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女性心理学 >>
  •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下) (14)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成长的确切含义--逐渐学会冒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风险。当
    能容易地--有益地--看到孩子冒险倾向得以增长时,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一过程将持
    续终生"(《世界主义者》,1989)。
    斯坦内姆以质量式,而非数量方法行事,她结合两者,以偏向于理性的或"思考的"
    方法作决策,这与大多数妇女习惯采用的"感情"方式不同,这将斯坦内姆归入少数人
    (25%)行列,因为美国75%的妇女倾向用"感情"方法处理困难问题。她喜欢以定构
    设置的而非即兴所致的方法处置生活;也就是说,她情愿做出决策后推行,而不是让问
    题悬而未决。格洛丽亚内向一直觉型一思维一判断者个性,在美国人口中只有1%,使
    她成为迈尔斯一布里格斯个性类别中真正的少数型人群。
    斯坦内姆无所畏惧和勇于面对未知逆境冒风险的精神,使她成为叛逆者,她总是愿
    意冒着自我形象、自尊和个人事务的风险去为事业而战。在马丁·路什·金被杀后的哈
    莱姆暴乱中;在1968年芝加哥全国集会暴乱时,她又不顾安危闻人危险和敌对境地,这
    些都显示出她舍身为事业的品格。她最无畏的举动是宣传自己流产隐私,来推进她姐妹
    们的事业和《女士先生》杂志的成功。斯坦内姆说正是在那一刻,"我失去了政治保护
    你的感觉"。她与塞萨·切维兹一起为反对现有制度而游行,为争取权力而罢工。她认
    为我们控制自己的命运,告诉《观察》杂志:"我们必须学会自己领导自己"。
    家庭与事业
    斯坦内姆毕生为事业牺牲了家庭和孩子。她高中谈对像,大学同居,一生中有一连
    串恋爱关系和同居经历。她在史密斯毕业后流产,跑到印度以躲避即将降临的婚姻,她
    看来左右为难,既有寻求伴侣和恋情的冲动需要,又不想被她不愿意承受的关系所羁绊。
    另外两次的同居生活和一连串的长期恋情,成为她平衡自己明显的异性性欲要求和同样
    强烈的自由生活需求的砝码。她是一个在形象上动人而有活力的女性,但却需要不受婚
    姻约束的自由。她总是事业第一,但她从不妨碍自己不断的恋爱关系,她只是不想让关
    系固定。
    斯坦内姆对固定模式的终生恐惧,从心理学上看来源于她多年照料无法自理的母亲
    的经历,她在最想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耍的时候,要照料和抚慰母亲,这给她带来
    了价值冲突。她谈起那个阶段说:"在我小得连自己都无法照料好的时候,却要成为我
    母亲的照料者"。这看来完全推翻了她养育照料自己孩子的愿望,以及以一个男人终生
    为伴的意愿。
    斯坦内姆的罗曼史包括好莱坞制片人马克·尼科尔斯,剧作家赫伯·沙琴特,奥运
    体育名星莱福·约翰逊和政治家泰德·索林森,她通讯录上的朋友还包括约翰·肯尼斯
    ·戈布莱斯(他为《海滩书丛》(1963)写了引言),泰德和鲍伯·肯尼迪,纽约市长
    约翰·林德塞和总统候选人尤琴·麦卡锡和乔治·麦格文。斯坦内姆与那些上层男士约
    会,而他们正是被她的许多姐妹所憎恨的人。
    在60年代时,斯坦内姆与鲍伯·贝顿同居,他是她《先生》杂志的同事。《一位妇
    女的权力》描绘他们甚至买好了结婚戒指,领取了结婚证书,而最后眼睁睁地看着斯坦
    内姆寻找出不履行婚约的理由,而让证书过期无效,她称自己一系列恋情是"迷你试
    婚"。这些恋情关系还包括保罗·戴斯孟德,男高音明星戴伍·布鲁贝克,随后是汤姆
    ·金斯伯格,他是海盗出版社总裁。还有以老板变为情人的克莱·福克,福克是《先生》
    杂志的编辑,《纽约》杂志的老板,在她为他工作时,他俩进入了罗曼史关系。她称自
    己与索林森的关系是个"错误",与尼斯的恋情更绝妙:"我误将他的才智作为心声";
    至于金斯伯格,她说:"我想他喜欢书;"而赫伯·沙琴特:"我们停止一起长大"。
    前老板哈维·库兹曼罗曼蒂克地描绘斯坦内姆:"从性方面而言,她绝对有魅力"。这
    是与她长期有关系的男士对她魅力的最好表述。所有这些男人都成为她的老朋友,即使
    在恋情终断后也如此。
    在70年代时,斯坦内姆变得更加玩世不恭:"婚姻在法律上使你成为半个人,什么
    男人愿意与半个人共同生活"。她的朋友珍妮·奥莱利说:"我想她不相信与一个人有
