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成功心理学 >>
  • 卡耐基经商之道 (8)
  •       2009-08-16 11:58:49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成绩超过其他老资格的同事,大家都感觉奇怪,后来研究结果,知道他专向原已认识的朋友入手,这样他可以利用三分朋友的感情去衬托那本来是百分之百的理智性应酬,因为一买一卖本来谈不到什么感情的,好就买,不好就不买,需要就买,不需要就不买。应酬不是讨论,所以有些推销员硬要纠正顾客的见解,那是不必要的。
      许多人说话时所常犯的语病是语言的杂音。虽然一些人谈话风度很好,但是在他语言之间,却有许多无意义的杂音。
      这样的举止极易引起我们的反感,对彼此之间的沟通不能产生任何效果。
      例如鼻子总是一哼一哼的,或是喉咙里好像老是不通畅,轻轻地嗽着;或是在每句开头常用一个拖长的“唉”声,好像每一句都要犹疑一阵才讲出;或是说完一句,总加一个“嗯”,好像每句都怕人没听清楚的样子。
      这些杂音使你本来很好的语言,好似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大大减少了原有的光彩。
      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许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喜欢加上太多的“坦白地说”、“你听清楚了吗”;有人喜欢老说“你说是不是”、“你觉得怎么样”;也有人习惯性地在每一句话的语尾加上一句“我给你讲”等等。
      像这一类的小毛病,可能你自己平时一点不觉得,要问一问你的朋友们,请他们替你注意一下,有则改之。你要多记一些词语,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思想。
      在“好”这个概述下,有“精彩”、“优美”“出色”、“呱呱叫”,以及许多其他的表现方法,不要简单地说:“你是一个好人”、“这个不很好”、“这篇文章写得太好”等等。
      谚语本来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不过不要每两三句话里就有一个谚语。用太多的现成说法,会使人听了觉得油滑,而且使人眼花缭乱。好像一个美丽的女人,满头满身都戴着珠宝,不但掩没了她原来的美丽,而且使人觉得累赘之极。偶然地,在适当的地方,用一二句谚语,就显得很生动很有力量。
      夸张的词具有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如果用得太多太滥,或是用得不恰当,反而使人不相信。
      你不可能每次说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或是最可笑的笑话;你所看的书,不可能每一本都是最精采的;你所认识的朋友,不可能个个都是最可爱的。不要到处都用“最”、“极”、“非常”、“无限”等词,如果在你这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你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要这样说:“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会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
      下面所谈的是各种类型的反问技巧,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会有很大的帮助。
      反问,即反过来问,答者变成问者。在交谈中,巧于反问,可以平中出奇,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往往使经营者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常见的反问类型有下面几种:
      机智型反问。肖伯纳的剧本《武器和人》,肖伯纳走上舞台向观众致意,一个人喊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肖伯纳彬彬有礼地回答说:“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反对那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的演出吗?”肖伯纳的反问,引起全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幽默型反问。有一位妈妈和儿子对话。妈妈:“你要哪个苹果?”儿子:“我要大的。”“你应该懂礼貌,要小的。”“妈妈,懂礼貌就得撒谎吗?”儿子在反问中,把礼貌与撒谎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事情扯在一起,既令人发笑,又令人有所领悟。
      讽刺性反问。有这样一则故事:地主在半夜催长工说:
      “天亮了,还不起来干活?”长工说:“等我捉了虱子去。”地主说:“天这么黑,能看见虱子吗?”长工说:“天这么黑,能看见干活吗?”长工的反问,迫使对手处于自打耳光的窘境。
      肯定型反问。贞观十五年,唐王李世民问大臣:“守天下难不难?”魏征回答说:“非常难。”李世说:“我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又听从你们的批评意见,守天下还难吗?”魏征说:“古代的帝王,打天下的时候,能够注意用人和听从意见,一旦打下天下,只图安乐,不喜欢别人提意见,导致亡国,所以,圣人说:‘居安思危’,指的就是这个,能说守天下不难吗?”
      疑问型反问。一九八七年《工人日报》以《这是一个什么会》标题,披露了在宁波某招待所召开的某会议的内容。从日程上看,为期五天的会议,只有半天安排正事,其余都是游览。作者问道:“国家三令五申不许借开会之机游玩,为什么仍会有这种不知被报纸披露多少次的怪事呢?”
      抒情型反问。这是揉进反问者情绪和感情倾向的反问形式。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钗见宝玉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扔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这段对话中的反问和动作描写,抒情性质极为浓厚。
      悬念型反问。这种反问,是为了引发提问者的疑问和好奇心。
      例如,张三问李四:“王五最近好吗?”李四说:“你问他?
      他出事了你不知道?”张三急切地问:“出了什么事?”
