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做到亲密关系中的理解与接纳?
首先,要表现出理解的愿望,在冲突面前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把差异当作深入了解对方的机会。要怀着好奇和求知的精神去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与你完全不同的思路和行为。要知道,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如果做出奇怪的事,一定有他的合理理由,如果你去了解、去探索,就会发现很多看似荒谬的观念和行为,后面都有产生的历史渊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当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时,能够抱以不评价、不嘲讽、不拒绝、不批评的态度,去了解,去探索,尽可能地感同身受。比如: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影响亲密关系的N个瞬间(6)
装修中,可以讨论:“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颜色,它对你有什么特殊的纪念意义?”
公婆事件中,可以问问老公:“你为什么认定,如果告诉父母我们想有自己的一些时间和空间,父母就一定会生气?”
……
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的理由,就婚姻中的冲突而言,是两种家庭生活方式甚至两个家族间的磨合,而非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磨合。所以,对方针对的并不一定是你本身,而是你从你的家庭中习得的许多习惯,这样的时刻,理解的态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再者,亲密关系偶尔出现些问题是很正常的。有时候,我们跟自己还要闹别扭,更别说跟别人了。而且,不论亲密关系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双方都相互珍惜,就能找到有效的补救措施。比如公婆驾到的家庭,比如男友辞职的恋人,只要他们真正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理解,就完全有可能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
最后,仅仅愿意理解与接纳还是不够的,亲密关系中必然存在着利他甚至牺牲的成分,而让步和牺牲是以一个人的部分损失成全两个人的最大利益。米小妮夫妇最后之所以能够求同存异,双方都是在利他精神中做了让步的。因此,这对夫妇不仅即将收获一所“不完美”但却舒适美丽的新居,而且还有更深的理解、接纳与热爱。
她刚刚结婚20多天就后悔了,除了对婆家的物质生活不满意,她还担心,上辈不幸的婚姻可能会重现于自己的家庭中。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她为什么要当“逃跑新娘”(1)
“我刚结婚20多天,很后悔,因为仓促……”一位南方女子,在电话里细叙新婚后的感受,没有一点步入婚姻殿堂的喜悦,有的则是进入“恋爱坟墓”的悲戚、懊恼,以至想离婚。
怎么个仓促呢?我问。
她说,谈了4年,迫于外界压力才结婚的,没有认真考虑过彼此是否合适。
我能理解女性到了当嫁未嫁、当婚未婚的年龄,面对婚恋伴有的慌乱、迟疑或草率。但一场谈了4年的恋爱还算“仓促”就显得不合常理了,反而说明其中肯定有什么使她不愿放弃的东西。
我问,当初,他什么地方让你有好感呢?
她说,当时我在工作上不开心,跟他聊时,他能说到点子上,并能给我一些与同事相处的指导。他看问题的方法,有些是我想不到的。
你感觉到他对你有帮助,是吗?
她不否定,但仍沉浸在对这场婚姻的不满里。她说,刚认识时,他是大专学历,我是大本,我让他考研,他不,我们为此吵过。还有,当时我跟他说过,我找对象的标准是对方的年收入不能在4万元以下,他告诉我,他符合这个标准,但事实上,那时他每月才赚1000多元。
但你也接受了他,我说,这说明他可以打破你定的标准。
她用沉默代替了回答。然后说,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我们刚结婚5天,他的继父就去世了,虽然是“后公公”,我也觉得很遗憾。可他的妈妈对后老伴的离世如释重负,没有过多悲哀。他们虽然是半路夫妻,可也有16年了。
我问她,你是否对婆婆的表现不满意呢?是因为她的表现才想离婚吗?可你是跟新郎结婚,而不是他妈啊!
她说,他很有上进心,对我照顾得还可以,但我更希望他自己有一个和美、恩爱的家庭。
这与你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系吗?我问。
她说,我父母也不太和睦,但谁生病了对方还是全力以赴。但是,我公公生病时,他的亲生儿女也不管他,我觉得他是因郁闷而死的。
你经历了公公的病逝,触景生情,所以对自己的婚姻前景悲观,对现实失望。你这些感受跟老公交谈过吗?
她说谈过,她问老公:如果以后我生病了,你会全力以赴吗?他说当然。我不信。我觉得他在这种家庭长大,肯定会受他妈妈的影响。比如我们旅行结婚,去漓江,有外加的项目每人160元,他就不去了。我说来一趟不容易,还是尽量玩好吧。他却说,他妈赚钱不容易,能省还是省着点,弄得我好扫兴。还有办婚礼,他妈妈收了亲朋好友的钱,可婚庆办得并不好,连酒菜也不够,都是为了省钱,让我很不满意。而且我们去敬酒的时候,他姐在我后面跟着,让我少敬少喝,也是为了省钱。
她感慨,他家的条件太让我不如意了。
我问她,在你和他婚恋阶段就没有一次让你痛快、高兴的时候吗?我想引导她的情绪往正面方向走走,发现一些幸福的体验。可她说:“我想离婚,我越来越觉得‘门当户对’很重要。”
我感觉到了,这位新娘被婆家的物质生活凉了心。她对婚姻生活的完美憧憬,与现实有了落差。从这一点来说,嫁得再好的新娘,在结婚的当口儿,也难免有或多或少的失落。所谓“新娘情感失落”,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只是程度因人而异。其中不乏“新婚不适”者,在与另一半融合后,过一段时间,多数人的“不适”会慢慢淡去,有的则会成为“逃跑新娘”,因为她的心理没准备好,还不能面对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差。这位新娘是属于哪一种呢?
