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家庭治疗首页 | 结构式 | 系统式 | 萨提亚 | 心理整合 | 家庭关系 | 家庭人格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家庭治疗首页 >> 系统式 >>
  • 系 统 式 家 庭 治 疗 (2)
  •       2008-03-07 10:10:44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矛盾的一个方面被评价,被体验,因为知觉的组织,叙述的组织,由于过大的时间间隔而失去了内在的联系和整合,因此矛盾被取消.例如,在这类家庭内部,完全相反的观点及不同的作用规则,由于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所以并不引起冲突,这种交流状态被称为系统的"不同时性分裂"现象.
    躁狂 -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就呈现这种特征.从系统内各成员的个体角度看,矛盾倾向,矛盾判断的各方面在时间上被相互分离,以至于同样可以将自己,将别人或事件体验为矛盾消失的状态(会谈中父母和其他成员可能说"我们家有时一点争吵也没有,孩子们都很听话"),然而正是因为缺乏正常的矛盾,家庭成员反而偏离了正常的,文化所规定的情绪或行为范围.他们在数星期或数月之内完全卷入到一种生活状态,体验的要么是最好的情绪,要么是最坏的情绪,最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体验完全和周围世界上发生着的可怕的或美好的事情无关.
    (2) 极端的共时性或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未达到最小时间间隔同样可以导致矛盾被取消.即最小时间间隔未被突破,不同话语,不同事件不同评价之间的区别同样不能被感知,矛盾取消,意义也被取消.不同的观点呈现极端的共时性,家庭成员的交流看上去象是纯粹偶然的表述,相互之间毫无关系.结果导致相互"失联系",被称作"同时性分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呈现这种特征.在家庭的交流中似乎存在一种"意义的烟雾",各种相互无关联的表述简直无法达成交流互动的规则,也就不能在交流互动的行动和意义方面体验系统内的协调一致性.家庭内的共识破裂,无矛盾的状态表现为一种怪诞的无冲突状态.治疗师在与家庭接触中就会体验到很难与之达成共识的荒诞感觉.在精神科临床上,我们常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接触不良.
    2.关系现实概念对家庭模式的描述
    当我们观察一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交流行为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发现某种反复出现的行为序列,人们借助于它来理解交流中没有被表达出来的信息.贝特生和拉兹维克称之为"多余信息",相当于"规则","模式"的意思.西蒙区别了两种规则,一种是关于如何描述事件(描述性规则),另一种是关于在世界中如何行动的规则(规定规则).有这两种规则,人们才可以描述世界观及其相应的行为.我们把这两种规则合称为"关系现实"(或现实构造,现实构想).家庭的关系现实有这样几种成分:
    (1) 关于家庭成员个人认同的构想:关于在多大程度上他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中心的.或者相反,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依附于或被束缚于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这些构想建立了某些个体行为的动力学.
    (2)关于构造的稳定性的构想:指在一个家庭中,各种规则或模式的严密性或者松散性,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各个家庭成员或一对夫妇共有的意识形态,规则,规矩,共有的习惯,范例(如父亲的孝敬老人,父母的美满婚姻)及其稳定性.
    (3) 各个成员的行为模式可以描述为他们个人动机动力学的表现和后果.
    (4) 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模式.指的是家庭系统内各成员互动的特征,如父亲总是要求儿子按他的观点,愿望行事,而儿子总是感到父亲对他控制过严,权利欲太强,自己没自主权,从而对父亲发出的任何信息持对抗性回应,如母亲经常说"他们一说话就争吵",父亲也就觉得儿子不可理喻,"儿子有病了".但儿子觉着父亲有问题应找心理医生,其模式表现为"控制和反控制或对抗".在这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在价值观上倾向于父亲,但软弱而又疼爱儿子,母亲就会表现的犹豫不决,在父子俩中间成为可利用的,然而也易于被抛弃的筹码.母亲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忙于平衡,整日愁容满面的人,有时会产生一些心身症状,如失眠,心慌等.如果母亲表现的强有力,而又疼爱儿子,母子易于结成联盟,儿子表现为依赖母亲而对抗父亲,几经冲突后父亲可能放弃对儿子的期望而转为斥责,蔑视.这种三角关系会影响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亲密.父亲可能游离于家庭之外,忙于工作或朋友之间的交往.家庭的互动模式对于生产病人是决定性的.
