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吞咽唾液的恐惧症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然而,我们对心理疾病的普发性却缺乏足够的准备,表现为对策不详,办法不
多,措施不力,已直接影响部分学生成才,这不仅给学生本人、家长和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
果。所以,大学生心理疾病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典型个案法,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关问题。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1岁,某高校大三学生、主诉为口腔内总有太多的唾液,不得不连续吞咽,以至感到舌头疼痛.一见陌生人
就脸红,常退避人群。这两个坏习惯严重妨碍自己的正常生活。已经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了。
患者读初中时,偶尔与一男生玩耍,父亲看到后甚怒,责令她以后不得再与男性独处,并写下保证书。从此,患者有要
参加什么外出活动,父亲都要询问是否与男生单独活动,并经常告诫患者男性是如何的险恶,患者遂不再与男性单独接
触。
在中考复习时,患者偶翻一书,看到上面有关于条件反射的介绍及“望梅止渴”一词,就立即想到自己是否会产生这
种反射呢?意念至此,唾液遂大量分泌。后来看到别人吃东西,听到事物的名称,也持续大量分泌唾液(患者本不想)。最
后,发展到只要有人站在患者旁边,也会大量分泌唾液。
进大学后,患者对班上一位长相英俊、成绩优秀的男生产生好感(患者自称并不爱他),但患者的一位女友H已经成
为该男生的恋人,患者遂害怕见到这两个人。一次,患者与另一女友D散步,发观H与那男生也在溜达,顿然紧张,此时D
突然问到:“据说你原来喜欢那男孩?”闻言,患者立即脸红,并矢口否认。自此以后患者就害怕见到那男生和D。后来发展
到只要一想到和那男生有关的东西就脸红,甚至怕见任何人,常独居-室。
大学二年级时,患者追求一位弹得—手好吉他的风度潇洒的男生,遭到拒绝,那男生说是因为患者长得不漂亮,患者
因此十分沮丧。后来,患者与一研究生恋爱,自称感情极深,几乎达到痴迷地步(患者说这段时间她的一切均正常)。半年
后两人分手,据患者说分手的原因是那研究生要到另一城市工作。此后患者唾液大量分泌和脸红的毛病遂复发。
患者说她无权主宰自己的命运。其父不仅把她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大小问题,考虑得非常周到,而且把她的前
途都安排好了。令患者不能忍受的是其父声称,患者谈恋爱要先告知他,待了解男方的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准许她谈,并称
患者看上谁,告诉他,经他了解,认为可以,则全家一起进攻。患者感到父亲对她的关心太过分了。不久前,患者与一军官
谈恋爱,感情较好,但刚开始时,父亲就去那军官所在单位,向单位领导了解那军官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表现,军官甚怒,患
者也感尴尬。患者和军官在家里单独交谈时,父亲借故监听,并经常提醒患者不要有越轨行为,患者颇反感父亲的言行。
患者说,她对父亲的感情原来是不错的,认为父亲能干、正直。后来,她偶然得知父亲竟有外遇,遂怀疑父亲的品行,并对
其说教更为反感。
患者喜欢音乐,会弹钢琴及电子琴,爱读小说,渴望浪漫的生活,又时常为长相不漂亮而苦恼。与之谈恋爱的那位军
官要去读书,提出终止两人的关系。患者感到痛苦,唾液大量分泌及脸红的毛病更为严重,多方求治无效,终于找到心理
门诊接受心理治疗。
患者的父亲是转业军人,从事公安工作,在家里十分专断。母亲是一名医生,生性懦弱,在家里没有什么地位。有两个女儿,患者为老大。患者6岁时才从外祖母家里接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总是正确的,患者和妹妹有事总与父亲商量,既亲近父亲又畏惧父亲,而看不起母亲。
2 治疗经过
2.1 病情分析
此个案诊断为强迫行为,即强迫分泌唾液及强迫脸红心理分析。这种强迫症有其内在原因是,患者自小与父母分离,
长大后才回到父母身边,与父母感情不深,造成了她孤僻和胆小的性格。父亲虽然溺爱她,但太专断,母亲懦弱,无主见.