    永恒的爱情,她终结爱情关系,将这演变为朋友关系"。斯坦列·博丁格是70年代中期
    司法部民权处的法官,在那些为平等权利修正案的激烈斗争的年月中,成为她的朋友、
    知己和情人。在随后几年还有一系列与权势人物和成功名流的恋情,但没引发成婚姻和
    家庭的固定关系。纽约专栏作家丽兹·史密斯也是她的朋友,认为她对于婚姻和家庭何
    以不能有效起作用的哲学思考太多了,她的理智成为她的报应,史密斯这样描述斯坦内
    姆的方法:"如果告诉她一个爱情故事悲惨,她会告诉我使之破裂的文化、社会因素"。
    看来斯坦内姆对于婚姻关系何以不起作用知道得太多,这一点成为许多类型的尝试没有
    成功的原因。
    在七、八十年代,斯坦内姆有几次较重视的关系,但她总是忙于新事业和政治结果,
    阻碍罗曼史的发展。戴维·舒斯金德在70年代说:"格洛丽亚所需要的是个男人,这是
    对她不断热衷于传播宣传,缺乏正式的家庭生活的反应。"斯坦内姆以自己将事业优于
    家庭的选择理论化、合法化地解释为这种"自我发现"是生活的终极目的,这从书面意
    义看总是绝对正确的。在《来自内源的革命》一书中,斯坦内姆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内在
    观点:"我认为真理是挖掘自己更多的兴奋点和使自己变得更美好,这比罗曼史所能提
    供的一切都来得多",这看来是对她事业高于"个人生活"的解释,事业总比个人生活
    更安全,但并不能带来所有满足。在年轻时,斯坦内姆觉得应该结婚,完成生活中的使
    命以使生活变得完整,这也是妇女生存需要的实现。她回忆自己说过:"我肯定会结
    婚",随后又说:"我正在考虑,但不会马上,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先做好"。然后女权
    主义运动出现,她热衷于带领姐妹们争取更美好的未来,同志间姐妹深情成为她替代家
    庭,也是她得以避免致命的男女固定关系的方法。
    许多妇女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但往往在这过程中会有所牺牲,最近的研究显示,
    即使妇女成功地担当起这双重角色,也会有精神压力的代价。看来一向理智的斯坦内姆
    可能考虑采取事业唯一的生活方法,她很多次临近结婚,但她强烈地顾及同伴妇女(她
    的姐妹们)的需要,阻碍她母性愿望的实现。斯坦内姆和第一位室友,纽约画家芭芭拉
    ·内西姆说:一我总是谈论结婚问题,格洛丽亚从来不。嗅,她约会很多,男人总是爱
    上她,但我认为格洛丽亚更爱人性而不是人物,她对世界之爱的兴趣胜于人间恋情"。
    斯坦内姆1988年在报纸上说过的话最明显地表达了事业优于家庭的哲学:"我不能以魅
    力得到配偶"。这一结论再清楚不过了,这不可能与一位有明确目的的伴侣达成一种和
    谐的关系。
    生活危机
    在格洛丽亚出生前,她母亲鲁斯经受过几次精神打击,斯坦内姆将母亲神经紊乱归
    罪于男上司的恶劣态度。无人知道真正的缘由,然而这种情形无疑是斯坦内姆童年生活
    危机不断的原因。在斯坦内姆小时候大多数时间里,母亲卧床不起,格洛丽亚不得不充
    当护士、陪伴和看护人,这一经历在60年后还深深铭刻在她脑海,她仍然在书中和文章
    里谈论这件事。斯坦内姆母亲丧失自理能力,给她带来许多怨恨,她不得不牺牲青春时
    光充当生活料理人。
    斯坦内姆所受的磨难可能正是培植她成为创造者的因素,创伤能给那些经受住这一
    打击的人孕育伟大的创造力。荣格主义心理学家琳达·里尔纳德说:"源自内心混乱和
    情感跌荡会产生创造力,产生给个人和文化带来新景观的场景"。这看来正是影响斯坦
    内姆的激励因素,她一直承认早年在俄亥俄特拉多时期的内心紊乱。
    不快活的童年也是影响创造、革新个性的共同因素,精神病学家安托尼·斯托"天
    赐的不满"理论,正好能说明斯坦内姆的事例。她童年时极不快活,总是幻想自己是被
    领养的,希望能被真正的父母救出,带回到"正常的"家庭环境中。这一生活中的不快
    活,可能正是她对写作、女权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作出伟大贡献的关键因素,早年的创
    伤可能正是导致她幻想有个自己是女皇的幸福、逼真的世界之原因。这种超越生活的幻
    想正是驱动创造者模仿乌托邦世界,让她们挖掘自己的潜意识来达到她们创造出的生活。
    年轻时的创伤和危机,还能为她们提供一种处置最糟场景而绝不惊慌失措的能力,
    培养吸取实际经验,使她们对企图拼命维持现状的阴谋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斯坦内姆