    因此系统理论在心理治疗上可被理解成三点核心内容: 1.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2. 操作行为受其作用结果的反馈性调节(既治疗师的努力受家庭其他成员行为的反馈影响); 3. 造成差异的差异是信息.比如"三个女人一台戏"现象,她们交谈时演成的这台"戏",就是她们谈论的内容和她们之间的关系互动模式.因此各个部分(三个女人)构成总体时(女人和戏)大于部分之和.意思是一个家庭在不断的交流中,除了就事论事这些能意识到的内容外,还形成了不易意识到的互动模式.个体构成人际系统靠的是人际之间反馈性的交流行为,所谓交流的"信息"就是不同的交流者之间,在言语上制造的差异.
    (四)家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家庭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沟通以及家庭和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学科. 按照系统理论观点,家庭系统的各部分以互动的方式交流,在时间的流程中,通过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自己的历史故事,经验,规则,价值观,关系互动模式,在这里个体的发展和停滞,独立和依赖;家庭环境的安全和幸福,烦闷和无聊,互助合作与敌对分离;平等民主还是相互控制,粘结成团还是四分五裂.家庭是否能完成其功能,是否能适宜的面对应急事件.观察和预测家庭的基本面貌要以下列七种维度来衡量,每个维度有两极,采用十级评分.
    1. 关系现实:软——硬.即家庭中各种规则,计划,观念,模式的可变性."软性"是指有些家庭,其成员,用来表达行为动机和愿望的观点,在交流中不大明确,坚定和可靠."硬性"是指在这种家庭中,极其僵化的观念和模式控制了每个成员和整个家庭.本来个人或家庭在整个的生命循环中,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在这里很少或没有任何交流或协商的余地.因此,个体很少或不可能对某个行为即体验到自主性(发展主动和对自身负责),又对家庭其他成员能表现出依附和亲近(对他来说这个自由是无法体验的,必然表现出经常性的矛盾).
    2. 时间组织:同步化——非同步化.
    3. 系统逻辑:非此即彼——既 .... 又 .... .家庭的关系现实的不同逻辑结构,形成一条谱带,一端为"非此即彼"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家庭成员将世界上的事理描述成一对对互相排斥的矛盾,如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强就是弱等.另一端是多元的"既 ... 又 ... "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对事理作出针锋相对的完全区别是不必要的或不可能的,任何其他可能性都是可以想象的.
    4. 家庭内的个性化:缺乏——显著.即家庭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的中心.
    5. 关系控制企图:关于关系现实的严密和松散;关于它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何对家庭及其别的成员赋予和剥夺某些特征.这个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和操纵的.
    6. 访谈气氛:沉闷,无聊——轻躁狂,随便.
    7. 疾病观念:受害者——行为者.关于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对此无能为力,深感疾病的严重,不可控制,经常感到有不良的预测和担忧;还是主动行为者,疾病不过是某人的一些念头,与别人梢有不同的动作行动.
    家庭动力学的七个维度是治疗师在会谈中观察家庭的一种描述性方式.也是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和随访时对家庭的变化的衡量指标,它能反映家庭的问题,症状和功能的变化与治疗机制的关系.通过对来访家庭的现实构成的量化来把握家庭的现状.
    三,系统式家庭的治疗策略和技术
    (一) 治疗策略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 innner construction) ,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之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系统式 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这样,对任何病理过程的原因不再在个人范围内,个体心理动力学角度寻找而是从家庭结构里去探索.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紊乱的兴趣已被对交流的兴趣所取代. 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来改变与病态行为相互关联的反馈环.强调摸清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格局,并通过对整个家庭的干预来改变孳生个人心理症状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感受,行为方面),产生新的规则,互动模式.