这使得患者不自觉地完全依附于父亲。其父限制患者和男性正常交往,灌输错误观念,这使得患者在认知结构中把与男
性交往视为畏途,对此既害怕,又有罪恶感。并且,还造成了患者和异性交往的经验、能力的缺乏。
随着身心的发育,患者的性意识觉醒了。她渴望与异性交往,并获得爱情,但已有的不能与异性交往的错误认识又时
时阻挡着她的行动,这导致了患者内心的极度矛盾。同时,由于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和能力,患者更感到痛苦。随着年
龄的增大,修养的提高,患者开始了少女的幻想,渴望过着浪漫的生活。但患者不漂亮,使她深深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差
距是多么的大。特别是在她向别人求爱遭到拒绝后,更增强了自卑感。她觉得自己追求的生活永远达不到,但内心的欲望
却越来越强烈。这种矛盾令她痛苦不堪。
患者胆小、孤僻、多疑,缺乏信心,过分敏感,这些正是造成她反射性地分泌唾液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敏感和多疑使
得她脸红(这有吸引他人注意的可能性心理因素)这一反射活动也形成了。一旦这两种反射性动作形成后,她就感到恐
惧,并试图摆脱。于是经常给予这两种反射活动过多的关注,结果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强了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这使她
痛苦万分。患者是一名大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了消除这两种反射性动作,曾大量阅读有关的心理学书籍,试图
给自己的行为找出正确的解释。但由于知识不系统,理解不全面,结果断章取义,误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以至自称精
神病人,面临绝望的境地。
患者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和患者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父母的性格及对患者的教养有关系,但患者本人也有责
任。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不漂亮、性格上的缺陷)给生活带来某些不如意,但患者逃避这些责任,完全归罪于父亲。特
别是发现父亲有外遇后就更坚定了她关于父亲造成自己不幸的看法。于是患者总是有一种对自己的病无能为力的感觉。
患者最需要的就是一位长相英俊、才华横溢的男性朋友,以此来满足她过浪漫生活的愿望,体现她并不比别的姑娘
逊色的价值。
2.2 治疗步骤
针对唾液大量分泌这一症状,治疗者帮助患者认识到:分泌唾液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生理反应,不必为此烦恼。她建
立的条件反射,强化物是观念。反射建立后,患者感到恐惧,想消除,于是经常想到这个问题,结果起了正强化的作用。消
除的最好办法是不注意它,任它分泌(自然消退法)。三天后,唾液大量分泌的症状消失。咨询者又向患者指出,唾液大量
分泌与舌头疼痛是没有因果关系的。舌头疼痛的原因是患者主观上认为唾液大量分泌对舌头有腐蚀作用而产生痛的感
觉。患者同意这种观点。在唾液大量分泌的症状消除的同时,舌痛也自行消失。
唾液大量分泌的症状消除,这时告诉患者脸红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强化物仍然是观念。既然唾液大量分泌能消除,那
脸红为什么不能消除呢?患者同意这种看法,并照此行事。三天后,脸红的症状消失。此时,患者害怕见到D.经反复启发,
患者明白朋友相交贵在真诚,表示愿意告诉D关于自己脸红的事情,以此解除患者长期以来的心理负担。同时,又教患者
先远后近逐渐接近那位有好感的男生,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消除对那位男生的害怕感。
治疗者对患者剖析其父母的性格,指出其父母有很多错误,但也有不少优点,希望患者理解父母的爱女之心,并让患
者看到母亲的优点,增强对母亲的热爱,以及对女性生命意义的正确评价。治疗者对患者自身进行剖析,指明她的许多优
点,对她的自信心给予支持,冲淡她的自卑感。并指出她性格中的缺点(如缺乏勇气和毅力等),让她能正视自身,承担部
分责任,不完全归罪于父亲,说明她可以也应该改变她自己的行为。治疗者还写信给她父亲,希望她父亲配合咨询者的治
疗,改变对患者的教养态度,让患者在自由轻松的家庭氛围中生活。
经过三次会谈,患者的两种症状已消失,本人感觉良好,自信能正常生活。回校后,患者病情稍有反复,这是预料中的
事,很正常。咨询者先发电报,对患者表示积极的关注,起到暂时稳定病情的作用。然后,写信加以鼓励,向患者提供和会
谈治疗中相类似的办法解决她的反复,坚定她战胜困难的决心.现在患者的情况良好。
3 讨论
强迫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以强迫症状为特征。患者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的被迫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存
在。明知此类行为没有必要,但就是不能自控而感到痛苦。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如果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在追求异性的
过程中就容易遭到失败。几次交友的不成功,她们常把自己的缺点放大,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于是变得敏感多疑,极度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时,一些小小的刺激也会使她们回味很长时间。强迫症往往就在这时产生。一旦某种不好的观念或行为发生后,她们就感到恐惧,并试图消除。于是经常关注该观念或行为,结果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强了该观念或行为。此时,她们更加恐惧,消除这种观念或行为的心情更加迫切,也就很自然地给予该观念或行为更多的注意,结果使这种观念或行为更加明显。正是在这种消除与反消除的斗争过程中,强迫症形成了。一旦某种强迫症产生后,在多次试图改变而无效的情况下,病人开始产生无力感。由于病人极度自卑,为了维护仅有的自尊,她们开始推卸应由自己承担的部分致病责任,转而寻求外部的原因。由于父母在她们性格形成的早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她们就很自然地把自己性格中的缺点完全归罪于父母,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父亲(或母亲)。在小时候,父母对她们的过度保护也许能容忍,但是,父母仍像小时候那样干涉她们的生活,她们就不能忍受。特别是父亲的专横和母亲的懦弱就更增添了她们的低微感。父亲的言行不一致,特别是当面要女儿如何提防男人,背后乱搞女人的做法更令病人反感。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病人对父亲的归罪感与对责任的推卸感。于是,对疾病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求治态度,病情也就更加严重,病人终日陷入痛苦之中。患者的情况就是如此。
我们的研究主要冲破此学生究竟为何以强迫分泌唾液及脸红的症状出现,从病史现有资料可以推测,必然原因是恐惧,因而在交异性朋友方面存在困难。她惟恐别人说她是因为不漂亮才找不到男朋友,就以偶然出现的大量分泌唾液和脸红这两个不好的反射动作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对一个女孩来说,好吃(因而大量分泌唾液)和害羞(因而脸红)这两个缺点也许比不漂亮更能令她接受,也更能为旁人宽容。因此,患者的两种反射动作实质上是功能行为失调。
4 小结
患者由于不漂亮和由家庭造成的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及能力,使她在交异性朋友方面存在困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掩饰性条件反射。针对这种情况,治疗者主要采用认知领悟疗法,适当辅以行为主义的脱敏训练。一般来说,强迫症是与性格有关的问题,需长期治疗才能彻底改善。患者在短期内有好转,属症状改善,但效果已相当良好。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