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是一种慢性障碍,在考虑此诊断前,症状必须持续至少两星期。要区辨忧郁发作与儿童期或青春期的正常情绪改变,需考虑时间的条件,以及在家庭、学校或社交关系中,对压力源的“适应反应”。如同其他精神方面的障碍一样,内心感到苦恼和对生活造成干扰,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孩子的持续忧伤和对愉快的活动失去兴趣,成为了苦恼的来源,也就是罪恶感和没价值的感觉。当忧郁严重到引起身体症状、难以专注和在学校发生状况,引起生活上的干扰,则合乎忧郁症的诊断准则。
忧郁症可能引起孩子在生活各层面的混乱,思考、行为、情绪和身体健康全都会影响到。在不同孩子身上,忧郁症的症状有很大的差别,某些孩子可能不安、神经质,“强打精神”;另外一些孩子则可能是无精打采、愠怒和精神不济。因为年幼的孩子通常症状不多,而青少年又会“隐藏”他们的忧郁,所以很难发现这些孩子发生忧郁症。年幼的孩子可能看起来没什么情绪或表情平板,并非忧伤的表情,只是抱怨情绪不太好;但当小儿科医师作检查时,他会承认内心很空虚,平日喜爱的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也不再令他快乐(不觉得快乐,是忧郁的典型症状之一)。
当患忧郁症的孩子过度陷于白日梦时,似乎“ 从自己的世界出走”。他无法专心,所以在学习上发生困难;可能也有记忆的问题,很难记住物理公式、历史事迹。在某些情况下,难以记住他人的名字或脸孔,造成社会关系的尴尬,或落得“糊涂虫”(如果他以承认自己的健忘来掩饰尴尬),或无礼(如果忘记刚认识朋友的名字)的名声。他也常常难以作决定,即使是最小的决定,如:是否要穿蓝色的衬衫,或红色的裙子,都需要超乎寻常地斟酌半天。这些孩子根本不可能作重大决定,所以忧郁的青少年可能不会填申请大学的表格,因为无法决定要选择哪些学校。
忧郁的青少年呈现出来的外观,比较不是忧伤或退缩,而是不安、易发脾气和具攻击性的形态。例如:患忧郁症的青少年可能因跟同学打架,或摔角比赛时因技术犯规被罚出局,或在篮球时做出不当的粗鲁动作,被学校遣送回家。青少年可能会说,他不再觉得快乐了,但是可能无法告诉您,他感到忧伤,或对任何事都没兴趣。但透过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应能知晓其问题。
大部分忧郁症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发泄”或不服从、物质滥用(酒精或禁药),及过分冒险,导致经常发生意外及企图自杀。社交退缩很普遍,这类孩子可能跟朋友、家人或两方面都疏离,大部分时间待在自己房间独处,或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当孩子忧郁时,学业成绩也会退步,不仅因为很难专注,还因为他对这些学科都缺乏兴趣。学业成绩退步是忧郁症的第一个迹象,甚至在他感觉忧伤或沮丧前即显现,作业写得乱七八糟、未完成就交出,以及抱怨跟不上课程进度。
忧郁症出现的身体症状,包括:精力减退、疲惫、失眠、胃口改变,以及各种不同的毛病,如:头疼、胃痛、慢性疼痛。精力消退及感觉“缓慢下来”,是忧郁症儿童最常见的抱怨,但是这些未必跟疲惫和睡眠改变有关。失眠也很常见,孩子可能会难以入睡、一直想睡,或是太早醒来。儿童最常见的形态是难以入睡,在入睡前花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担忧各种事。之后,可能在半夜两点到四点之间醒来,就再也睡不着,直到早上该起床的时候,反而想睡觉。
忧郁症也可能引发完全相反的问题,过分嗜睡,这类孩子很早就上床就寝、很晚起床,在白天也想睡觉。此外,可能出现两极化的胃口改变:孩子突然变得没有胃口,虽然没有刻意减肥,却体重减轻;或者变得很容易就饿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增加了三、五磅(约一、两公斤)。这些身体症状相当普遍,没什么特别,所以不能单凭这些就诊断为忧郁症,但可作为全盘考量之列,因为还是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障碍。
当要断定一个孩子是否有忧郁症之际,年龄及发展阶层应予考量。幼儿不能表达自己的感觉是忧伤,所以无法明白告诉您他的感受,但是比平日容易哭泣,并且在脸上有忧伤的表情(如果孩子不是面无表情或表情淡漠)。
到了学龄期,忧郁的孩子应该能告诉您,他感觉不快乐,虽然仍形容情绪是烦燥或愤怒,而非忧伤。他会自我批评,可能说自己长得丑、人缘不好、能力差,或“一事无成”。此外,也可能对别人的批评或仔细端详更为敏感,以及可能不愿冒被击败或被拒绝的危险,而从竞赛性的运动,或从同侪关系中退出。当忧郁更恶化时,可能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价值,往往伴随无望感和无助感。一旦觉得自己的处境没有希望,而且无力去改变时,孩子就容易处于自杀的危机中(满脑子想死或伤害自己,或采取行动企图伤害自己,甚至杀掉自己)。
忧郁症的治疗
一般而言,儿童期忧郁症的治疗最好使用药物,因为在确认诊断前,严重程度通常已在中度以上。唯有轻度的忧郁,方可用心理层面的治疗(如: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然而,对于轻度与中度的忧郁,治疗计划包括并用药物与心理方面的治疗技术,其效果比单纯使用一种更好,因为两种治疗经不同的机制运作,合并使用所提供的治疗效益最大。然而,在美国目前医疗照顾给付环境下,可能无法提供这种合并治疗法。再者,父母应该了解,几乎所有忧郁的治疗是在门诊进行。但惟有当孩子没有自杀危机时,才适合这样的安排,否则就必须住院治疗,方能确保其安全。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