    的叛逆天性正是在早年与危机搏斗中强化的,她在《出格行为和每天叛逆》一书中所说
    的"24小时内为简单的正义事业做一件蛮横出格的事情",便是斯坦内姆热衷于冲击现
    有制度的最好说明。大多数人早就学会不与现有制度抗争,因为这会理葬自己,而像斯
    坦内姆那样经历过重大危机的人,已从痛苦深渊中懂得这伤害不了自己,他们已学会毫
    不畏惧地行进在未知世界,因为他们已处置过未知的创伤,他们已习惯于在不友善的环
    境中处事。
    在特拉多,斯坦内姆通过书籍和白日梦的奇思幻想来求得解脱,随后她又决定跳舞
    逃离此地,这是创造革新者用于度过早年生活危机惯用的技巧。斯坦内姆显然已将潜意
    识编制成乌托邦世界的想像景像,然后变成自己的天赐能力,这种创伤经历也决定她在
    21岁时只身到陌生、落后的印度,生活得自如而适应;这同样也赋予她胆量,能在20多
    岁时在纽约大都市中采访显贵名流;最后又使她能在三、四十岁时面对男性权贵们,进
    行妇女权益的斗争。斯坦内姆坚强的自我形象和自信正是源自于早年的创伤。
    女性人物:反叛性的社会良知者
    当斯坦内姆谈到妇女问题并将此归罪于男人时,她的声音还是中听的,因为她是这
    一城镇(曼哈顿)的女性人物,与她所谴责的这类男人约会。70年代许多女首领也反对
    制度中的男女不平等,归罪于掌权的男人,而她们常常又是同性恋者,这种改变现状的
    方法无异于一位神父指导未婚少妇计划生育,从对事态的关注着眼这绝没错,但缺乏真
    实的可信度。斯坦内姆却具备可信度,这使得她成为20世纪后半叶的女性领导精华人物,
    为《纽约时代》、《麦考尔》和许多全国性刊物写文章,这种对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广泛
    涉足帮助她影响那些她所交往的人物。
    斯坦内姆的"反叛性社会良知",使她改变了男女有别的世界,将它变成更少地以
    头发长短论英雄。她对社会的影响使《麦考尔》杂志评她为1977"年度妇女",说她成
    为回妇女运动最有成就的代言人和像征",斯坦内姆已成为《纽约周刊》的封面人物,
    而一年前又以潇洒的模特形象出现在《魅力》杂志封面上。她在70年代中期达到了影响
    和权力的顶峰。当时,《女士杂志》已羽毛丰满,流产和平等权益修正案事件已出现阳
    光。她的社会良知和反叛性一直是她最醒目的行为品格,这同时成为她最大的力量,也
    是她最大的弱点。这对所有个性特点都不例外,外向型往往被认为太嘈杂,而直觉者又
    在公众感觉中太缺乏。
    斯坦内姆的影响力和成功,使她在1983年被《哈普斯·贝察》杂志选为美国最有影
    响的妇女,这一奖赏是由于她在自己所谓的"粉领聚集区"的工作所带来的。斯坦内姆
    说:"妇女成为决策委员会成员、宇航员和监察员诚然很重要,但这并不影响那些在女
    性占主导职位工作的人"。斯坦内姆具有非几的能力,起着不同的角色作用、她强硬但
    不刺耳,有知识而又顾及劳动阶层,吸引人但又是个"正常的"采取习以为常方式的人。
    斯坦内姆的幽默感往往给那些情绪紧张的观众,无

  •  
    心理案例已做替换省略等修饰处理,并皆为匿名或化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056.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 过份虚荣需接爱心理治疗
  • 有涵养的个性是健康心理...
  • 女人别被心理问题拖垮
  • 妇女们的常见心理疾病
  •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下)
  •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上)
  • 热点心理咨询
  • 推荐心理咨询
  • 相关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咨询方法
  • 社会和谐需要心理咨询塑...
  • 无专业兴趣的心理咨询
  • 学习吃力的留级退学的心...
  • 学习没劲的心理咨询案例
  • 想家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和...
  • 中学生心理意识发展心理...
  •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 拯救心灵心理咨询案例集
  • 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地理方位地图

 

滨江怡畅园11-2-1202  位置地图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