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心理门诊(上) (25)
  •       2008-03-24 09:18:0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肢有震颤,情绪表现沉闷。有时出现疑病观念、自罪妄想,如

    称: “我的眼睛、舌头都坏了,难于治好”,又称:“我有罪,不可饶恕”。

    问领导何时对他判刑,何时执行枪毙。有时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如丧失定

    向能力,不认识周围人。有时裸体外跑,生活不能自理。病情时轻时重。一

    次曾冲动打人、毁物、扰乱社会秩序。入院检查,病人神识清楚,表情呆板,

    近记忆力差,远记忆力尚好,计算力缓慢、往往不正确,情绪不稳定,易激

    动,易冲动,常大声吵嚷。平时对人有礼貌,表示思念亲人,未查出幻觉和

    妄想。近年来病情较稳定,除易激惹较明显和明显冲动行为以外,无明显人

    格改变,也无明显痴呆。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为限定责任能力。

     

                        例三: “扰乱社会秩序”原因何在

     

         患者,男,61 岁,农民。因杀人罪被捕。审讯时怀疑他精神失常,申请

    司法鉴定。患者近数年来头痛、头晕。于 1985年患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栓。经

    救治后病情好转,遗留有右侧半身轻瘫,说话不清楚。在住院前后,患者感

    到腹内有一物串动,曾到处求医确诊。病人自认为癌症,医师们都否定是癌

    症,但他坚信不疑、悲观,曾企图自杀,并采用跳井、吞服大量安眠剂等自

    杀行动,但未获成功。他自认为不久即会死。因平时与叔父有矛盾,认为自

    己的病是由于叔父气成的,故决定杀死叔父后自杀,于 1985年某日手持菜刀

    砍伤叔父后投井自杀,但获救。对患者精神状况检查见到,他意识清楚,回

    答切题,声音低弱,言语吐字不清,表情有些呆板,对何时住院、何时被捕


    ----------------------- 页面 179-----------------------

    等情节说不清楚。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都较差。不知家住何处。不知一

    年的季节,对行凶的原因、过程能较详细地叙述,所谈内容基本上与实际情

    况相吻台,情感反应与所讲内容相配合。病人存在命令式幻听,又有幻嗅和

    疑病、被害妄想,其行凶是在妄想支配下产生的报复行为,排除责任能力。

     

                            例四:不知自己年龄的老妇

     

         被鉴定人,女性,78 岁,家庭妇女。以数年来不适当地乱写和乱讲而请

    求医院进行检查。如她声称:领导同志经常给她来电报、电话,和她商量、

    研究国家和世界大事等。曾多次给予制止或批评,但她一直不知改悔。精神

    状态检查、被鉴定人意识清楚、安静,身体瘦弱,活动缓慢,吐字不清,回

    答问题虽切题但答话很简单、缓慢。表情呆板,情感淡漠。定向力不良,注

    意力不集中,否认有精神病。对本人年龄说不确切,有时说是50 岁,有时又

    说是60 岁。不知道周围人包括医生、护士、卫生员是做什么的,对她本人家

    庭成员的姓名、人数、年龄都答称不知道。一会儿说有 12个子女,一会儿又

    说是只有8 个子女。对近日住院时间,每日饮食情况,都表示忘记了。计算

    力、记忆力、判断力都很差。入院后经常索要报纸看,说她在研究世界大事,

    并说她已解决了重大问题。她拿出她写的多篇文章,如写某国侵占了西沙群

    岛,某国侵占了某省等,文章内容零乱,字迹不清。被鉴定人又说她的儿子

    在去年 9 月到党中央工作,经常和国家负责人在一起,声称她常听国家负责

    人和她谈话的声音。又表示曾听到有人在谈论她,并说要害死她。她认为这

    一切都是真实的,不接受解释,也不能批判地对待这些事。诊断:老年性疾

    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严重智能低下致丧失对其错误言论行为的判断能

    力,无责任能

         这是四例老年期慢性器质性精神病的案例。除例一外,其它三例均由于

    脑动脉硬化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都表现出了很典型的老年期痴呆

    症症状。这种病症一般发病期都比较长,并可能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应

    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页面 180-----------------------

                                      第三部分

                                   常见心理治疗

     

         对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针对

    心理疾病的治疗也不能简单地采用医学的方法,而必须采用专门的心理治疗

    的手段。这部分把心理学家们多年积累.比较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行了讲

    述,其中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领悟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患者中

    心疗法、森田疗法、家庭疗法和婚姻疗法。本部分共收列各类典型治疗病例

    50例。


    ----------------------- 页面 181-----------------------

                              第十章       心理治疗基础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美国精神病学词汇表》将心理治疗定义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希

