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精神分析首页 | 当代动态 | 精分文粹 | 自体心理学 | 客体关系 | 分析心理学 | 社会人文派 | 精分案例 |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 | 梦的分析 | 个体心理学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精神分析首页 >> 分析心理学 >>
  • 神话人格 (11)
  •  2008-04-01 13:42:29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精神分析,心理分析,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样的意思。从

    handspirit                                   ruh

    纯粹个人的形式中,病人的梦产生出原始的神灵形象,而这

    些神灵形象远比自觉意识到的上帝观念要遥远得多。”荣格认

    为:既然病人根本不懂希腊文并且显然不可能看过希腊文的

    《新约》,这种在梦中把神灵的形象还原为原始形象的能力就

    不能不予以重视。荣格的结论是:“这是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世

    界各地的神灵形象,但它却经由自然而然的心理功能而得以

    再生。这并不值得我们为之大感惊怪,因为我的病人降生到

    人世间时就带着一个人类的头脑——这个头脑今天仍然行使

    着它过去行使的那些功能。这里,我们是在与重新激活的

     ‘原型’(                   )打交道,正像我在其它地方将其称之为

               archetypes

    原始意象 (                               )一样。这些古老的意象被梦所

                  primordialimages

    特有的原始思维模式重新赋予生命。它并不是一种遗传的观

    念,而是一种固有的思维范畴。”

          我们之所以用大量篇幅叙述荣格对这一病例的回忆是因

    为我们相信:这个梦在荣格的职业生涯中有着非同寻常的重

    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个梦 (以及其它许多


    ----------------------- 页面 43-----------------------

        荣格:神话人格

       38

     

    与此类似的梦)使荣格逐渐相信梦具有 “再现古老神话”的

    性质。这一重要发现奠定了荣格作为当代思想先驱的地

    位。——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才导致了他与

    弗洛伊德这位二十世纪科学泰斗之间的巨大分歧。

     

                            四、与弗洛伊德的恩怨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因这一分歧而导致

    的个人关系的破裂,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者们感兴趣的问题。

    由于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纠缠于个人气质甚至

    个人私生活的说法,本书将依据自己的体会并根据从荣格思

    想中获得的启发,试着作出完全不同于其他解释的解释。

          一开始,两人的关系确实很好,这种关系建立在共同的

    志趣上。二十世纪这两位最懂得人类深层心理的思想家,一

    开始就彼此 “嗅”出了对方。对人类精神深处黑暗王国的共

    同关注,像磁石一样把两位伟人吸引到了一起;但由于两人

    毕竟禀赋着完全不同的精神使命,在短暂的聚合之后——仿

    佛只是为了摸清对方的工作和弄清自己的任务——两人又注

    定了不能不分道扬镳。

          作为关注人类精神现象的精神病医生,荣格熟悉弗洛伊

    德对神经症所作的研究。这些研究最初发表于十九世纪九十

    年代,在医学界和精神病学界一直受到攻击,只是在受到以

    布洛伊勒尔为首的瑞士精神病学界的率先承认后,弗洛伊德

    的发现才逐渐在医学和精神病学界引起广泛的注意。1900年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一书刚刚问世,布洛伊勒尔即把它推


    ----------------------- 页面 44-----------------------

                                                             荣格的生平  

                                                                             39

     

    荐给荣格。据说这本书曾给荣格带来过极大的欣喜和启示;在

    谈到这本书时荣格曾说:它对于年轻的精神病学家始终是

    “灵感的源泉”。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荣格早期所作的一切研究,都始终

    沐浴在弗洛伊德思想的光照或笼罩在弗洛伊德思想的阴影

    下。事实很可能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荣格对弗洛伊

    德 (以及 《梦的解析》)的兴趣,只是在荣格发现其符合于他

     自己所做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后,才逐渐变得浓厚起来的。关

    于这一点坎培尔写到:

     

               荣格对弗洛伊德著作的熟悉始于 1900年,即 《梦的解

     

          析》出版的那一年。在布洛伊勒尔的建议下,荣格读了这本

     

          书,但却缺乏欣赏该书的准备。三年之后重读该书,他发现

     

          它为自己在语词联想实验中观察到的压抑 “机制”提供了最

     

          好的解释和说明。然而他不能接受弗洛伊德把被压抑的心

     

          理内容始终不变地等同于性创伤的观点,因为在他自己熟

     

          悉的许多病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性欲问题扮演的仅

     

          仅是次要的角色,而其它一些因素则似乎更为突出——例

     

          如社会适应问题、因人生的悲剧性情境而产生的压抑、对名

     

          声与威望的关注等等。

     

          但不管怎样,荣格于 1906年起,开始把自己的一些论文

     (以后又把自己的第一本专著——  《精神分裂症心理学》)寄

    给弗洛伊德。在这些文章中,尽管有一些保留 (特别在涉及

    童年期性创伤的重要性时),总地说来他仍然是支持弗洛伊德

    的。1907年,弗洛伊德邀请荣格到维也纳作客。两人一见如


    ----------------------- 页面 45-----------------------

        荣格:神话人格

       40

     

    故,相互倾心,一口气谈了整整十三个小时!这样便开始了

    他们此后保持了六年的私人关系和事业上的友谊:他们每星

    期通信,彼此交流自己所作的研究和最新的发现;弗洛伊德

    曾邀请荣格和妻子赴维也纳作客,荣格也邀请弗洛伊德赴库

    斯那赫特作客;1909年,两人同时应邀去美国讲学,在船上

    共同度过了为期七周的旅途生活;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正式成立时,由于弗洛伊德的再三坚持,荣格当选为协会的

    第一任主席……在当时群星荟萃的精神分析学圈子内,弗洛

    伊德一直给予荣格以最高的评价。也就是这段时期,在一封

    写给荣格的信中,弗洛伊德 (比荣格大十九岁)曾亲切地称

    荣格为精神分析王国的 “王储”,并称荣格是他的 “长子”。

          然而此后不久,两人的关系就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到

    1912年 《转变的象征》出版后,荣格和弗洛伊德的私人关系

    完全破裂,荣格也因此而脱离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并在整

    整三年时间内陷入 “精神的低谷”而到了 “不能工作”的地

    步。

          为什么二十世纪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这两位大师之间的关

    系后来会变得如此严峻?对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分歧和恩

    怨究竟应如何评价和解释?这些问题也许本来并不是特别重

    要的问题,然而却毕竟吸引了普遍的关注,并产生出各种各

    样的说法。从这些不同的说法中,我们本来可望把握两位伟

    人思想分歧的焦点,以及彼此所担负的文化使命,然而遗憾

    的是:如我们所看见的那样,相当一部分研究者把太多的注

    意力放在了两人的性格和两人私交中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上。

          彼林斯基 ( .                       .             )在荣格去世后发表

                         Dr JohnM  Billinsky


    ----------------------- 页面 46-----------------------

                                                            荣格的生平  

                                                                           41

     

     的文章 《荣格与弗洛伊德》(载                                                           ,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sfx/jingshenfenxi305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精神分析
  • 两百万岁的自性
  • 神话人格
  • 荣格、原型理论与中国
  • 心理治疗大师访谈录 --...
  • 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
  • 热点精神分析
  • 神话人格
  • 两百万岁的自性
  • 推荐精神分析
  • 相关精神分析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