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瑄(台北市立疗养院 台北医学院)
前言
在心理治疗学界之间当代客体关系理论的流行新潮,使长期以来颇受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又燃起了生命的火花。
佛洛伊德的传统精神分析乃建立在以生物学为基础,介于神经学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以趋力之本能为出发点的理论。近年来由英国兴起的客体关系理论渐渐地在美国精神分析界掀起了一阵热潮,其中的主要理由包括它对当代社会形态影响之下而易塑造成的人格违常,包括自恋性人格、边缘性人格,以及精神分裂样人格等有了可以令人折服的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与方法,而此之前此方面在传统精神分析上则显得教无力感而且引发重重争议。另一原因是当代社会形态工商业化以及家庭结构大家庭变核心家庭的改变。其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而言是工作忙碌、价值多元,人际关系呈现疏离现象,特别是亲子关系面临威胁。而在此以强调母子之间亲子关系对人格之影响的客体关系理论,就明显地受到注意起来了。
而本文所要陈述与讨论的温尼科特(D.W.Winnicott)精神分析师之理论与技术是客体关系学者中最明白地强调母子关系的发展障碍对人格及精神病理之影响者。而他的著作颇丰,看似零乱其实是全部建立在亲子互动,伊底巴斯时期之前即出生至三岁时期之发展的理论上,以其观点来检视当代的社会乱象下的亲子关系,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和谐而成熟的母子互动对培养现代社会人健全人格及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在当局不断的强调经济发展同时,也许该停一下脚步检视一下,我们的家庭生活,亲子温情是美好的吗?家庭是社会的单元,亲子关系之是否和谐,是家庭发展幸福与否的重心,也是发生社会人格病症之根本原因所在。
近年来常听到的疑问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这么多乱象,难道是这个社会生病了吗?”若以精神分析动力性的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是病了,而病源就是在于亲子关系形态的改变上。工商社会大都化的结果,大多数双亲都成了上班族,而各地远离家乡而来都会的工作者,多数为核心家庭,亲子关系变得淡薄了,其子女成了累赘,有的要托上一代的父母照顾,有的要送托儿所,亲子相聚的时间变少了,若因离婚而成单亲家庭则问题更加困难。而社会的倾向物价化,各项名牌物品成了个人生活上是否够水平的标竿,人际之间趋向表面化、虚假化,人与人之间所见的是表面上利害关系的好与坏,所有人的内涵与品德,价值取向已变得没人看重了,盲目追求虚荣与名利反变成趋动人生的欲望动力。
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
英国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是位小儿科医师,而后进入精神分析训练成为精神分析师,由于其著作演讲甚丰,又常在媒体上发表精神分析的观点之言论,造成当时社会相当大的影响而享有盛名,被列为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大师级的人物。他的伟大贡献在于其由亲子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引发出对人格违常的治疗理论与方法,他以幼子与母亲之间由完全依赖,相对依赖乃至独立化的变化过程,了解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病理以及治疗师因病人的精神表现而反应出来的反移情作用(countertransference),他质疑传统精神分析一昧地以解释(interpretation)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唯一有效武器,反之他指出“再经验”的过程在治疗实务上的重要性,他认为亲子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若缺乏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则幼儿在发展上会发生停滞现象,而其精神上的症状就会在其发展上的停着点上表现出来。
温尼科特指出在依赖期的幼儿有一种“全能的感觉”(Omnipotence)因为他与母亲是一体的,他分不出“真我”与“非我”,母亲要能满足他的基本欲望,则要能同理(empathy)地了解幼儿的需求,而满足地,此过程使幼儿渐次发展了个人化(personalization)现实化(realization)以及整合化(integration)三种向度。
在相对依赖期的幼儿则需母亲能有使其独立的心情,幼儿不再如依赖期那么不能沟通,只被了解,相对依赖期的幼儿可以与母亲做简单的沟通,如将手指向要吃的东西,以乳嘴塞向母亲等动作。在此时期需要有所谓的“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如小毛毯、玩具、洋娃娃等来代替真实的母亲。温尼科特虽然知道精神分裂病有其在遗传体质上的原因,但仍认为伊底巴斯时期(pre-oedipusperios)的发展障碍乃是精神病人与严重人格违常的原始心理病因。他在治疗上强调治疗师可给予病人“新的客体”。他要能积极地参与与病人的互动,但有时却需保持沉默,且使病人将治疗师的客体内化,他强调需要让病人重新退化至幼儿时期,使其能去除“假我”而找回“真我”。
温尼科特的幼儿发展理论得到许多学者的观察及实证研究的支持(Mahler 1975;Stern 1980)他的著作也描述了许多治疗成功的案例。虽然有些学者质疑他在会谈中使病人重回幼儿经验的可能性,包括如何重回、如何得知,以及基本上幼儿是否有此记意的问题等等,更有人质疑他的方法是否乃属精神分析术(Summer 1994),但他仍有更多追随者,较著名的有M. Khan Margaret Little以及Andr’e Green等人,他们将其理论与技巧更加发扬光大。
温尼科特的理论简言之,乃强调幼儿成熟过程中需要有足够好的母亲来提供好的客体与环境,以促成幼儿有健康的心灵其基础,使幼儿由充满全能感的依赖期,渐而转相对依赖期而后走向能够面对“全然客体”(wholeobject)的独立期。而其情绪则由充满攻击性转向将爱与恨聚合在一起。他认为人的攻击性与破坏性是天性,但幼儿却可经由攻击而被足够好的母亲所包容,而了解到现实,聚合自我,以及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温尼科特在治疗边缘性人格违常上强调治疗师需能包容其情绪的行动化(acting out),即治疗者;在扮演其幼儿期足够好的母亲之角色与功能,使幼儿得以重新灰复发展上的障碍,而使病人人格及情绪有所变化而渐趋成熟。
当前社会的病态人格特质
当代亲子关系受了社会形态、演变的影响,使得传统普遍稳固的亲子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往讲求的孝道以及养儿的观念,似乎愈来愈淡薄,而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两种人格特质,一种是自恋性人格特质,常见有些人见人则自吹自擂,夸耀自己财富、学历、房子、车子以及子女的成就等,以往国人自谦知耻的性格似乎已渐不见了,连小孩都会互相比较自己的家世、房子、车子的大小价值等等,已很少人去注意个人的品德内涵了。另一类则是边缘性人格特质,这类人动辄为了一些私利小事抗争,表面上举者正义的牌子,内心却缺乏原则,他们常在人际互动上在有明显的情绪反应,有些人则整日不知人生的意义为何,如行尸走肉般在过日子。
造成当前社会这些性格特质应与亲子关系的变质有关,现代的母亲特色倾向于易形成两极端,一者是对子女莫不关心,只提供物质,而少有时间相处,则易形成自恋性人格特质的孩子,另一类则是使孩子的行为完全操弄在自己身上,源于自己具有内在的不安全感,而倾向于完全的控制小孩不使其独立,子女成为其内在不安的投射对象,此则易形成边缘性人格特质的小孩。
没有健康的母亲则没有健康的子女,此点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有好的母亲,也需要有好的父亲,才可能有和谐的夫妻关系,而此良好的互动模式,才能深植幼儿的内心,成为其健康成熟的人格发展的基石,这是我们当前社会心灵改革要特别去重视的地方,其需要教育、政治、社会、医疗、哲学等多方面人才实务的投住与配合才行,本人深切期许我们的社会正在导正中,并努力地参与此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