    望消除症状,或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因寻求个人发展而进入一种含蓄

    的或明确的契约关系,以一种规定的方式与心理治疗家相互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 (H.J. Eysenck  l961)认为心理治疗乃是基于治

    疗者与被治疗者之间的所产生的持续性人际关系。被治疗者因自己的情绪或

    人际适应方面受困扰或不满意,而来求治疗;治疗乃是受特别训练的专业人

    员,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包括解释、暗示及说服等机制,基于心理障碍的一

    般原理及被治疗者的特别病理,建立治疗的程序,以求解除被治疗者的心情

    困难。

         美籍华裔学者曾文星、徐静认为,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

    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治疗者与病人建立的关系,善陌病人

    求愈的愿望与潜力,改善病人的心理与适应方式,以解除病人的症状与痛苦,

    并帮助病人,促进其人格的成熟。

         从上述的几种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下

    述同一方面,即治疗是一个过程,是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治疗者运用有

    关的心理治疗理论对来访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存在的问题或心

    理障碍,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这的确反映了心理治疗的工作特点及主要

    目的。可见,心理治疗不是轻而易举的任务,来访者改变的发生,需要治疗

    者及来访者艰苦的努力。因为改变必须假以时日,所以说治疗是一种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虽然心理治疗的过程极为复杂,但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把其一般过程描述

    如下:

         1.来访者因患有心理疾患或情绪问题来找治疗者。来访者向治疗者详细

    说明病情,包括自己过去的生活史及家庭背景,并详述心理问题产生的来龙

    去脉,让治疗者能深入了解自己的背景及心理状况,诊断其问题症结怕在,

    及了解病因与症状之关系。

         2.来访者经过描述自己性格、生活方式、家庭人际关系,慢慢与治疗者

    共同发觉自己的行为特点及应付困难的方式,同时渐渐领会自己的问题所

    在。

         3.在治疗者协助之下,来访者应逐渐发觉处理问题、应付问题的方法。

    包括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改善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控制自己的欲望,表现自

    己的行为与意见等等。

         4.治疗者利用与来访者已建立的良好关系,鼓励、支持来访者,并督促、

    训练他 (她)养成新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原有的潜在能力,采用较成熟的

    自卫机制,有效的改善、适应生活环境。

         在整个心理治疗过程当中,来访者要学习如何描述、分析自己的心理状

    况、行为方式以及自己的潜意识动机等等。并随时听取治疗者的解释、指点、

    领悟自己内心的动机,了解潜意识里的症结;并时时努力改变自己的态度、

    想法、反应方式及人际关系。对于治疗者,则需要懂得听取来访者的描述、

    领会意境、看透涵意,并能把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释、说明,最后还

    要考虑治疗方法、提供意见。总之,心理治疗需要双方相互合作,才能得到


    ----------------------- 页面 182-----------------------

    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 页面 183-----------------------

                             二、心理治疗的面谈程序

     

         前面我们提到的心理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一、两次会谈并

    不能根本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一般说来,心理治疗的过程可以分为初期、中

    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但各个时期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每次会谈都采取相同的步骤——即开场,两人打招呼,寒喧一下,培养气氛,

    以准备进入主要阶段,谈论重要的事情,然后逐渐进入高潮,最后结尾收场,

    结束会谈。不同次的会谈之间还要保持其连续性,在上一次谈论的,在与下

    一次面谈内容紧密衔接,以保持其连贯性。如此,不但一次接一次,连贯维

    持下去,还得以继续发展,结果后浪推前浪,每次会谈都有新的进展。所以

    每次面谈开始之前,在开场阶段,宜提起上次会谈的重点或未完成的讨论部

    分,以便延续、顺接下去。下面我们引用一个心理治疗案例来说明不同次会

    谈之间的承前启后关系。

         病人女性,1971年,大学专科毕业,职员,已婚。

         第一次会见 (1994年9 月22 日)

