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佛陀教你不生气 (1)
  •       2008-04-02 16:04:06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佛陀教你不生气》

     


    ------------
    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

      新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上了新的春联,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大家见面的时候都会互相恭贺新喜、新年大吉,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世界充满了新气象。不过,贴新春联、穿新衣,这些就是“新”的真正含义吗?
      有一位虔诚的女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她每天都勤于修理,所以枝繁叶茂、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寺院的住持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以花供佛,一定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女士说:“只是每天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得到宁静与清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是啊!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女士又说:“但是回到家我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如果不护理,很快就会凋谢。你知道该怎样让花保持新鲜吗?”
      女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继续吸收水分,花朵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改进自新,才能保持身心清净啊!”
      “新”应该是改过,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更新,所谓“新衣新面不如新其心”。对于想要彻底改变“心有怒气”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向外是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潜伏于我们的内心。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快乐的事情,不能和自己的家人沟通也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有一个年轻人,他的问题是不能和自己的父亲沟通,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五年中,他没有和自己的父亲说过话。
      后来,这个年轻人接触了佛教,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决定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而且,他想要的,是一种彻底的改变。
      一段时间里,他努力改变自己。他的内心安静下来,他开始给自己的父亲写信,把自己每天的经历告诉父亲。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直是心平气和的,他的信中写了自己感受到的快乐,每一个点滴,他都告诉了自己的父亲。有一天他要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了,他告诉自己,要冷静,他确实也做到了。由于他的父亲不支持他清修,所以在电话里说了这样的话:“你究竟在做什么?成天打坐修行呆在一起,你能得到什么呢?你对自己的将来就没有什么打算吗?”面对这样的责问,年轻人没有生气,他是这样回答的:“父亲,你知道吗?关于我自己的将来,我确实没有想太多,这是因为,目前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自己的将来,而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很想亲近你,也很想和你交谈,我十分希望我们父子能够恢复正常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关系改善了,我会非常高兴。如果我们还像现在这样无法正常交谈,我是不会开心的,即便我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我也仍然不会开心。”
      年轻人的父亲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当他开口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你说的没错,我和你一样很看重我们的关系。”实际上,在年轻人禅修的六个月里,他给父亲写的信已经化开了父亲的心,父亲对他的感情,已经不单单是愤怒了。信里的那些美好事物,已经悄悄地改变了这位父亲,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平和下来了,心里的正面种子也发了芽。从这之后,这位父亲几乎天天给儿子打电话,自不用说,他们的父子关系已经恢复正常了,而且,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快乐的感情。
      要寻找快乐,你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心,在你身体之外的地方,是不会有快乐的,尽管花费了很多钱买快乐,但最后你还是会发现,你买到的不是真正的快乐。关键的是,更新心灵,也意味着时时自省,涤除心内的污垢。

    ------------
    快乐和不快乐
    ------------

      如今,很多身外之物成为绝大多数人追求的快乐,诸如哗啦哗啦作响的钞票、一手遮天的权势,以及高高在上的地位等,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普遍认为快乐是存在于外在物质上的,于是我们盲目而冲动地贪恋身外之物,并执着地追求它们。然而,得到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是快乐的吗?并不见得。追求外在物质所产生的快乐并不可靠。要知道,外在物质往往欺骗着我们的感官。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跟着外在物质的假相跑来跑去,渐渐变得迷惑而彷徨……很多人拥有多得令他人羡慕的东西,然而他们中间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快乐的,有些人的最终结局甚至是自杀。
      说起“钱”,我们都有自己的感触和不同经历。
      有一对普通的夫妇,平时生活节俭,舍不得花钱,这归因于过去的拮据生活,即便他们的生活现在已经有了好转,他们还是很节省。
      不过,虽然节俭,他们还是很懂得待人处世的礼节。有一次,丈夫的母亲过生日,夫妇俩就合计着要去看看这位母亲,而且还要多带点钱,给老人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夫妇俩住的地方离老人住的地方大概有四百多公里,可以坐火车,也可以坐汽车去。夫妇俩一想,火车比汽车便宜,于是决定坐火车去。这天早晨,他们出门去到火车站,但没想到由于铁路的某一路段出现了塌方,火车坐不了了,他们只好临时改坐汽车。
      在汽车上,这两夫妇遇到了一件事,一个男子打开一听易拉罐,发现自己中奖了,奖金是3000元。他兴高采烈地向周围的乘客炫耀手中的易拉罐,连说自己运气好,不一会儿,这个男人又说,他自己有要事缠身,根本没有时间去兑奖,所以他想把易拉罐低价卖掉。他就问车上的人,有没有谁想买,他500元就可以出卖。夫妇俩刚开始没太在意这回事,但听说只要500元就可以换回2500元,还是不免心动了,毕竟,这可以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可以给母亲更多的钱。他们把那个男人的易拉罐要过来仔细看了,觉得确实是真的,又商量了一阵子,就打算买下了,丈夫拿出钱买下了男人的易拉罐,夫妇两心中暗喜,这下可捡到便宜了。过了不久,卖易拉罐的那个男人下车了。周围的人才对夫妇俩说,他们很可能被骗了。夫妇俩慌了,又拿出易拉罐更加仔细地看,这下才发现易拉罐盖上印的中奖标签很模糊,明显是假的——他们求财心切,结果确实上当了,但要想找到刚才的那个男人已经不可能了。夫妇俩后悔极了,都很生气,接着又互相责备起来,丈夫说妻子贪心,妻子说丈夫做事不慎重。两人的气越来越大,竟然互相不说话了。
      妻子一赌气下了车,不想去给老婆婆过生日了,还说反正那是丈夫的母亲,又不是自己的母亲。这让丈夫更加生气。丈夫独自窝着火前去母亲家,给母亲过的生日也很不像样子。老人家一看儿媳没来,本来就不高兴,又看自己的儿子也那么心不在焉,也生气起来,和儿子几句话不合,就把儿子骂走了。
      而这个丈夫回到家又继续和妻子持续冷战,一家人弄得气氛紧张。
      其实,如果我们平心静气来看,这件事并不是件大事,夫妇俩的损失也并不是特别大,按理说不必弄到这个地步,但他们偏偏就想不通道理,为了500块钱,一直生气,一直不愉快。这对夫妇的问题是不好意思主动向对方求和,也许他们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和好,但这段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快乐不是就丢失了吗?
      愤怒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一个负面因素,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怎样才能避免愤怒,怎样避免承受由愤怒带来的痛苦。很多人因为某些很实际的原因而困在愤怒的情绪里,其实他们不想这样,但他们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化解自己的愤怒。比如,两个人互相不满,他们之间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是“难以沟通”,这时,他们就需要一些有用的教导,当他们正确地把教导加以理解并运用的时候,这教导就会体现出作用了:它能够把人们心中的痛苦加以转化。

