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精神分析首页 | 弗洛伊德 | 心理分析学 | 客体关系 | 自体心理学 | 社会人文学 | 精分案例 | 精分文献 | 梦的分析 | 阿德勒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精神分析首页 >> 精分文献 >>
  • 儿童精神分析 (9)
  •  2008-05-27 14:09:08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精神分析,心理分析,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的一个具体的经验。这个经验很有可能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他自己的临床的经历。温尼柯特的第一次分析是由梅兰妮·克莱茵进行的。他一方面接受了克莱茵的理论,另一方面以他的方式发展了它。温尼柯特在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茵之间的冲突保持了一定距离。你们显然知道当时安娜·弗洛伊德1937定居在英国,在接待和欢迎他父亲之前。因此她的定居在整个英国精神分析群体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对于法国来说,精神分析爆炸了,分成为很多学派,尽管在英国内部有很多紧张的关系,但保持了一个协会。温尼柯特是作为独立于英国协会之外的代表,还有其他很多人也是独立的。温尼柯特用一个非常谦虚的非常简单的方法在写作,但是他的作品很复杂,很难理解,难以翻译。我现在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温尼柯特如何考虑孩子的第一个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做很多工作。

    温尼柯特认为孩子的独立性是从一个双重的依赖出发的。第一个依赖是绝对的依赖,相对于自然的物理的环境的绝对依赖性。第二个绝对依赖是对情感环境的绝对依赖,也就是说孩子一出生以后就完全依赖于自然的环境和生物学的物理的环境,同时也绝对依赖于情感的环境。问题就在于孩子的精神发展是怎么样从这种双重的依赖中间产生出来。也就是说,孩子如何去理解他这种绝对的依赖的情势,如何去理解他所需要的这种环境。温尼柯特强调在孩子走向独立的道路上始终伴随着一个依赖的再现,即整个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这种独立性并不是一个遗传的长大的一种倾向,它有可能是某人以一个敏感的适应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他没有一个对人类的环境的依赖,尤其是母亲的这个环境,他不可能有发展。那么,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拉康的观点,即语言对孩子有一个先在性,先于孩子的出生就存在,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环境,这和温尼柯特的观点差不多。孩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存在。他能够成为自主是在某些条件下才是可能的。根据这种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不同,孩子的演变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存在着一个遗传的潜在的发展。这个遗传的潜在的发展是和母亲的照顾联在一起的。当我说母亲的,母性的照顾,是因为照顾的人起了一个母亲的作用。更多的情况下是真实的母亲,但有时候也有可能是一个护士或一个父亲,但他们都起着母性的照顾作用。为了一个潜在的遗传的发展能实现,必须要父母亲的照顾是足够的。温尼柯特把这个父母亲的照顾分为三个环节。

    1. 抱持 holding .

    第一个照顾是他能获得一个支持。这个支持是身体的物理的,同时也是精神的。这个抱持的概念来自 Bowlby (英国)的“附着( attaching )”概念。第一个照顾是父母亲的照顾。第二个照顾是母亲和孩子的共同的生活,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的一个继续。第一个照顾的阶段,孩子还不能鉴别父亲,还处在和母亲的关系中。第三个照顾是母亲和父亲的共同生活。如果母亲能够对孩子有足够的照顾,是因为有另一个人在照顾着母亲。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实际上是母亲的一个退行( Regression ),是母亲退到孩子的状态。温尼柯特提出的原初的母亲的忧虑( Préoccupation maternelle primaire ) , 既是生物性的也是精神性的。

    因为孩子出生时有一个完全的依赖,他无法在这个完全依赖的情况下区分母亲对他的照顾。也就是说他没有一个表象,他就不知道母亲的照顾是好还是做得不好。因为孩子他没有表象,当母亲给予的照顾是好的时候他就很高兴,如果不好就很紧张,但是他没有一个心理的表象来反应来判断是好的还是坏的。开始时孩子仅仅是有一个感觉的知觉,再加上一些运动。孩子在休息的时候,他是一个个体,仍然是一团,没有整体的知觉。他要获得整体的知觉就需要母亲持续的抱持。这个时候,母亲对他的这种照顾逐渐引起孩子构成一个情感的经验。他的感觉和情感的经验是母亲带给他的。这时候,他的情感的经历是一种趋势,是哭泣的趋势或喜悦的趋势,这时候感觉和情绪是整合在一起的。孩子感到某种东西而不是知觉到某些东西。对自己的这种感觉,( self 暂翻译为自体)这个整合叫做自体。

    (2a) Integration =self

    non integration sans ( Sans Douleur )

    (2D) DES Integration

    孩子的整合有三个阶段 , 第一个是非整合的阶段 , 是没有痛苦的 ; 接下来是整合的阶段 , self 感觉到自己 , 整合时意味着有两个趋势 , 整合和反整合 ( deintegration ), 整合是好的 , 反整合是痛苦的 ;第一个阶段没有整合也没有反整合。在第二 阶段是整合,感到高兴和同时有整合的趋势,使他感到痛苦。

    (解释一下这几个词有什么差别: ego , self , soi , moi

    (ich )moi self

    ego soi

    自我,是意识的。弗洛伊德的区分,它我不等于自我不等于超我( ça ≠ moi ≠ soi , toi ),它我是无意识的,自我是意识的,超我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识的。因此有一个 soi 和 moi 之间有一个接近性。

    Self 就是一个自己存在的无意识的感觉。也就是他存在的这种无意识的感觉。

    Soi 是法文的对 self 的意识。以后我们会去讲 soi 和非 moi 。

    moi 和 ego 是意识的。

    (霍老师补充:如果 self 是在无意识中,那么在法文中没有对应的词。因此法文就直接引入 self 这个词,来表达这样的状态。)

    精神在开始是一个物理或者生理功能的想象的制作( élaboration )。精神也是寻找着把过去的经验、意识和现在这一刻的可能性、对未来的等待联成一个整体的想象的制作。正是如此,自体才产生。这句话要解释的是精神是一个整合的过程。

    过去的经验是无意识的,孩子当时那一刻有意识,后来这个意识忘记了就变成了无意识。无意识的产生是依赖于意识的,如果要说无意识就是过去的经验。有意识的是这个精神的整合,是一个爱诺区的整合。比如说一个孩子吮吸母奶获得一种满足。这样一种孩子吃奶获得满足能否整合在于他和母亲的关系,如果是一个很好的关系就可能整合,如果是被母亲的拒绝,这就没有办法整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不到一岁的孩子会拒绝进食。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不到一岁的孩子拒绝吃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ingshenfenxi/xinlifenxi3489.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精神分析
  • 儿童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在抑郁症治疗中...
  • 依恋理论为基础的短期疗法
  • 反 移 情
  • 移情、反移情概念的发展
  • 探视心灵——精神分析的...
  • 论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阻抗
  • 精神分析家观照的社会学...
  • 解除压抑与开悟
  •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优点...
  • 热点精神分析
  • 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教...
  • 对移情之爱的观察
  • 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
  •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基础
  • 精神分析疗法宗师浅谈
  • 精神分析疗法与行为疗法...
  • 精神分析疗法简介
  • 精神分析疗法概论及适应...
  •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优点...
  • 解除压抑与开悟
  • 推荐精神分析
  • 相关精神分析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