         单独会见,自己报告病史,大致如下: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中学校长。

         病人于 1978 年 (7 岁)入小学,学习成绩好,一直到 1988 年高中时,

    都受到老师表扬。1989 年春,高三下学期,准备大学考试,想考重点大学,

    怕考不好,作业做完后常要反复查对数次。这种情况渐加重,看考试题时也

    要反复几次,拖延了时间,影响了考试成绩。以后又害怕自己不小心说错了

    话,平时老是闭着嘴。

         1989年夏,考入某大学专科。当时班上男女同学互相很少交谈,她不愿

    和人来往。以后不久,害怕一下留心说出某个男同学的姓名,为此非常紧张。

    参加工作后,情况无大改变。此外,在写 “他”字时,还担心万一不注意写

    出 “偷”字。整日惶惶不安。

         1993年以后,听别人说 “眼是心灵的窗户”,即怕别人看出她内心里有

    想什么,总是不敢睁眼对人。1992年和现在的大夫相识,一年后结婚。从恋

    爱时开始,和他在一起时便心里不安静,而且认为丈夫已经看出她眼神里有

     “问题”。

         婚后性生活一般,不敢和丈夫多讲话,尤其是在一起吃饭时,怕说出“不

    正派”的话来。平时老是咬紧牙关,见到丈夫即闭上眼,怕他从她眼神里看

    出她有坏想法。

         病人说,几年来虽然能工作,但内心里非常痛苦,希望医生设法解救她。

         医生指出,她讲的病史内容过于简单,有许多问题还要详细讲清楚,例

    如,她怕别人从她眼神里看出什么问题,为什么怕说出或写出某个男同学的

    姓名等等。病人不愿多讲。在医生多次询问下,她说,她觉得在她眼神里会

    表示出 “作风不正派”的想法,并且坚信别人能看得出来,而且已经被人看

    出来了。起初认为是眼睛有毛病,自己查阅了眼科学的书,书里没有这个内

    容,也不敢去问眼科医生。

         医生嘱咐她在下次复诊前,必须亲自向别人询问调查以证实别人是否真

    能看出她眼神里有什么异常,至少要询问 10个人。病人表示为难,说她不敢

    去问。经医生鼓励,才勉强同意试试。医生还瞩咐她写出生活经历。

         第二次会见 (1994年 10月6 日)


    ----------------------- 页面 184-----------------------

         病人说,在外面调查了 10个陌生人。事前认为他们都已看出她眼神有问

    题,没想到,对方都不论能看出什么。只有一个人说看出她表情有些紧张。

    都说看不出她在想什么。调查后心理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见了人可以睁眼了。

         病人白天有空暇,但没有遵照医生嘱咐写出书面作业和生活史,今天只

    允许短时会见 15分钟。下次必须写出生活史并认真思考为什么怕说出、写出

    某个男同学的名字。还要她继续向人调查。

         第二次会见 (1994年 10月12 日)

         病人自称症状减轻,不那么紧张了,见人可以睁眼了。

         写了书面材料,包括幼年经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等。大致内容如下:自

    幼父母对她要求很严,尤其在男女问题上必须 “作风正派”。

         14岁月经初潮,开始模糊地对男同学有好感,但不敢多想。母亲多次告

    诫她不要和男孩子一起玩,并举例说邻居某女孩早交男朋友就学坏了。在初

    中二年级时,有一次下课后回家晚了一些,父母一起盘问她好长时间,问她

    是否和男同学一起到别处去玩了。高中入学前,父母反复叮嘱不要谈恋爱,

    那时自己也认为谈恋爱是一件坏事。在高中期间,看到电影里有男女接吻的

    镜头时,即闭眼不看。

         在大学期间,班内男女同学互相交往多,渐渐认为恋爱并非坏事。自己

    也想接近男同学,但不敢行动。内心里感到有些压抑。工作以后不久,经人

    介绍和丈夫相识并结了婚。婚后,怕人现象有增无减。

         医生指出,她讲的这些经历和想法是许多男女青年少都有的,父母和教

    师的态度也是当时所共有的。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逐渐明辨是非,

    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而她为什么出现那些恐人症状尚且到结婚后非但没有

    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呢?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怕别人看出来呢?

         医生还郑重地告诉她,她的一些想法是幼稚的,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和幼年经历有关。请她回忆幼年时有什么经历阻碍她的心理正常发育,尤其

    是性方面的经历。

         第四次会见 (1994年 10月17 日)

         病人说,上次会见时医生的谈话指出她的要害。本来想尽量隐瞒不说,

    等医生拿出好办法,没想到医生几次强调幼年经历的重要性。回去想了许

    多,愿意讲出来请医生分析。已写了详细的书面材料。大致内容如下:

         如在


  •  
    文章内心理案例皆为匿名或化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294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双重性格的爆发不受控制
  • 豁达
  • 面对挫折,心理健康起来...
  • 心理超负荷
  • 维护心理健康
  • 父亲的精神和心理疾病会...
  • 双重性格
  • 社会和谐需要心理咨询塑...
  • 一个对抑郁症的音乐治疗...
  • 自我否定导致的心理障碍
  • 热点心理咨询
  • 双重性格的爆发不受控制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心理门诊儿童增多 孩子...
  • 心理门诊(下)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  手机: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