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幼龙、李桂芬
1. 飞龙终於在天 最近我接受TVBS的访问,主题是「联考」。由於今年(二○○一年)的联考是最後一次了,记者很客气地说,大家都知道我是拒绝联考的小子,希望请我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当时我真是百感交集。联考是这本书的主轴,也是我一生的转戾点。 我的人生旅途好像就是从初中联考开始的。 由於没有考取联考,我一直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由於没有考取联考,我才有机会从小就练习处理挫折,培养抗压的能力。 因为在很差的中学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因而我可以看很多小说,天天打球,写文章投稿,参加演讲比赛。最重要的是,我还有很多时间到教堂去听道理、望弥撒,成为有宗教信仰的人。 我不能想像自己没有信仰会是什么样子。 我曾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要是我考取了联考,我就什么都没有了。(自序) 我常常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如果你像我年少时一样,觉得走入人生的死荫幽谷、好像被世界遗弃,请你千万不要放弃自己,聆听内心的声音,顺著它的指引准备自己,一旦机会到来,你一定能展翅高飞,挡也挡不住。(P18) 几年前,我被「天下杂志」选为四百年来影响台湾最大的两百人之一。我既非政府官员,也不是大企业家,更非学者,怎么会被选上呢?我看到说明文字中写著,「黑幼龙主持的卡内基训练,对台湾工商业界、家庭影响深远,特别是在领导管理、团队、沟通方面的贡献颇有价值。」(自序)2. 化挫败为契机 当有人问起「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您的答案之中有一个是「有效率地处理挫折」,那么,我大概可以判断,你未来一定会成功。(P3) 在写这本书时,我不禁会想到,我当年很明显已走头无路。已经跌落谷底的我,怎么又奇迹般地站起来?而我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重大挫折,从未陷入无助无望的谷底,将来的一生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真的比我有福气吗? (自序) 每次遇到困难,我很少有放弃的念头。我没有一套人生大道理,只是觉得,遭遇挫折是必然的,就像人生也有四季,成功、挫折、春天、冬天,其实是一样的,这已经内化成我的一种思想,一种生命观。(P6) 从某方面说,挫败实在是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每一次发现错误,总会引人更热切去探寻正确的答案。每一次经验都会点出某些错误的型式,教导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英国诗人济慈(John Keates)(P6) 再坚持一下,再多努力一点,看来无望的挫败可能立即转变为光采的胜利。其实,世上只有不够努力,并无真正的失败;只有自我设限,不敢超越,并无真正的挫折。──美国演说家胡伯(Elbert Hubbard)。(P44)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实验,做的实验越多,结果越好。在攀越巅峰的路上,即使弄脏或扯破了外衣又何妨?就算你真的有一、两次摔滚在泥泞中,那又何妨?再爬起来时,你会发现自己不再畏惧跌倒。──美国哲学家爱默森(P212)3. 为人生而学习 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英文,有时在教堂里跟神父学,有时请同学教我,也常主动找美军聊天。没想到,我的人生却因此被带往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P11) 教育改革喊了这么多年,进行过许多制度,最终想改变的,就是「只重学历、不重学习」的社会心态。(P29) 比尔.盖兹在《拥抱未来》一书中预测,社会上的成人训练必将取代学校的文凭式教育,这会是未来的大趋势之一。如果离开学校以後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新东西他全都不会。(P121)4. 愈包容愈宽广 一九八二年,我带著全家人一起到罗耀拉大学(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念传播教育硕土学位。谁会想到,那个在十二岁暑假滑出人生正轨的小孩,能在近半百之年,到美国去念书,还拿到硕士学位。(P26) 在校园浸润一年多,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拿到一纸文凭。我深深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胸襟变得比较开朗,不再局限於原本的价值观与是非观。(P27) 一个夏天的午後,我像许多美国学生一样,在草地上晒太阳、看书。远方有两个人从不同方向走来,一个是穿著比基尼的年轻女学生,一个是罩著黑袍、全身裹得密不透风的修女,眼看她们就要相遇了,我在心里替双方紧张,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她们停了下来,互相拥抱、聊天、再继续往各自的方向前进。我真是太惊讶了:两个多么不同的人,能这么尊重对方的观念,她们对彼此没有怒自相视、严词苛责,反而像朋友一样地和谐相处,对於这一点,我真是大开眼界,在美国,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尊重真令人赞赏。(P28) 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不只是长相不一样,连个性、价值观、喜怒哀乐也都有很大的不同。只要稍微有一点造物主的包容和仁慈,人的生活会海阔天空多了。(P65)寻5.常反省更蒙福 能够跳脱自身的处境,从旁人的角度看看自己的反应,也思考为什么别人有这样的意见,就表示你开始自省了。更幸运的是,你的视野从此开始拓展。(P78) 很多人到四、五十岁,生命就停顿了,然而一个能够自省的人,到了五、六十岁还会有成长的空间,还可以不断拓展自己。每个人自省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每天会空出一段时间,回忆一日的所言所行。此外,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别人提出一个问题,或与我们分享他的心得时,不妨趁机想想,我能从他学到什么。(P82) 自省无法透过学校教导,必须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真心体会别人的立场。试著从「如果是我,我会……」开始思考,是很好的自省起点。(P83)6.因信仰知感恩 我十二岁的时候,因为没有考上初中,突然间好像变成一个没有人喜欢的小孩,自己四处乱晃。有一天经过安东街附近,无意间发现一个设在日式房子里的小教堂。那里有一群被大陆驱逐出境的加拿大天主教神父,我常常到那里去玩,後来慢慢开始听神父讲道理。从那时候起,信仰变成我的生活中心。(P63) 现在想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如果我那时候进了好学校,家庭生活也很正常、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可能跟很多人一样,没有机会去教堂,也不会有宗教信仰。从人生长远的角度来看,造物主彷佛有个微妙的计画,让我面临这么重大的人生挫折而无处可去,然後来到教堂,领洗,成为基督徒。如果这一切不是偶然,那么,我虽然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却仍然是值得的。(P64) 我在很多小村庄的教堂里望过弥撒,像是佳冬、东港及阿里山。我很喜欢一个人在教堂里静默一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