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恐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照片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容易生气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 怎样管教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25)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都重要。他们需要知道,他们比我们生活中的任何物质财产都重要。弗雷德的妈妈在想起这极其重要的一点之前,犯了一些错误。
    弗雷德打碎了妈妈一个很珍贵的古董花瓶。妈妈为此极其伤心,坐到那儿哭了起来。弗雷德为自己打碎了花瓶难过得不得了,但他最后问道:“妈妈,要是我出了什么事,你会这么伤心吗?”
    孩子们经常不知道自己有多么重要,不知道父母有多么爱他们。有时候,父母和老师们过于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以至于他们眼中没有了孩子——孩子眼中也就没有了自己。
    有一次,有一个家庭来找我咨询。他们的女儿偷了一个让她非常生气的朋友的衣服(她说是在开玩笑)。她妈妈和姐姐对此非常生气,以至于说她是小偷,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做了其他坏事。我问她们为什么那么生气。她们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妈妈说她担心女儿将来会被送进少管所。我问那又怎样。妈妈告诉我,她很担心那会对女儿造成伤害。然后,我问这位妈妈,她认为女儿对自己被叫做小偷并且被指责还做了其他坏事,会有什么感受。这位妈妈承认自己已经伤害了女儿,虽然她声称担心女儿受到伤害。
    我问这位女儿,她感到哪一件事情会让她更难过,是被送进少管所还是妈妈这么对她。她说:“妈妈这样更让我难受。”
    因为这个女孩已经十几岁了,她妈妈没有办法控制她。这个女孩儿需要体验她的行为后果,以及来自妈妈的爱和支持。
    我们很容易做出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来。这位妈妈因为爱女儿并且想要保护女儿免遭伤害,而羞辱了女儿。她的女儿听到的全是被她理解成“妈妈甚至不喜欢我”的羞辱。
    我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你也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但是,孩子知道你爱他们吗?如果你去问问孩子,也许你会感到十分惊讶。
    一位妈妈问自己3岁的孩子:“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爱我。”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知道你爱我,如果我得了好分数。”
    我们经常唠叨要孩子们做得更好。我们希望他们更好,是因为我们爱他们,并且认为如果孩子做我们认为对他们好的事,他们就会更幸福。他们经常听不到我们想让他们做得更好是为了他们。他们听到的是“我永远做得不够好。我达不到你们的期望。你们想让我做的更好是为了你们自己,不是为了我。”
    记住,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的了。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当他们运用惩罚时,并不是在爱孩子。事实上,大多数父母都是以爱的名义在运用惩罚。在《爱得太多的父母》一书中,我们用了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在其他方式更有效的时候,父母为什么会运用惩罚,以及怎么会有那么多成年人会想:“我小时候遭到了惩罚,我现在不也挺好。”
    是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挺好”,尽管我们小时候受到过惩罚。我们能对小时候受到的惩罚开怀大笑——甚至会说那是我们应得的。然而,如果当初允许我们从错误中学习,我们现在会不会比“挺好”更好呢?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斯坦通过大家的帮助,认识到了惩罚(把他“培养”成现在的“挺好”)与正面管教(那样的话,他今天就会是个好得多的人了)的不同。
    斯坦在他的养育学习小组里,向大家说了他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在一次考试中作弊的事,他说:“我糊涂得实在可以,把答案抄在了手心里。老师看到了我考试时张开拳头来找答案。”这个老师一把抢过斯坦的试卷,当着全班的面撕得粉碎。他这次考试被给了个不及格,还被大家叫做“骗子”。老师把这事告诉了他的父母。他爸爸给了他一顿痛打,并且让他禁足一个月。斯坦说:“我后来再也没有作弊,我那次的确应该得个不及格。”
    为了帮助大家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成效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组长帮助他对这次经历进行了探讨。

    组长:“大家都同意斯坦应该得个不及格吗?”
    组员:“是的。”
    组长:“不及格是否已经足以让斯坦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了,还是他还需要惩罚才能知道呢?”
    组员:“这个……”
    组长:“斯坦,你认为呢?因为作弊得了个不及格,你有什么感觉?”
    斯坦:“我感到非常内疚,非常尴尬。”
    组长:“这让你决定怎么做?”
    斯坦:“我再也不作弊了。”
    组长:“你在挨打(惩罚)之后做出了什么决定?”
    斯坦:“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孩子。我到现在都很怕让他们失望。”
    组长:“那么,惩罚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斯坦:“噢,其实我已经决定不再作弊了。当着全班人的面被抓住作弊,那种内疚和尴尬已经足以让我接受教训了。实际上,对让父母失望的担心才是我真正的负担。”
    组长:“如果你有一根魔杖,能够改变这件事的过程,你会怎么改变它?你会希望别人怎么说或怎么做?”
    斯坦:“我肯定不会作弊。”
    组长:“然后呢?”
    斯坦:“我不知道。“
    组长:“有谁能给斯坦提些想法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斯坦的老师或父母应该怎么做或怎么说,才是和善而坚定的管教办法?”
    组员甲:“我是个老师,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个老师应该把斯坦叫到一边,并且问他为什么要作弊。”
    组长:“斯坦,你怎么回答?”
    斯坦:“我会说我希望通过考试。”
    组员甲:“然后,我会对他想要通过考试的愿望表示赞赏,并问他,他对以作弊来达到目的有什么看法。”
    斯坦:“我会发誓以后不再作弊。”
    组员甲:“我然后会告诉他,这次考试他只能得个不及格,但我很高兴他知道了不能作弊。然后,我会要他为我订一个计划,说明为了通过下次考试他要做些什么。”
    斯坦:“我还是会因为作弊而感到内疚和尴尬;但我会感激老师在坚定的同时对我的和善。现在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组长:“现在你打算怎么用你的魔杖改变你父母的做法呢?”
    斯坦:“如果他们能够知道我是多么内疚和尴尬,该有多好啊。他们可以强调这对我是一次多么沉痛的教训。然后,他们可以表示相信我会从这次经历中汲取教训,并且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可以对我说,不论我做了什么他们都会爱我,但他们希望我以后不要再做让我自己失望的事情,这能使我恢复信心。啊,多么好啊——父母更担心的是我自己失望,而不是他们失望。我觉得这真的让我倍受鼓舞。”

