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心理疾病心理调整 (2)
  •       2009-08-22 11:57:32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因型中存在,就说明有遗传发生。

        研究表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其亲属中发生同类精神疾病的,比正常人口中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而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根据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不同情况下同病的调查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异卵双生子,而异卵双生子高于一般的普查所得。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染色体畸变,如某个染色体缺失、重复、倒置、易位,可引起某些心理疾病。

        (2)躯体素质因素。躯体素质包括体型大小、体力强弱、营养状况、健康水平、疾病抵抗能力、损伤的恢复或代偿能力,对体力、精力消耗的耐受性等。它与机体的代谢类型、内分泌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及遗传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生活经历有关,以往生活中外界有害因素,包括感染、中毒、外伤及困难处境等,可以削弱(或增强)某一方面的躯体素质,形成特殊易感性(或耐受性),还可以全面削弱(或增强)躯体素质。

        (3)生物生化性因素。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中毒、外伤、癌症、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血管与变性疾病,以及高温中暑、放射性损伤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脑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引起心理异常。

        大量研究表明,一些主要心理的异常表现常与早年发育过程中受到严重损害有联系,孕期受到环境中有害因素影响,如辐射、药物和病毒,以及分娩时胎儿颅内损伤,早产与胎儿窒息等,都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或严重发育障碍,后遗智力发育迟滞,人格发展异常以至精神障碍、幼儿期某些疾病及感染,药物、煤气中毒、颅脑损伤等,也会造成心理异常。

        (4)机体功能状态因素。机体功能状态指疾病发生时机体所处的生理状态,与以往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心理与躯体素质有不同的含义,它本身不是发病原因,但是不良的功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例如,饥饿、过度疲劳、长途跋涉、分娩难产造成体力衰竭、睡眠缺乏、精神持续紧张的功能状态,或酗酒、药物依赖所削弱的心理功能状态,极易诱发身体感染、工伤与交通事故以及心理异常。

        儿童期间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功能状态,青春期内分泌系统、心理与生理功能明显改变的生理状态,更年期性腺功能减退、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功能状态,老年期各种躯体功能逐渐衰退、防御与代偿功能削弱的功能状态,都成为某些潜在的心理异常开始显现的时机,成为整个机体维护内部稳定的防御系统被突破的薄弱环节,即成为心理异常的诱发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心理状态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成型,就可预测其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状态因素包括心理素质因素、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等。

        (1)心理素质因素。心理素质即气质和在其背景上形成的性格,其本身不是致病因素,但不良的或易感的心理素质,如过敏,脆弱与内向的性格,在有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下,易出现心理障碍;而稳定、坚强与外向的性格,在同样外界有害致病因素冲击下,能表现出较高的耐受能力,可以不出现精神障碍现象。

        (2)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及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储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

        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3)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它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

        稳定而积极的健康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情绪安定,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反应灵敏,充满活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使人心境压抑,精力涣散,身体衰弱,反应迟钝。所以,培养良好的健康情绪,排除不良的情绪状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良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学生来说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中的条件和关系如果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进而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在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务必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排查,只有全面正确地做出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
    三、关注心理亚健康

        “亚健康”是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特指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此时生理心理活力减低,适应能力下降,但又查不出有什么异常,所以又称之为“疾病前状态”或者是“次健康状态”。调查发现,这种似病非病的非健康状态70%的人都有过。

        亚健康症状繁多,也多变化,主要有以下不适:浑身无力,体力下降,易疲劳,精力不足,出虚汗,性机能减退,小便清长,睡眠不佳,易激动,情绪不稳,头昏,思想不集中,头涨或有时头痛,视力下降,饥饿但食而无味,颈背僵硬、酸痛,咽喉异物感,晨恋床不愿起,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工作效率差,心悸、胸闷、紧张、压抑,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为小事生气,对生活无兴趣,记忆减退,对未来无信心,把事情往坏处想,常会不知所措等。

        这些症状既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生理上的“亚健康”必然带来心理上的“灰色状态”,心理上的“亚健康”同样会加速癌症和其他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紧张状态而致身心疲惫,尤其是心理上的疲劳更容易引出“亚健康”的体验。

        医学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45岁,且女性占多数,也有老年人。它的特征是患者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及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在医院经过全面系统检查、化验或者影像检查后,往往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为“亚健康”。澳大利亚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口达37%。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则更高。不久前,日本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项新调研发现并证明,在接受调查的数以千计员工中,有35%的人正忍受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痛,而且至少有半年病史。在中国长沙,对中年妇女所作的一次调查中发现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另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工作人员的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的人占 48%。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呈上升趋势。

        有专家甚至预言,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那么如何来克服心理亚健康呢?

        (1)进行生活习惯和行为的调整,使自己的作息时间有规律;

        (2)进行情绪调整能力训练,做到能够认知自己以及对方的情绪,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
      (3)进行松弛训练,把一只气球吹大,然后将所感到的压力事项写在气球上,再用针把气球戳破,人便随之觉得精神放松下来;

        (4)进行职业心理调整,判断自己是否能够从职业中发现乐趣,如果不能,便要发展一项业余爱好,如打牌、下棋、摄影等;

        (5)如果觉得自己有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便需鼓起勇气,尽快进行心理咨询,早日把自己从心理亚健康的处境里面抽离出来。

        亚健康测试

        亚健康是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状态,但其实只要留心一下,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有许多细节已经给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对照下面这些症状,测一测自己是不是有亚健康现象,或是亚健康到哪种程度了?

        以下各项,符合的计1分,不符合的不记分。

        1.早晨懒得起床。

        2.公共汽车来了,一点也不想跑着赶上去。

        3.爬楼梯时常常绊到脚。

        4.不愿意跟上级或者熟人见面。

        5.写文章时老出错。

        6.说话的声音又细又短。

        7.不愿意和同事们多说话。

        8.常常托着脸呆想。

        9.没事就喜欢喝茶、喝饮料。

        10.不想吃带一点油腻的东西。

        11.很想在饭菜上撒点辛辣的调料。

        12.老觉得手发硬。

        13.常常觉得眼睛睁不开。

        14.老是不合时宜地打哈欠。

        15.怎么也想不起朋友的具体住址。

        16.老想把脚搁到桌子上面去。

        17.对吸烟室情有独钟。

        18.体重突然下降,觉得挺好、无所谓。

        19.便秘,或者一有风吹草动,肚子就不舒服。

        20.晚上越是数数,越是睡不着。

        分析解读

        0~4分:你的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不存在亚健康状态。

        5~9分:你的健康状况已经敲响警钟了,平时要多加休息。

        10~15分:你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了,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

        超过15分:赶紧去医院找心理医生,然后申请休假,好好休息一下吧!
    四、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和调适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ixun/xinli_6901.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一个对抑郁症的音乐治疗...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心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
  • 受挫后抱怨和嫉妒导致的...
  • 如何消除流言蜚语引起的...
  • 与母亲乱伦需升华性欲
  • 日常的佛心
  • 什么时候需看心理医生
  • 磨难是一种财富
  • 热点心理咨询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一个对抑郁症的音乐治疗...
  • 嫉妒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
  • 嫉妒心导致的心理障碍
  • 受挫后抱怨和嫉妒导致的...
  • 如何消除流言蜚语引起的...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人性向善:一个积极心理...
  •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健康...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心导致的心理障碍
  • 嫉妒是负面情绪导致心理...
  • 受挫后抱怨和嫉妒导致的...
  • 严厉家庭体罚教育不当的...
  • 无专业兴趣的心理咨询
  • 学习吃力的留级退学的心...
  • 学习没劲的心理咨询案例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1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