      引语型反问。例如,一个新战士入伍后,练了一个月的射击,仍然技术水平打不中十环,他问班长:“我为什么打不中靶心?”班长说:“你知道一句俗语吗?‘要想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战士立刻明白了。
      层递型反问。如《追求》杂志的内容介绍:“人人都有追求,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在何处?真善美在哪里?怎么追求到?追求杂志将为您导航。”
      在经营活动中,得体的问话不仅仅要靠聪明的头脑,而且还需要高明的口才。
      据传在某国的教堂内,有一天,一位教士在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他的上司:“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上司的呵斥。其后又有位教士,也发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上司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可见,问话需要口才。利害场合,问话问得巧,可以占有优势。
      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到主持者这样发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的问话比较客气,但效果不好。因为,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着呢?就算是高见,谁又好意思先开口呢?其实,不妨问:“各位有什么想法呢?”
      一对挚友,可以互相询问:“你工资多少?”“谈恋爱了吗?”
      然而,小伙子决不可向初见面的女友提出类似的问题。如果不分听者的身份受到的效果大家可想而知。
      提问是否唐突,也是不可忽视的。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对方:“你有什么理由可说?”“你迟到一小时,上哪儿混去了?”如此唐突的问法,令人难以下台,人家一定会不高兴的。
      经营者在谈判中,要巧妙地用问话来“抓”住对方,使生意做成功。那么,怎样才能问得巧?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提问形式有多种:
      限制型提问。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说出拒绝的或提问者不愿意接受的回答。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在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心理学家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要问:“放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这种问话,显然可以多作鸡蛋的生意。
      选择型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同时也表明提问者并不在乎对方抉择。如,你的朋友来你家作客,你留他吃饭,但不知他的口味,于是问他:“今天咱们吃什么?
      鲫鱼还是带鱼?”
      婉转型提问。这种提问的意图是为了避免对方拒绝而出现尴尬局面。例如,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但他并不知道姑娘是否爱他,此话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绝也不会使双方难堪。
      协商型提问。如果你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图讲清之后,应该问一问:“你看这样写是否妥当?”
      提问要讲究方式,以提高提问水平。
      下面所讲的就是在交际场合进行提问的艺术卡耐基认为,经营者在交流中,一定要掌握提问的艺术,它是经营成功的关键。。提问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广泛性。由于对方可以任意提出问题,特别是记者兴趣更广泛,大至轰动全球的国际事件,小到你的生活隐私,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话题。
      随机性。由于事先不知道对方将提出什么具体问题,很难对自己的发言作系统周密的策划。临场提问往往很突然,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且问题带有跳跃性,只能随时思考,恰到好处地作出回答。如果反应迟钝,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卡耐基认为在经营中,如何答问是一门学问。要注意听清楚所问的问题,准确理解题义。如果你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经营中答问的技巧很多,下面举几例:
      无效回答。即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做非实质性的回答。
      “喂,今晚你要到哪儿去,有什么秘事呀?”
      “没什么事。”(知趣者听到后即会打住)
      “喂,听说小张又换了对象?”
      “不清楚。”(好事者无可奈何)
      “无效回答”并非真正全无效果,它可分为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
      所谓有效性无效回答,即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要对方去领悟。
      如在一次足球比赛中,马拉多纳无意识地手、头并用,球进。裁判判此球有效。赛后,有人问马拉多纳,那个球到底是手球还是头球。马拉多纳说:“手球的一半是迪戈的,头球的一半是马拉多纳的。”
      表面看来,马拉多纳的回答没有明确答案,其实一细想就可以发现,马拉多纳事实上很含蓄地承认了那一球带有手球的成分。
      ——卡耐基认为,在经营中,有时就应这样含蓄地回答。
      所谓纯无效回答,即答话中找不到任何答案,要想到得答案,只有到别处寻觅。
      一次,有位日本记者问陈毅:“中国的第三颗原子弹何时爆炸?”陈毅答:“中国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请你等着看公报好了。”
      经营者有时就得避其锋芒,巧妙答之。答非所问。对有些问题,要直避其锋,以求回答得婉转和得体。比如一位家长问老师:“我孩子成绩怎么样?”
      教师回答:“要是能抓紧点,他成绩不会差。”显而易见,这个学生成绩不算好,但这位老师没有真话实说,而是委婉地用对学生的希望作答,既避免家长丢面子,也避免有的家长迁怒于孩子。
      再看下面的对话:
      “上次借你钱我还了没有?”
      “没关系。”
      这种回答非常巧妙,既包含没还这个字的含义,又不让对方难堪,不绝情,不小气,很是得体。
      避而不答。这种方式是对付那些冒昧的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有时,某些问题自己不宜回答,但对方把问题推到面前,保持沉默显得被动,就可以避而不答。
      “听说你准备和她结婚,有这回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ixun/xinli_6879.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重新认识你自己
  • 卡耐基经商之道
  • 职业白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
  • 探索幸福的科学———积...
  • 幸福心理学
  • 快乐幸福的源头根本
  • 成功者的健康心理特征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获得幸福的10个关键因素
  • 突破自我,走出自己的人生
  • 热点心理咨询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卡耐基金言录
  • 卡耐基成功之道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14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