    通过这次对非惩罚养育方式的讨论,我们看到了以下几点:

    1.非惩罚的养育方式并不意味着“放过”孩子的错误行为。
    2.非惩罚养育方式意味着,在一种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孩子能够从中学习,并持续成长。
    3.大多数人尽管在小时侯受到过惩罚,但现在也 “挺好”——而如果他们能在和善与坚定的管教方式下从错误中学习,他们或许会学到更多。

    斯坦的父亲因为对自己的养育方式的长期效果不了解,他没有获得益处。他没有因为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的理解而获得益处。他不知道孩子在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他不知道“和善与坚定”和“无条件的爱”结合起来会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果他当时能够理解这些,斯坦就会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而获得更多的力量。

    三、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第2章提到过)能很好地帮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障碍,造成了孩子对你的敌意和不满时,就要用这些步骤。在用过这些步骤之后,你和孩子就都会感到被理解了。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成绩。孩子们往往将此理解为父母更看重他们的成绩,而不在乎他们本身。当孩子怀疑你的建议到底是为谁好时,“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应该对你有帮助:

    1.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在你看来我想要你得到更好的分数,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
    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似乎不能为了我而把事情做得更好。当我父母想要我做得更好时,我也觉得似乎我是为他们和他们的期望而活的。”
    3.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实感受:“我的确是希望你考得更好,因为我觉得这对你有好处。我知道这在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意义,但良好的教育会在将来为你打开很多大门,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4.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找出一个办法,使你把努力进步看成对你自己有益的事,而不是因为受到了我的批评?”

    营造一种合作的气氛对于教给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根本——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们有了很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极大地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人生环境。把这些能力教给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你和孩子相处时以你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表率。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做出榜样

    家庭会议和班会给孩子们和大人提供了一起练习多种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机会。如果你用过这种方法,你或许已经注意到,孩子们把他们在家庭会议和班会上学到的技能用在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除了家庭会议和班会以外,正面管教方法还有许多有关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供选择。用于家庭会议和班会的技巧同样可以用于解决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启发式问题为沟通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也是如此——我们在此只提一下这两个。另外,要帮助孩子解决一对一的冲突,除了班会以外,下面的“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也是一个好方法。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不要搭理对方。(转身走开要比留下来打架需要更大的勇气。)
    a.做些别的事情。(玩另外一个游戏,或参加其他活动。)
    b.为冷静期留出足够的时间,然后,采取以下步骤。
    2.以尊重的态度讨论发生的冲突。
    a.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不喜欢所发生的事情。
    b.听对方说他的感受以及他不喜欢什么。
    c.把你认为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什么责任告诉对方。
    d.告诉对方你愿意做些什么不同的事。
    3.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例如:
    a.找出一个一起玩或轮流玩的方法。
    b.道歉。
    4.如果你们无法一起解决问题,就寻求别的帮助。
    a.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这也可以是首选的办法,并不一定非得最后再用。)
    b.和一个家长、老师或朋友商量。

    在和孩子讨论过这些技巧之后,让孩子们就下列假想情形做角色扮演。要让他们就每一种情形以四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为该轮到谁玩绳球而打架。
        排队时夹塞儿。
        用难听的外号叫别人。
        坐车时为抢占靠窗的座位打架。

    老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张贴出来让孩子们参照。有些老师要求孩子们在把一个问题放到班会议程上之前,先用这些步骤解决问题。也有些老师更喜欢用班会,因为班会能教给孩子们那么多其他技巧。最好不要厚此薄彼(班会或一对一),要让孩子们来决定他们更愿意用哪一种。
    三年级的安德伍德老师解释了她是如何采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的。她允许自己班上的孩子在任何时间离开教室,去和另一个孩子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解决问题。她常常会看着两个孩子一起离开教室,看着他们坐在围栏边说话。几分钟后,他们会回到教室,继续做各自的事情。如果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就不需要跟任何其他人分享他们的讨论。在班会上,她会问是否有人愿意说一说他们是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
    当孩子们之间有问题来找家长时,家长也可以把这些技巧教给孩子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ixun/xinli_9998.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咨询
  • 怎样管教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 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 孩子总是做错事情怎么办
  • 孩子犯错不批评和指责孩子
  • 陪伴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 多抽时间陪孩子长大
  • 不好好写作业学习不好
  • 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做决定...
  • 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
  • 激发孩子嫉妒心理独占和...
  • 热点心理咨询
  • 紧张不放松的爱身体也会...
  • 孩子总是惹我生气怎么办
  • 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
  • 父母如何高情商的陪伴孩...
  • 教育孩子应该在心平气和...
  • 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
  • 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做决定...
  • 孩子任性好强喜欢指责别...
  • 同父母关系好的孩子成绩...
  • 总是冲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