    1.治疗作为扰动( Perturbation)
    在治疗情景中,治疗师面对的是一个家庭,干预的对象是家庭中被称为"问题"的系统,这个系统只所以持续存在,因各个部分在交流中形成了它特有的规则和维持方式."问题"是有其功能的,是各成员贡献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也是表达了各个成员的需求.即有时家庭中需要造出一个病人来.这可能反映了,原有的模式过于陈旧已不能忍受,"问题"表达了改变的要求;或"问题"已改变了原有模式;或"问题"反映了,这个家庭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进行某种新的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总是既要符合自己的新的发展方向,又要和原系统保持必要的联系以获得支持,系统总是要对个体的变化提供着支持,同时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按照激进构成主义的观点由于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信息传递.故一个系统只不过能给另一个以促进信息形成的刺激.这种促进信息形成的刺激是环境的改变,这些改变起干扰的作用,其作用的对象是问题系统的各个部分,问题系统受到干扰产生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起着改变问题系统的操作模式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情景中,治疗者不确认任何东西,只是挑动刺激起适应性的改变模式的反应来.在治疗中可以通过所谓的"循环提问",各式各样的"症状处方",或治疗师的"中立"来达到.这一原则决定了 家庭治疗师作为"游戏破坏者"的角色,他不再作为"道德说教者和"社会控制者",与家庭共同玩"再加一把油"的无结局游戏.
    2.假设 - 循环 - 中立
    这是系统家庭治疗过程中的三条原则
    (1)假设是指治疗师根据对家庭掌握的信息提出的假设.这个假设既是他对家庭进行探索的出发点,又是对这种探索是否合适,有效而进行的检验.假设实际上是指向新信息的路标.在会谈中,假设首先具有一种保障功能,使得治疗者在探索家庭关系模式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此外,提出的假设也是对家庭系统发出的强烈刺激脉冲.
    (2)中立: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实用的效应.在会谈中由治疗师的总的态度发挥出来,而不仅仅是指治疗师的内在精神性的理解.治疗师感兴趣于撩拨起反应,并从这些反应中得出推论,但又不作任何道德意义上的评价.切琴后来指出:应该把中立描写为在治疗师这一方面造成一种好奇的状态.好奇引导我们探索和发现不同的观点和运动,而不同的运动和观点又带来新的好奇心.
    (3) 循环:指的是治疗家的一种能力,他能够让在连续的提问中得到到的反馈引导自己 他谋求得到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也就是有关差异和变化的信息.在提问中,他请每一位成员表达对另外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这项技术是在家庭 中能引起多样化反应的有效工具.
    3.情景化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特定的行为只有在与其背景结合起来考虑的情况下,即赋予这个行为以意义的参照系中,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背景是取决于一个观察者的.同样的事件和行为,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所取背景不同就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因此,治疗家要首先探明和将要治疗的问题有关的那些背景因素.并在治疗中将这些因素运用起来.如治疗师可以使用种种不同的技术经由对"情景标记"的重新定义而将情境的意义本身加以改变.这种改变所发生的后续影响可能是一个家庭互动过程的改变,或某个问题症状的改变.系统治疗是资源取向的治疗,常通过重新标记情境,来获得对症状意义的另一种理解.
    (二)治疗的场地,时间,内容安排及程序
    家庭治疗一般进行 2 — 10 次,每次 1.5 —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3:0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jiatingzhiliao/jiating_2078.html
  • [1] [2] [3] [4]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0】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心理医生】 【心理诊所】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家庭治疗
  • 系 统 式 家 庭 治 疗
  • 热点家庭治疗
  • 推荐家庭治疗
  • 相关家庭治疗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爱情婚姻 | 神经衰弱 |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武昌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