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从而对精神现象实施阉割甚至谋
杀的厄运。显然,这与荣格重建精神家园的基本意向是一致
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作为方法上的多元论者,荣
格确实 (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能够使人专注于精神现象本身
(而不是武断地将其 “归结”“简化”为精神现象之外的某种
东西),从而能够更好地描述和研究复杂多样的精神现象的
----------------------- 页面 132-----------------------
荣格的方法
127
“现象学方法”。
当然,正如我们看见的那样,现象学的方法,无论在胡
塞尔那里还是在荣格那里,都并未仅仅停留于 “悬搁”,而是
要求在此基础上达到对 “本质”的直观。这里,“本质”究竟
指什么?如何才能达到对它的 “直观”?……始终是一些悬而
未决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 “本质”,不应该理解为
某种从 “现象”中抽象或归纳出来的东西即某种机械的僵死
的东西。本质,作为附着在无限丰富多样的 “现象”上的富
有生气的形式和外观,不应该被理性地、逻辑地予以简化和
还原 (当然并不排除以此作为帮助人们理解和意识到这一点
的手段)。本质应该是那些始终充满着活力,具有无限转换生
成能力的 “理念”和 “形式”,其最好的表现方式则无疑是神
话、艺术和象征。简言之,本质的为数众多的形式只能活生
生地寓于富有生气和活力的 “现象”之中,并且唯有在创造
性的 “想象”、“冥思”或 “幻觉”中才能被 “显现”出来。因
此,对现象学所说的 “本质直观”,应该从 “显现”的意义去
理解。
在 《比较宗教学》一书中,夏普对胡塞尔所说的 “本质
直观”是这样理解的:
“本质直观”这个术语源出于希腊文名词 ——
toeidos
“所见之物”,因而又有 “形式”、“样子”或 “本质”的含意
……本质直观是观察者察知一个情境的实质或一种现象的
实际本质的能力……这里,重要的是,本质直观意指……主
观性的一种形式。(同上书第 291—292页。)
----------------------- 页面 133-----------------------
荣格:神话人格
128
不难看出,在夏普的理解中,本质直观中的 “本质”,作
为 “主观性的一种形式”,与康德所说的范畴、荣格所说的原
型,在制约和规范意识 “现象”上显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含
义。而他关于 “本质直观是观察者察知一个情境的实质或一
种现象的实际本质的能力”的说法,则总是不禁使我想到荣
格关于 “象征心态”的说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质”(原型)作为起 “制约”或
“规范”作用的心理形式,在荣格那里并不是作为形而上的
“实体”,而是作为一种 “工作假设”,从种种相似的精神现象
中,通过观察和比较,作为某种 “共相”被 “推导”出来的。
荣格自己承认它们离不开能够直接被我们观察到的精神现象
(“殊相”),或毋宁说它们就是这些 “殊相”。说到底,“原
型”或 “原始意象”作为荣格意义上的概念,只是一些 “譬
喻”或 “假设”。提出这些假设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种种精神现象而并不是 (如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要把复杂多
变的精神现象强行纳入某些一成不变的结构模式,更不是要
以某些新的形而上的 “实体”和 “预设”来取代 “物质”这
一名义下已经有过的种种预设。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荣格反
复申明他只是一个 “经验主义者”而不是一名哲学家。荣格
的这一态度,显然与以哲学家自称的胡塞尔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不妨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致力于寻求“确定性”的
胡塞尔那里,本质的 “直观”无疑成为他最棘手的难题。某
些研究者曾指出:胡塞尔本人始终未能对 “本质还原”的途
径作出满意的表述。他反复强调:本质不能从经验材料中抽
象出来,而只能通过一种特殊的 “洞察”,即通过对具体现象
----------------------- 页面 134-----------------------
荣格的方法
129
的细致观察去 “直观”地获得;但对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
“洞察”和 “直观”,胡塞尔的说法却始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胡塞尔晚年甚至承认:他始终未能对 ‘现象学还原’作出正
确的表述,并称 ‘还原’是现象学中最困难的工作。”(参看
李幼蒸 《埃德蒙特 ·胡塞尔》,载杜任之主编:《现代西方著
名哲学家述评》,三联书店,1980年,第 243页。)
但如果说 “还原”在胡塞尔那里遇到了困难,“直观’却
为解决这一困难埋下了伏笔。在胡塞尔著作的英译本中,“直
观”一词 (德语原文为 ,有 “展示”、“展现”、“体验”
schau
等含义,从中也可以引伸出 “显现”这一含义),被翻译成了
“ ”。“ ”这个词有 “洞察”、“幻觉”、“从梦幻中见
vision vision
到”等含义。在荣格的著作里 (荣格有不少文章和著作直接
用英语写作,大部头的著作如 《尼采的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
说〉》也是直接用英语与学生研讨后经学生整理而成),
vision
一词就常常被用来作为原型或原始意象赖以“显现”的途径。
换句话说,原型或原始意象作为可以 “直观”到的 “本质”
“理念”或 “形式”,往往是从梦或幻觉中 “显现”出来的。这
种显现或多或少具有自发性甚至 “异己性”(“他性”)。正像
荣格所说的那样,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或原始意象,“仅仅经由
创造性的幻想而活生生的出场……它在富有创造性的人身上
显得富有生气,它在艺术家的幻觉中,在思想家的灵感中,在
神秘主义者的内心体验中昭示自己。”此外,在说到相当于
“现象”的“意象”时,荣格也使用了类似的表达。例如他说:
“当我说到 ‘意象’的时候,我指的并不是对外部对象的心理
反映,而是……一种幻想中的形象即一种幻象。这种幻象只
----------------------- 页面 135-----------------------
荣格:神话人格
130
是间接地与外部对象的知觉有关。实际上,意象更多地依赖
于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