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服法则 (6)
信赖“放下”的过程
离婚其实是一种“放下”的过程。对某些人来说,这个过程可能在婚后的第一年就开始发生;但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它可能就会发生得慢一些。造物者会在这个过程中引导我们,并且在我们愿意的情况下,由它来照顾我们。如果我们的认知偏离这项事实,那么我们将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同时也紧紧抓住任何我们自认为会带来安全的事物。
我的朋友吉哈德(Gerhard)以他的“航海历险”经验来比喻离婚男女所必经的心路历程。有一天,他从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出发,准备航向远方的一座小岛。虽然航程已经过了数个小时,但只要他回头眺望,仍能看见来时的土地。然而,当他渐行渐远时,心中熟悉的土地也越来越渺小,直到最后,他所熟悉的土地终于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此时,他不但已经看不见来时的土地,并且目标中的小岛也尚未出现。虽然心中略感失落,但他仍不断地观察着水流的状况,以确保自己的航程不致迷失。因为有人教他,想在航行中确保行进的方向,就必须观察水流的走向,而非遥望着远方。换句话说,当你观察水流的变化时,你才能确认船只正在航行、自己正在前进。
太专注于一件事情的“结果”,不但会让你心中产生恐慌,同时也会让你忽略了自己正不断成长的事实。当你从一个自认安全的地点漂离,而未来的归处却又茫然不清时,你必定会感到孤寂,并且觉得自己已经失落在汹涌的“思绪之海”。相同地,一旦你开始让自己解脱于外在世界的时候,你便同时地开始“漂离”那些让自己觉得安全的成见与意图。“解脱”是一个能让我们觉得轻松自在的境界,虽然在这个境界中夹杂着许多“变化”与“未知”,但却是我们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寻得内在平静的地方。
我们能够从众多圣哲的言谈中得知,人类是经过造物者完美设计的物种,并且拥有体验内在平静与满足的天赋人权。 外在的现实世界就像是一面黑板或是一座游乐场。如果你不喜欢它的外貌或是它所带给我们的感觉,我们便可以重回最初的规划阶段,重新做起。无论是配偶、家庭、社会地位或是职业,对我们而言,这些都是属于身外的事物。而所有身外之物其实都是暂时存在的。一旦我们执著于这些短暂的事物,我们便会被它俘虏,成为自己欲求下的牢囚。总之,当我们被自己所执著的短暂事物所束缚时,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这些内在的欲望与嫌恶都将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
当我们能够将事情的“最后结果”从心中放下时,我们才能与内在心灵的最大力量结合,并且当生命的潮汐将我们冲往陌生的地方时,我们还能坚强如故、安心自在。同时,借此力量,我们也将确信无论打击自己的“波浪”如何地汹涌澎湃,我们终将回归温暖、舒适的“大海”,体认深存于我们生命核心的平静与满足,进而享有一份确知“成长所需元素都潜藏于自己内心”的安全感。拥有“自己是宇宙主体一部分”的信仰与信心之后,我们便能够诚心地“臣服”于造物者所安排的各项人生机缘。对于造物者的“信赖”是我们生命成长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个基础将提供我们认清“自己的生命正朝向它该有的方向发展”的智慧,并且也让我们深信“造物者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各有一套精心的安排”。当我们能够“臣服”时,我们便能放弃对当下各项结果的抵抗;而且,“臣服”不但是勇气的终极表现,也是灵性生命的发展基石。
“臣服”的做法,除了表达了我们不想再生活于伤痛之中的意愿,更表现出我们想要转化内在负面情绪、停止在现实中挣扎的深切渴望。它使我们的生命成长能够超越自我的狭隘与缺陷,避免受到“我们是孤立、独特以及寂寞的”不实观点所误导。
“臣服”于各项机缘将让我们
得以回归自然本性,悠游地舞动生命。所以,我们对于造物者完美安排的称颂,将是对世人深具影响力的一项证言。 当放下自己的意图时,你会认为:“即使事情的结果不像我想要的那样,我仍将勇敢地面对它、让它继续存在。”“放下”与“平静”是同义词,而且二者同生同灭。“平静”其实离我们不远,如果你想要找到它,你只要表现地像造物者的仆人一样,顺从它的安排,那么你就可以立即寻获它的踪迹。所以,请你现在就相信:宇宙间正有个大计划在等着你,如果你能“臣服”于一切机缘,这个计划将即刻为你展开。
第二部分《离婚的心灵法则》
臣服法则 (7)
“臣服”是你能给自己的一项礼物。它代表了你的“信仰”。也就是说,即使不知道生命之河将准备把你载向何方,但你仍然相信,它会把你带往自己应有的正途。
以下的练习非常重要,请你专心地加以体会。所有的答案都存在于你的内心之中,唯有让自己保持相当的平静,你才能获得这些答案。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本项练习,并且在过程中忠实地进行各项练习步骤。你可以点上蜡烛、放些轻柔音乐,以塑造一个有益本项练习的环境。现在就请你拿起笔记本和笔,开始进行以下的练习。 当你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请闭上眼睛,做五次深呼吸。利用呼吸来放松你的身体、平静你的思绪。现在,请你在闭上眼睛的同时,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并且将答案写在笔记本上。
我正在生命中抗拒什么
我在害怕什么 如果我“臣服”于自己所抗拒、害怕的事情时,将发生什么结果?