    ------------
    身心一体
    ------------

      愤怒并不只是一个心理问题,愤怒和我们的身体有关,和我们的生理习惯也有关。那些影响人们的生理的事物,同样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反过来也一样,影响心理的事物也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的疾病与生理的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如果人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就需要首先考虑控制自己的身体,要充分地照顾自己的身体。
      这就要先从身体的感觉说起。举个例子,当人们感到寒冷难耐时,会希望得到温暖,当人们得到温暖时会感到舒服。然而,时间一长人又会感到十分烦热,接下来人的身体就再次觉得不舒服——由此可见,由温暖带来的舒适感也不是绝对的。再比如,当一个人坐久了,他就会感到烦躁,他很想出去走走,或是活动一下,他认为这会让他舒服一些。但是,当他走的时间长了,他的舒服感就又消失了,他又想回去坐下来。
      从这个例子我们发现,如果,人从温暖的感觉中得到的舒适感是一种绝对的快乐,那么,就算是在燥热的环境中,人也应该觉得很舒适,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要想觉得温暖使人快乐,就需要某种条件——比如开放冷气。如果想从行走的过程中获得舒适感,那么就需要一个条件——长时间久坐……否则,人怎么会产生舒适的感觉呢?可见,对一个人而言,通过外在形式而获得的舒适感通常都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要想获得永久而绝对的舒适感,还是得从一个人的内心开始,去寻找一些改变。
      当一个人处于舒适的状态时,他的情绪会相应地好起来,而生气则是一种很糟糕的状态,生气的时候,人们承受着痛苦,感觉生不如死,人们在这种时候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不否认他人的帮助是有用的,但话说回来,生气的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转化自己的怒气和痛苦。
      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带着怒气,那可能是因为他正在承受某种痛苦,这痛苦可能是由于愤恨而引起的,过于激烈的愤恨使得这个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他把自己的怒气向外发泄。我们都知道,人在表达自己的时候,首选的方式是说话,而带着愤恨情绪的人说出来的话,肯定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怒气。虽然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平静地听一个正在生气的人说话,可是一点也不容易,毕竟,这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人人都想避开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会躲避那些正在生气的人。
      人们确实可以躲避正在生气的人,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彻底的办法。最彻底的办法莫过于让那个正在生气的人不再生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生气,这就需要人们去了解愤怒,以及如何转化愤怒。要实现这一点,人们就需要审视“怒气是怎样产生的”,愤怒来自我们的内心,虽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理因素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但还是要抓住那些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法国人把警察叫作“维和人员”,这个称呼确实指出了警察的职责和任务,但是,如果人们的心中缺乏真正的和平,维和人员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这实在值得怀疑。美国发生过多起警察殴打黑人的事件,当媒体把这类事情加以曝光的时候,人们总会有自己的立场,有的人支持警察,有的人支持黑人,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谁也不肯向另一方低头。
      那么,如果是一个有修为的人,他又会怎样来看待这样的事情呢?他应该觉得,单独站在哪一边都不完全正确,因为,愤怒在大家的心中,所以每一个人都既是打人的警察,也是被打的黑人。
      在不同国家都有一个普遍的情况,那就是年轻人往往会敌视警察,他们烧毁警车,打骂警察。警察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困难,他的家人要为他担惊受怕,他会遇到很多紧急情况,每一天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而且,一旦工作需要他们,他们就没有休息日,他们的工作确实很辛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年轻人,实际上是不懂得内心修行的人,他们真该好好地回到自己的内心,平息自己的愤怒。
      说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强调从“心”开始改变自己。在“身心一体”的这个前提下,“心”是最关键的,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不和愤怒兜圈子
    ------------

      易喜易怒、轻言轻动的人,往往意气用事,可以说这是一种病根。想必这样的病根大家都有,想必大家也尝过这个病根带来的苦滋味,然而,这个病根却并不容易拔出。
      有个十二岁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067.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