的理论核心是: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
        比方说,一般人大都乐于相信他们为什么那样想,那样感觉和那样运动,精神分析则坚持说他实际上并不知道。它认为我们所想的、所感觉的和所做的事情,都受心理某一部分的指挥,而这一部分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精神分析称这个控制的机构为"潜意识(参看"什么是潜意识这一节")"。尽管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大,但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和力量。
        以潜意识的理论作基点,精神分析想要讨论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这样子"的真正原因。应用弗洛伊德及其后继陆续发展的特殊技巧和理论,它设法让个人意识地知道它曾经有过什么属于潜意识的心理。然后个人的自我认识才能获得充分发展。
        通过这种自我认识,心理分析家相信一个人有摆脱各种广泛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可能。这些问题老是妨碍他在可能的最好层次上替自己思考、感觉和行动。

    2.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运动的创始人。他为今天的精神分析留下一个最重要的蓝图。
        弗洛伊德在1856年诞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小市镇弗莱堡(当时属于奥匈帝国)。四岁时随全家移居维也纳。其后几乎一生都在那里度过。
        他的家境并不好,但他希望接受教育的愿望得到了鼓励。据他后来说,由于好奇心的关系,他先学医。然后他的好奇心却大半放在人的关系,甚至人的目的上。
        在维也纳医学院里,弗洛伊德特别对有关人的脑以及神经系统的著作感到兴趣。毕业以后即以此作为专业。他在早期的论文报告里提到一种药剂,即后来被用作局部麻醉剂的可卡因(Cocainum)。
        1895年,在另一位医生的协助下,弗洛伊德开始发展一些构成精神分析基础的原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他变成大家争议的人物。他在科学报告和书本上不断地提到一些观念,然而这些观念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说是他艰深了,使得人们不断地咒骂他,藐视他,因为他扰乱了就有世界的安宁。但他坚信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仍然继续向前迈进。
        起初弗洛伊德真正是单枪匹马地为自己的信念战斗。但是几年以后,倾向他一边的人愈来愈多。1939年他在伦敦去世时,恰恰是被纳粹从奥地利放逐一年以后。他发现世界上大多数有思想的人已经接受了他。并公认他为了追求人的了解方面的革命方法的创立人。

    3.精神分析的观念是怎样发现的?
       在弗洛伊德开始学医实习的时候,对于心理和神经失调的原因知道得很少。他毕业后在巴黎和柏林的研究,使他对于"利用催眠治疗这种疾病"的可能性发生兴趣,但是起初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结果。
        不过,在早期的实习中,弗洛伊德学会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受到约瑟夫*布罗伊尔(J.Breuer)医生的影响。他是个全科医生,与弗洛伊德很熟。布罗伊尔曾经治疗过一个年轻妇女。她在长期照顾自己父亲的疾病后发病。症状很多,癔病即是其中之一。经过催眠以后,她自由地向布罗伊尔说出一些在他照顾父亲期间发生的事情。。他一面听着,一面把这些事与她的每种症状进行联系,发现似乎在每件事发生的同时,她都感觉到有些强烈的情绪在发生,而她却把它们潜制了(参看"什么是潜抑")她后来发展为癔病以及其他症状,都是这些早期症状的伪装表现。
        应用透过催眠得来的知识,布罗伊尔能够使那位妇女在意识上重新接触病症如何产生的经验。不久,她的病症就消失了。
        一般认为这是第一个使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治疗的病例。这件事被弗洛伊德知道后,对他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sfx/jingshenfenxi2995.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精神分析
  • 儿童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入门
  • 热点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入门
  • 儿童精神分析
  • 推荐精神分析
  • 相关精神分析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