如果坚持抗拒的话,我将得到什么
有谁会因为我的坚持抗拒而受到伤害
我必须排除哪些障碍,才能让自己顺利臣服
以下练习的目的在于辨识出你的恐惧。想象当情况最糟时的可能结果,并且思考有何方法可以扭转危机,让你重获生命活力。为自己挪出大约三十分钟安静而不受干扰的时间来做此练习,请就近拿起你的笔记本和笔,然后点支蜡烛,祈祷自己能够拥有面对最大恐惧的勇气。现在,请你慢慢地连续做三次深呼吸。由鼻子吸气后,再由嘴巴呼气。当你感觉内在平静与放松时,问自己下列各项问题,并且,每次只选择一项情况来练习。
在眼前的生活中,有什么情况会让我觉得害怕?在这种情况下,我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在这种恐惧下,什么是最糟的可能结果
在不经粉饰的情况下,条列出你最恐惧的事情与其最糟的可能结果。然后思考一下,有哪些令你恐惧的事情已经在现实中发生。然后,问自己下列各项问题:
既然恐惧已经成真,我必须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得到幸福
我必须采取哪些行动步骤
我必须找谁商谈
我该何去何从
我必须做哪些改变
当我们能在最糟的可能结果中保持平静时,我们就能从现实中解脱。
条列出所有在与配偶分手的过程中,令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针对你的离婚情况,拟出一份新版的情境故事,并且在故事中,用比现况更悲惨五十倍的夸大方式来描述相关事实以及你的感受。
第三部分《离婚的心灵法则》
你非孤独无依(1)
造物者指引法则
造物者指引”法则将带你体会:造物者的神力将为你完成自己无法独力完成的事情。一旦你能在造物者更周全的人生安排下,放弃“小我”的自负心态,你将不必再筑起高墙来保护自己免受前任配偶的伤害。当我们能够放下对“事情本该如何”的定见时,我们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生命中的新契机。当我们身受造物者的指引时,以往骄纵的态度会被更加开阔的胸襟以及不断学习的意愿所取代,所以我们的行为举止会变得更为谦逊。而这种谦逊的言行正是让造物者能够贴近我们生活的必要元素。当我们不够谦逊时,我们会不自量力地以为自己可以独力完成任何事情。然而,不当的优越感以及自负心态只会遮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无法看清事实的全貌。唯有我们不再以为“自己是离群索居的个体”,自负的心态才能不再主宰我们的言行举止。当“自己是离群个体”的迷思仍顽固地存在于我们内心时,我们便无法开启另一扇更高深的智慧之门。
虽然在表面上难以察觉,但就在婚变发生的同时,造物者往往也提供我们一个可以仰仗它的机会。“冥想”与“祝祷”能够平静我们的心情、舒缓我们的情绪,同时也协助我们找回儿时所拥有的盼望与热情。相反地,负面的情绪波动只会提醒我们:天真无邪的美景已离我远去,而且自己正被一片愁云惨雾所完全笼罩着。我们的“恐惧”会来自于自己的愤怒、痛苦、烦恼、怨恨以及沮丧;相对地,我们的“信心”则是由希望、机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