我问她,既然想离为什么还不离呢?她说,他要换房,准备换到离我上班近一点的地方。
这么说,实际上,你对这个婚姻还是有期待的,期待它对你的生活有实际的益处,那么真正让你对自己的婚姻有所忧虑的是什么?我问道。
她说怕他妈对后公公的情形会发生在自己和老公之间,怕上辈婚姻不幸会重现在她的婚姻里。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她为什么要当“逃跑新娘”(2)
我说,这里有一个对“不幸”的理解。也许你认为的“不幸”只是一种人之常情,这里是不是有你对婚姻抱过于理想的希望?她说,我就是觉得嫁给他“很亏”,从前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军人,他家的条件很好。我问她,那你为什么还是嫁给了现在的老公呢?她不说话。我说,你还是看中了他的长处,是吧?她沉默着,没有否认。我想,她的沉默里也许又在比较这两个对象的长短。
我说,事实上,另一半的“不足”,比如经济情况是可以通过今后的努力加以改变的。没有上进心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也会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至于这位新娘最为忧虑的,上辈婚姻不幸会否重现在她的婚姻,我认为有一个“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暗示效应。她是在看上一辈的戏,有着自己的解读,并对号入座,暗示自己。
易于受暗示指引,是内心不够自信的表现,于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别人的婚姻不幸是否会出现在自己的婚姻里,完全在于主人公对婚姻的认识和行为能力。所有人都是别人婚姻的看客,却是自己婚姻的主人。当自己的主人,就意味着不能过于依赖他人,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而要有避免和防范“不幸”的意识和能力。
也许我的说法导致没能与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至咨询到最后,她的情绪都没有改变。这是否触动了她安静地去自省,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进入婚姻,患得患失是难以享受快乐和幸福的。
(夏芒)
两个人开始好的时候,是被彼此的优点所吸引。可是,分手的原因,往往就是当时的优点呈现出了相反的一面,过去的温柔可爱,变成了依赖性过强。
我是一条不冒泡的鱼 恋爱是两个人的联袂出演(1)
一个女研究生打来电话说,最近心情很不好,因为上个月与男友分手了。她冷静地想过分手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很难受,还经常想他。
这好像是分手后遗症:痛失所爱,放不下,想回头。我说,你想跟他和好,是吗?
她说,是的,可他说我们的性格不合适,这让我很头疼。
我问她怎么不合适。
她说,不知道,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老是吵架。
怎么吵的?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为一些小事生气。比如我刚工作,要去外地培训,离开学校又要搬家,有好多事我们怎么都说不到一起。他一来我就冲他发脾气,他不理我,我就赌气,也不理他。
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呢?
嫌他不关心我。我要租房找房,很累的,让他跟我一起,他说要做实验很忙(他还在学校)。再比如,我搬家,他也姗姗来迟,惹得我发火。
这种情况以前有过吗?
没有。
这么说,只是发生在毕业后工作这个时期。你们好了多长时间?
两年多。
她继续说,本来分手是我提出的,一开始他让我冷静地想想,我没理他,结果一个月前,他就给我发了短信,说“性格不合,分手”。我心里很难受,也不能告诉父母,对他们我总是报喜不报忧。
我能感觉到你的痛苦,毕竟曾经爱过。你有没有总结过两个人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我想,是我脾气不好。我是学文科的,爱冲动,情绪不稳定。他是学工科的,很冷静。他说我们性格不合。
说着说着,她开始抽泣起来。
等她情绪恢复,我问,你到现在也不清楚吗?
分手后,我跟他打过电话,他说,从长远来看,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手好。他说自己是个自我中心的人,改不了,而我又是一个需要别人关心照顾的人,他做不到。他说的有道理,我自己理智上是接受的,但感情上接受不了。分手已经一个月了,可是我还是很难过——其实,还是不想真分手的。
一个月时间不算长,只是你失去了舍不得的东西。失恋的恢复期,比一个月要长得多。给自己时间走出来。咱们还是谈谈当初你们为什么能在一起,彼此被吸引的地方是什么,好吗?
开始时觉得他各方面都好,与我互补。比如他做事踏实认真,责任心强,比较成熟,本分,细心。
他被你的什么品质所吸引呢?
他觉得我温柔可爱,跟他有话说,活泼,能力强。不过,能力强是他分手时说的,他说很多地方他都佩服我,我也不知道他指什么。
这么说,两个人开始好的时候是很清楚的,知道是被彼此的优点所吸引。可是,不知你有否发现,分手的原因,往往就是当时的优点呈现出了相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